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了解华顶云雾

天台云雾茶,又名华顶云雾、华顶茶,是采摘约在谷雨至立夏前后,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一种色泽绿润的云雾茶,产于浙江省的天台山诸峰,历史上为浙江四大名茶之一,素有“佛天雨露,帝苑仙奖”的美誉。

目录

茶品介绍

天台云雾茶茶树,大都种植于海拔800~900米山上。茶区气候夏凉冬寒,常年平均气温为12.2℃,四季浓雾笼罩,冬季经常积雪,年降水量1900毫米,茶地终年保持湿润。山地为砂质壤土,土层深厚肥沃。但由于天台山山高风大,夏凉冬寒,对茶的生长不是很有利。好在山间四季常有浓雾笼罩,可以弥补低温风大的缺憾,加上天台寺僧与茶农,长年以来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常常利用有利地形,采取零星分散栽植的方法,使茶树与其他佳木相绕相间,形成挡风、防寒的天然屏障,阻止了高山大风寒冷的威胁。

由于山中气温较低,萌芽迟缓,通常于小满后始行采摘一芽二叶初展。为保证该茶特色,一般只采春茶。原属炒青绿茶,手工操作,现改为半炒半烘,以炒为主,仍以手工方法制作,经鲜叶摊放、高温杀青、煽热摊凉、轻加搓揉、初烘失水、煽热摊凉、入锅炒制、低温烘焙、稍凉装箱等若干道工序制成。成品紧细弯曲,芽叶壮实显毫,色泽翠绿汤色嫩黄清澈,香清而味带甘甜,饮之口颊留芳沁人心脾,且经泡耐饮充分显示了高山云雾茶的天然特色,被列为绿茶中的珍品。据《天台山志》记载,东汉末年,“葛玄植茶之圃已上华顶”,如此说来,天台山的茶史可以上溯至汉代。隋唐以后,渐有名气。唐代陆羽《茶经》中,也有天台茶的记载。明代万历年间,著名文人屠隆曾在天台山隐居,攻读之余,研究茶艺,著有《茶笺》一书。由此可见,近二千年来,天台山总是与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功效与作用

抵抗衰老

华顶云雾茶所含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老化。因为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过氧化,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会使细胞受伤。

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清除过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华顶云雾茶中的儿茶素能显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1]

瘦身减脂

华顶云雾茶含有茶碱及咖啡因,可以经由许多作用活化蛋白质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减少脂肪细胞堆积,因此达到减肥功效。

防龋齿、清口臭

华顶云雾茶中儿茶素可以抑制生龋菌作用,减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发生。茶所含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细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研究显示,华顶云雾茶中儿茶素对引起人体致病的部分细菌有抑制效果,同时又不致伤害肠内有益菌的繁衍,因此华顶云雾茶具备整肠的功能。

提神醒脑

智慧的女孩才会喝绿茶,一则可以增加娴静气质;另一方面,绿茶所含的咖啡因会让你活力十足,工作起来头脑清醒、思维活跃。而且由于绿茶中的咖啡因远比咖啡中所含的少,所以它可以刺激骨胳肌肉和加速骨胳肌肉的收缩。

茶品历史

天台山群山争秀,巉峭多姿,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相传三国时,吴国赤乌年间(238~251)已有僧人在此建寺,南朝陈太建七年(575)天台宗三祖、实际创始人智𫖮率弟子二十余人,在天台山建草庵讲经十年,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创立了天台宗,隋开皇十八年(598),晋王杨广承智𫖮遗志,在山麓建寺,这便是著名的国清寺,成为了天台宗的根本道场。隋开皇二十年(600),杨广被立为皇太子,仁寿四年(604)杨广登基,称为炀帝。相传隋炀帝到江都游玩时,天台山智藏和尚曾携带天台茶到江都为他治病。

天台山也是日本天台宗的祖庭。唐贞元二十年(804)曰僧最澄来华求法,在天台山从道邃和行满学习天台宗法,归国后创立了日本天台宗。他还携回若干茶籽,种植在近江(滋贺县)阪本村治上麓。现今的池上茶园,相传就是最澄大师茶园的旧址。次年,日本弘法大师(宫海)再度入唐,又携回大量茶籽,分种各地。其后,被誉为日本“茶祖”的荣西禅师(1142~1215),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来到中国,在浙江天台山、育王山学习佛教,研读经书之余,关注茶事。回国之后,荣西不仅种植茶树,倡行茶道,而且还撰写了《吃茶养生记》。在书中他写道:“茶者,养生之仙药也,延寿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天竺、唐土均贵重之。我朝日本曾酷爱矣,古今奇特之仙药也。”日本天台僧众至今常来天台山巡礼参拜祖庭。因而,天台山成了中日佛教联系的一条重要纽带,天台云雾也就随之而名扬海外。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