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了解赭紅尾鴝

了解赭紅尾鴝
圖片來自技點網

赭紅尾鴝(學名:Phoenicurus ochruros):小型鳥類,體長13-16厘米。雄鳥前額、頭側、頸側、頦至胸概黑色,頭頂和背灰色或黑色,腰、尾上覆羽、尾下覆羽、外側尾羽和腹栗棕色,中央尾羽褐色,兩翅黑褐色。雌鳥上體和兩翅淡褐色,尾上覆羽和外側尾羽淡棕色,中央尾羽褐色,下體淺棕褐色。

棲息於海拔2500-4500米的高山針葉林和林線以上的高山灌叢草地、也棲息於高原草地、河谷、灌叢以及有稀疏灌木生長的岩石草坡、荒漠和農田與村莊附近的小塊林內。除繁殖期成對外,平時多單獨活動。常在林下岩石、灌叢和溪谷、懸岩灌叢以及林緣灌叢中活動和覓食。主要以甲蟲、象鼻蟲、金龜子、步行蟲、螞蟻等鞘翅目、鱗翅目、膜翅目昆蟲為食。 分布於歐洲、北非、西亞,地中海、小亞細亞、帕米爾高原、高加索、中亞等地。

目錄

形態特徵

赭紅尾鴝雄鳥頭頂和背黑色或暗灰色,額、頭側、頸側暗灰色或黑色腰和尾上覆羽栗棕色,中央尾羽褐色,外側尾羽亦為栗棕色,翅上覆羽黑色或暗灰色飛羽暗褐色。下體頦、喉、胸黑色,腹至尾下覆羽等其餘下體栗棕色

雌鳥上體灰褐色,有的沾有棕色,兩翅褐色或淺褐色,腰、尾上覆羽和外側尾羽淡栗棕色,中央尾羽淡褐色,前額和眼周淺色。頦至胸灰褐色,腹淺棕色,尾下覆羽淺棕褐色或乳白色。

虹膜暗褐色,嘴、腳黑褐色或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14-24克,♀17-24克;體長♂127-165毫米,♀128-152毫米;嘴峰♂9-12毫米,♀10-12毫米;翅♂78-89毫米,♀73-88毫米;尾♂57-70毫米,♀56-78毫米;跗蹠♂22-25毫米,♀21-25毫米。(註:♂雄性;♀雌性)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於林下灌叢或岩邊洞穴中,也在河谷或路邊懸岩縫穴和岩石間營巢,偶爾也在樹洞中或樹杈上營巢。巢的結構較為粗糙、鬆散,主要由草根、草莖、草葉和苔蘚編織而成,內墊有細草莖和草葉,有時還墊有獸毛和鳥類羽毛。巢呈杯狀,外徑9.8-17.0厘米,內徑6.0-9.0厘米,高5.0-8.5厘米,深3.0-7.0厘米。營巢主要由雌鳥承擔,雄鳥多站在巢域灌木或石頭上鳴叫。1年繁殖1窩,每窩產卵4-6枚。卵淡綠藍色或天藍色、光滑無斑或僅鈍端具少許稀疏的黑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8.0-21毫米×13-15.1毫米。孵卵由雌鳥承擔,孵化期13±1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留巢期16-19天。

生活習性

遷徙:中國主要為留鳥。部分遷徙。

習性:除繁殖期成對外,平時多單獨活動。常在林下岩石、灌叢和溪谷、懸岩灌叢以及林緣灌叢中活動和覓食。喜歡棲停在灌木上或樹木低枝上,當發現地上食物時才突然飛下捕食。

叫聲:告警叫聲為tucc-tuee或tititicc,之前常有tseep叫聲。鳴聲為6~7個響亮有力的顫音接以奇特的粗啞聲收尾,被形容為似流鉛灌入瓶中。常於夜晚或清晨在突出的棲木上鳴叫。[1]

食性:主要以甲蟲、象鼻蟲、金龜子、步行蟲、螞蟻等鞘翅目、鱗翅目、膜翅目昆蟲為食,也吃甲殼類、蜘蛛和節肢動物等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偶爾也吃植物種子、果實和草子。

分布範圍

世界

原產地: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亞美尼亞、奧地利、阿塞拜疆、巴林、白俄羅斯、比利時、不丹、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中國、克羅地亞、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吉布提、埃及、愛沙尼亞、埃塞俄比亞、芬蘭、法國、格魯吉亞、德國、直布羅陀、希臘、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意大利、約旦、哈薩克斯坦、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黎巴嫩、利比亞、列支敦士登、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馬耳他、毛里塔尼亞、摩爾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緬甸、尼泊爾、荷蘭、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地區、波蘭、葡萄牙、卡塔爾、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沙特阿拉伯、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索馬里、西班牙(加那利群島)、蘇丹、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突尼斯、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烏茲別克斯坦、也門。

旅鳥:乍得、厄立特里亞、法羅群島、香港、冰島、日本、朝鮮民主人民共和國、韓國、馬里、尼日爾、塞內加爾、越南。

中國

分布於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內蒙古、寧夏、山西、陝西、四川、貴州、雲南等西部和西南部地區,偶見於河北、山東、台灣和海南島。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海拔2500-4500米的高山針葉林和林線以上的高山灌叢草地、也棲息於高原草地、河谷、灌叢以及有稀疏灌木生長的岩石草坡、荒漠和農田與村莊附近的小塊林內。冬季也下到低山和山腳平原地帶的人工林、果園和河谷灌叢中活動。

亞種分化

赭紅尾鴝(6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赭紅尾鴝伊比利亞亞種Phoenicurus ochruros aterrimusJordans, 1923

2.赭紅尾鴝歐洲亞種Phoenicurus ochruros gibraltariensisJ.F. Gmelin, 1789

3.赭紅尾鴝指名亞種Phoenicurus ochruros ochrurosS.G. Gmelin, 1784

4.赭紅尾鴝北疆亞種Phoenicurus ochruros phoenicuroidesMoore, F, 1854

5.赭紅尾鴝普通亞種Phoenicurus ochruros rufiventrisVieillot, 1818

6.赭紅尾鴝中東亞種Phoenicurus ochruros semirufusHemprich & Ehrenberg, 1833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種群現狀

赭紅尾鴝廣泛分布於中國西部地區,種數量較豐富,是一種較常見的森林灌叢鳥類。由於嗜吃昆蟲,在森林保護中意義很大。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近種區別

赭紅尾鴝與歐亞紅尾鴝和藍額紅尾鴝外形和羽色均很相似,但歐亞紅尾鴝前額白色、胸不為黑色;藍額紅尾鴝額藍色,不為黑色或灰色,外側尾羽具黑色端斑。均可明顯與之區別。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