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了(拼音:liǎo、le)。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 《说文解字》:"尦也。从子无臂。象形。" 。将幼儿两臂两足皆捆缚于襁褓之中是了之范式。

了:liǎo ㄌㄧㄠˇ

本义:完结,结束。如:完了、了结。

衍义:引申指"全部明白、知道"。如:明了、一目了然。

衍义: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如:看不了、办得了。

衍义: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如:那还了得!

衍义:又用作姓

了:le ㄌㄜ。

衍义: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如:写完了。

衍义:用作助词,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如:刮风了。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了

拼音; liǎo、 le

部首; 乛

五笔; BNH

仓颉; NN

郑码; Y

笔顺; 横撇,竖钩

字级; 一级字(编号:0017)

平水韵; 上声十七筱

注音; ㄌㄧㄠˇ、 ㄌㄜ

总笔画; 2

部外笔画; 1

四角号码; 17207

统一码; 基本区 U+4E86

字形结构; 单一结构

笔顺编码; 52

异体字; 了、了

字形源流; 统一规范简化为"了"。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 le ]

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a、用于实际已经发生的动作或变化:这个小组受到~表扬。水位已经低~两米。b、用于预期的或假设的动作:你先去,我下~班就去。他要知道~这个消息,一定也很高兴。2.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a、表示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某种情况:下雨~。春天~,桃花都开~。他吃了饭~。天快黑~,今天去不成~。b、表示在某种条件之下出现某种情况:天一下雨,我就不出门~。你早来一天就见着他~。c、表示认识、想法、主张、行动等有变化:我现在明白他的意思~。他本来不想去,后来还是去~。d、表示催促或劝止:走~,走~,不能再等~!。好~,不要老说这些事~! [ liǎo ]

1.完毕;结束:~结。~账。没完没~。一~百~。不~~之。这事儿已经~啦!2.放在动词后,跟"得、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办得~。做得~。来不~。受不~。3.完全(不);一点(也没有):~不相涉。~无惧色。~无进展。4.姓。5.明白;懂得:~然。~解。明~。~如指掌。

详细解释

了:liǎo ㄌㄧㄠˇ

(1) (象形。从子,无臂。小篆字象婴儿束其两臂形。初生的婴儿,往往束其两臂而裹之。本义:束婴儿两臂)

(2) 手弯曲 [(of hand) bend]

了,尥也。从子无臂象形。--《说文》。按,犹交也。手之挛曰了,胫之絷曰尥。

凡物二股或一股结纠紾缚不直伸者曰了戾。--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3) 又如:了尥(手腿弯曲,引申指二物纠结绞缠不直伸的样子)

(4) 假借为"憭"、"悟"。懂得,明白其意思[understand]

嫌人不了。--《尔雅·释丘》注

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世说新语》

(5) 如:了法(领悟法理);了得事(懂行);了利(清楚,明白);了然(明白,清楚)

(6) 结束,了结 [end]

小乔初嫁了。-- 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又如:了还(了却,偿还);了局(结局;结束);了了(了结了);了劣(了账;了结);了休(终止,了结)

(8) 聪敏,颖慧 [wise]

小而聪了,大未必奇。--《后汉书·孔融传》

了,快也。秦曰了。--《方言二》

(9) 又如:了慧(聪明);了干(精明干练)

(10) 清楚,明晰 [clear]。如:了利(清楚;明白);了辩(对答清楚敏捷)

(11) 明亮,光亮 [light]

收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清· 纳兰性德《琵琶仙》

(12) 完全,全然--与"无"、"不"连用,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范围,相当于"完全[没有]"、"完全[不]" [entirely]。如:了无恐色;了不相涉;了不可得(到最后也得不到)

(13) 放在动词之后,与"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 [used after a verb as a complement with"得"or"不"to indicate possibility or finality]。如:办得了;你来得了来不了?

(14) 另见 le

了:le ㄌㄜ。

〈助〉

(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完成 [used after the verb or adj. to indicate completion]。如:我已经问了老王;人老了,身体差了;头发白了;这双鞋太小了

(2) 表示肯定语气 [indicates future certainty]。如:明天又是星期六了;要过新年了,人们都很高兴

(3) 表示促进或劝止 [indicates the speeding up or stopping]。如:快躲了;别吵了!闪开了!

(4) 表示感叹语气 [indicates interj.]。如:好了!别闹了!

(5) 另见 liǎo

常用词组

了:liǎo ㄌㄧㄠˇ

了不得、了不起、了得,了的、了断、了结、了解、了局、了了、了却、了如指掌、了悟、了账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卢鸟切《集韵》《韵会》郞鸟切《正韵》卢皎切,$聊上声。《增韵》决也。《广韵》慧也,晓解也。《后汉·孔融传》融年十二聪慧。軰炜曰:小而了了,大未必奇。

又《宋书·戴法兴传》彭城王觅一了了令史,得法兴使为之。

又讫也,毕也。《晋书·傅毅传》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观每事欲了,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杜甫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又《扬子·方言》了,快也。秦曰了。

又秦吉了,鸟名。《仇池笔记注》似鹦鹉,脑有肉冠,能言笑。

国语词典

了ㄌㄧㄠˇliǎo

明白、懂得。如:“一目了然”。宋·陆游〈醉歌〉:“心虽了是非,口不给唯诺。” 完毕、结束。如:“不了了之”、“责任未了”。《老残游记·第一九回》:“今日大案已了,我明日一早进城销差去了。”

完全。与否定语“不”、“无”等连用。有“一点也不……”的意思。如:“了无新意”、“了无生趣”。 与“得”、“不”等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如:“办得了”、“写不了”。

聪明、慧黠。如:“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了ㄌㄜ˙le

置于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束。如:“到了”、“天黑了”、“吃了再走”。宋·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置于句末或句中停顿处。表示不耐烦、劝止等意思。如:“走了,还谈这些干什么?”、“别哭了,事情会好转的。”、“好了,吵了一天还不够!” 说文解字

尦也。从子无臂。象形。凡了之属皆从了。卢鸟切。

《说文解字注》

(了)尦也。尦,行胫相交也。牛行脚相交为尦。凡物二股或一股结纠紾缚不直伸者,曰了戾。方言:轸,戾也。郭注:相了戻也。淮南原道训注、杨倞荀卿注、王砅素问注、段成式酉阳杂组及诸书皆有了戾字。而或妄改之。方言曰:佻,县也。郭注:了佻,县物皃。丁小反。按他书引皆作了,亦即许之了尦也。叚借为憭悟字。从子无臂。象形。象其足了戾之形。卢鸟切。二部。凡了之属皆从了。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国际音标 liɑu˨˩˦; lɤ˥˧ 唐代读音 *leǔ leǔ日语读音 OWARU TSUINI韩语罗马 LYO现代韩语 료 요越南语 liễu。

客家话 [梅县腔] liau3 [台湾四县腔] liau3 le3 [客英字典] liau3 [海陆腔] liau3 le3 [陆丰腔] liau3 [沙头角腔] liau3 [东莞腔] liau3 [客语拼音字汇] liau3 [宝安腔] liau3粤语 liu5潮州话 liou2/liao2 liou3/liao3。赣语:liao3。

近代音 来母 萧豪韵 上声 了小空;中古音 来母 筱韵 上声 了小韵 卢鸟切 四等 开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来母 豪部 ;王力系统:来母 宵部 ;[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