二葉舞鶴草
二葉舞鶴草 |
中文學名: 二葉舞鶴草 |
二葉舞鶴草[1],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舞鶴草Maianthemumbifolium(L.)F.W.Schmidt的全草。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青海、四川等地。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吐血,尿血,月經過多,外傷出血,瘡癰腫毒。
目錄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歸經
歸肝經。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搗敷。
採收加工
7-8月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相關論述
《甘肅中草藥手冊》:「涼血,止血。治外傷出血,並可試用於吐血、尿血,月經過多等症。」
相關配伍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根莖細長呈圓柱形,黃棕色,有節,節上生有鬚根,上部殘存的鱗葉和葉柄呈纖維狀,棕褐色;質脆,易折斷,斷面類白色。莖纖細,直徑約1mm,長8-25cm,具縱棱,綠褐色,下部常有黑紫色斑。葉2枚,常捲曲,展平後為卵狀心形,葉緣具細睫毛,弧形葉脈,下表面葉脈有粗毛,綠色或黃綠色。總狀花序。漿果球形,熟時污棕色,有種子1-2粒。氣微,味酸、澀[4]。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根狀莖細長,匍匐,具節,下部節上生鬚根,上部殘存鱗片和葉柄,均呈纖維狀,棕褐色。當年生鱗片2,包於莖的基部,膜質,有紫斑。莖直立,有縱溝,通常下部具暗紫色斑點。葉通常2片,生於莖的上部,葉柄長6~10厘米,葉心形或卵狀心形,半革質,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心形,邊緣微波狀,具極短的細睫毛,下面沿葉脈被粗毛;葉脈羽狀弧曲。總狀花序頂生,每2~3朵花從小苞腋內抽出;花梗細長;花小,白色,花被片4;雄蕊4,與花被片對生;子房2室。漿果球形,紅色,有種子1~2。花期6~7月。果期7~8月[5]。
分布區域
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青海、四川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高山山地林下潮濕腐殖質土壤中。
視頻
一點植物學之舞鶴草
參考資料
- ↑ 二葉舞鶴草,森林網, 2020/2/6
- ↑ 二葉舞鶴草的功能主治《全國中草藥匯編》,中醫世家
- ↑ 二葉舞鶴草的相關配伍,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 ↑ 二葉舞鶴草的藥材性狀,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 ↑ 二葉舞鶴草的形態特徵《中藥大辭典》,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