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褐头鸫
褐头鸫(学名:Turdus feae)是鸫科、鸫属中型鸟类,体长22-25厘米。上体草黄褐色,下体淡灰白色。喉部两侧、胸和两胁石板灰色具白色眉纹。虹膜暗褐色,嘴暗角褐色,下嘴基部黄色,脚黄褐色。
褐头鸫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2000米的山地森林中,尤以阴暗潮湿的针阔叶混交林和林缘地带较常见。单独或成对活动。性胆怯,常隐匿于溪流岸边灌丛和树丛间,频繁地在树枝间飞来飞去或飞上飞下,飞行急速,每次飞行距离短,不做长距离飞行。夏季繁殖期间常见站在树梢上或灌林枝头鸣唱,呜声短急、嘹亮、悦耳且富有颤音。主要以各种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与种子。褐头鸫仅知繁殖于中国河北东陵、北京西部百花山。越冬于印度阿萨姆、缅甸和泰国北部。
目录
形态特征
雄鸟额、头顶、后颈、头侧、颈侧暗橄榄褐色,耳覆羽混杂有污灰白色羽干纹,眼先黑褐色,眉纹白色或污白色、短而窄,眼眶上下缘污白色。背、肩、腰至尾上覆羽橄榄褐色或草黄褐色,尾暗橄榄褐色或暗草黄褐色,外翈较浅淡,有时尾羽表面隐约可见细的暗褐色横斑。翅黑褐色,翅上覆羽橄榄褐色具皮黄色尖端。外侧飞羽外翈羽缘橄榄灰褐色,内侧飞羽外翈橄榄褐色。颏和喉部中央白色或污白色,喉部两侧,胸和两胁暗石板灰色,腹中部、肛区和尾下覆羽白色或污白色;尾下覆羽基部或羽缘橄榄灰褐色,腋羽和翅下覆羽灰色。
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羽色较暗淡。颏,喉白色而微沾褐色斑点,眉纹不显著,胸和两胁较灰褐。 幼鸟上体暗橄榄褐色具棕黄色羽干纹,下体污灰白色,胸、腹和喉侧具暗橄榄褐色圆斑和横斑,羽端微沾浅淡棕黄色。 虹膜暗褐色,嘴暗角褐色,下嘴基部黄色,脚黄褐色。
大小量度 性别 体重 体长 嘴峰 翅 尾 跗跖 雄性 58-78克 215-246毫米 18-20毫米 125-135毫米 95-106毫米 30-33毫米 雌性 65-73克 202-240毫米 18-22毫米 123-126毫米 89-103毫米 30-33毫米
生活习性
习性: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2000米的山地森林中,尤以阴暗潮湿的针阔叶混交林和林缘地带较常见。单独或成对活动。性胆怯,常隐匿于溪流岸边灌丛和树丛间,频繁地在树枝间飞来飞去或飞上飞下,飞行急速,每次飞行距离短,不做长距离飞行。夏季繁殖期间常见站在树梢上或灌林枝头鸣唱,呜声短急、嘹亮、悦耳且富有颤音。
叫声:叫声比白眉鸫略显细薄,为zeee或sieee声。[1]
迁徙:褐头鸫仅知繁殖于中国河北东陵和北京西山。每年5月初迁来北京西山繁殖地,9月下旬即迁离中国繁殖地,飞往印度东部、缅甸和泰国北部越冬。
食性:主要以各种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与种子。
繁殖方式
据蔡其侃(1988)的观察,褐头鸫在北京地区的繁殖期5-7月,最早在5月上旬即已发现到达繁殖区,多是雄鸟先到达,在巢区树梢上鸣唱求偶,很快即配成对,并彼此追逐、嬉戏于灌丛间,随后即进入繁忙的营巢期。此时雄鸟也很少呜唱,它和雌鸟-起共同参与营巢活动,频繁地穿梭于低矮、茂密的灌丛、草丛和山溪泉水边采集营巢材料。通常营巢于海拔1700-1900米的高山灌丛和矮曲林中,巢多置于山柳和六道木等阔叶树枝权上,距地高1-1.5米。
巢呈深碗状,主要由枯草茎、细根、植物纤维等构成。其中巢基和巢壁基部1/3是用枯草、苔藓、枯叶碎片和植物纤维等材料与稀泥、粘土混杂而成,稀泥干燥后即将巢牢固地粘附在树权上,巢上部主要由枯草茎和细的须根编织而成,巢内垫有细软的草茎和纤维。巢的大小为外径13.5-16.0厘米×16.5-17.0厘米,内径7.5厘米×8.0-8.5厘米,高9.0-9.5厘米,深6.0厘米。巢位向阳,但巢四周常为茂密的枝叶所掩盖,极隐蔽,一般难于发现。每个巢需10-12天即能筑好,筑好巢后即开始产卵,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4枚。新鲜卵呈淡鸭蛋蓝绿色,密被有玫瑰棕褐色、淡灰褐色和咖啡色的细小斑点和渍斑,尤以钝端较密集,也有的卵斑点细小而稀疏。卵的大小据8枚卵的测量为27.5-30.2毫米×20.0-20.5毫米,平均28.75毫米×20.1毫米。雌雄鸟轮流孵卵,孵化期14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雏鸟留巢期12-14天。7月初即见出巢幼鸟,刚离巢时幼鸟栖息在巢旁树枝上,等待亲鸟喂食,1-2天后可跟随亲鸟飞离巢区觅食。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附录Ⅱ。
已被鸟类国际(Bird Life tntemational)列入《全球濒危鸟类名录》,作为世界级濒危鸟类受到保护。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根据鸟类国际(Bird Life International)2001年对记录的分析,全球种群估计有2500-9999只成熟个体,其结论是,鉴于近期记录数量相对较少,且种群密度明显较低,该物种的总种群可能较少,即不足10000只。这个估计值相当于3750-14999只。2009年估计,中国的种群数量为100-10000对繁殖对和50-1000只迁徙个体。
保护措施
褐头鸫已在其繁殖范围内的几个保护区被记录下来,包括中国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老岭自然保护区和北京白花山自然保护区。在河北省和山西省其他地方也有褐头鸫的保护区。多个越冬地点受到保护,包括纳豆洞国家公园(缅甸维多利亚山)、素帖山国家公园、茵他侬山国家公园、帕翁坡山国家公园、翁桂野生动物保护区、湄萍国家公园、嵋翁国家公园、Thung Yai Naresuan和Huai Kha Khaeng野生动物保护区、岗卡章国家公园(泰国,W. Limparungpatthanakij in litt. 2016)和Nakai Nam Theun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老挝)。
现身江津
2022年1月,四面山森林资源服务中心(简称“四面山森服中心”)工作人员在整理布设于大窝铺原始森林的红外相机资料时,意外发现红外相机近距离拍摄到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褐头鸫的生态照片。
分布范围
存在(繁殖地):中国(河北东陵、北京西部百花山)。
存在(非繁殖地):印度阿萨姆、缅甸、泰国。
存在(居住地):老挝。
近种区别
相似种白眉鸫(Eyebrowed Thrush)下体为橙棕色,雄鸟头、颈较灰;白腹鸫(Turdus pallidus)无白色眉纹,外侧尾羽具宽阔的白色端斑。区别均甚明显,野外不会混淆。
参考来源
- ↑ 褐头鸫 Grey-sided Thrush0711#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