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二十四诗品

二十四诗品》,简称诗品,中国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专著。司空图著。原有《历代诗话》本、《津逮秘书》本、《四部备要》本。现有人民文学出版社《诗品集解》本。

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目录

内容简介

《诗品》共24则,以四言12句诗的形式论述一品,24则论述24品,即论述诗歌的24种意境和风格。24品是: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充分体现了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所提出的“韵外之致”(即所谓“韵味”)说,论诗歌意境侧重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揭示其形象的审美的本质特征以及审美创造的秘密。

主要有: 1.强调“道”对于诗歌意境的审美本质的规定性。如论“自然”:“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论“雄浑”:“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论“冲淡”:“饮之太和,独鹤与飞”;论“洗炼”:“体素储洁,乘月返真”;论“实境”:“忽逢幽人,如见道心”;论“豪放”:“由道返气,处得易狂”;论“含蓄”: “是有真宰,与之沉浮”。所谓“道”、“真体”、“太和”、“真”、“真宰”,与《老子》、《庄子》、《周易》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有一定的联系,它们具有宇宙本体的涵义;意境中蕴含着“道”,即蕴含着诗人对宇宙本体和人生通向“自然”的领悟和追求。

2.强调意境的冲淡、自然之美。论“自然”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幽人空山,过雨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钧。”“自然”是诗人与“道”契合的内心情怀的恰如其分的坦露,它不是雕琢出来的,如雨后采摘苹草,一时情感油然而动,好象毫不费力似的。论“冲淡”说:“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蕙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强调意境的冲淡之美,如和风、清音,是一种无强烈感情冲动的、倾向于优美形态的和谐美。“自然”、“冲淡”的审美理想,也渗透在除“自然”、“冲淡”以外的其他“品”中。

3.强调意境的含蓄之美。在艺术表现方面,如论“含蓄”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无一字点破本题,但已将艰难凄苦之情传达出来,令人感到“若不堪忧”,收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审美效果。还认为,要取得含蓄的审美效果,诗人就要恰当处理形和神、情与景的关系,要“离形得似” (“形容”)、“超以象外,得其环中”(“雄浑”),以形显神;而诗中所传达的情景“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缜密”),使人感到真实,有迹可寻,但又不受形象的约束,自由想象,“乘之愈往,识之愈真”(“纤秾”),玩味无穷。

4.在意境创造方面提出:(1)重视审美创造主体的心理状态:“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高古”);“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形容”)。(2)认为主体应保持凝神专注、内心虚静而不受世俗欲念干扰的心理状态。(3)重视天才、灵感的作用。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实境”)诗“境”和诗人的“情性”、天才有关,它的形成是和诗人的“情性”、天才分不开的,非出自寻;诗“境”的形成还是灵感所致,似乎是“遇之自天”,偶然得之;所以它是“希音”,妙境独造。诗品特别注重诗人的主观世界,不重视诗歌意境和客观现实的联系,忽视反映现实。

本书反映和推动了“中唐”以后追求优美的思潮的发展,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诗歌的艺术特征的关注,它对于诗歌艺术以及美学思想的发展是有历史意义的,其影响是深远的。

作者介绍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十年(869)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著有《司空表圣文集》、《司空表圣诗集》。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为书籍文献的综合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工具书[1]。选收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的各个学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论文、作品为一条词目;古籍[2]中个别篇章,习惯上认为有特殊意义的,也独立设目。一部著作一般只在一卷出现。少数著作是几个学科不可缺少的,在有关各卷互见。互见条目用(参见第 页)注明。

视频

二十四诗品 相关视频

诗眼话境 探究二十四诗品
被杜牧错过的十年之约 二十四诗品之缜密 午读笔记

参考文献

  1. 工具书有哪些类型,中学生读书网
  2. 古籍目录分类及演变,豆丁网,201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