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裡面到底藏了什麼
乾陵 |
乾陵裡面到底藏了什麼公元705年,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去世,享年82歲。她生前征服了天下,死後又征服了歷史,武則天陵墓「乾陵」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但至今都無人敢盜,這在盜墓界是少有的奇蹟。乾陵裡面到底藏了什麼呢?[1]
武則天陵園建造仿照唐都長安城格局,分為皇城、宮城和外郭城,據史書記載,陵墓原有內外兩重城牆,四個城門,還有獻殿闕樓等許多宏偉的建築物。
勘探表明,陵園內城約為正方形,其南北牆各長1450米,東牆長1582米,西牆長1438米,總面積約230萬平方米。城內有獻殿、偏房、迴廊、闕樓、狄仁傑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宮等輝煌建築群多處。城牆四面,南有朱雀門,北有玄武門,東有青龍門,西有白虎門,如同一個地下版長安皇宮。
乾陵雖然歷經千年滄桑,但是依然風雨不動,歷代盜墓賊都在乾陵面前無功而返,甚至連乾陵的墓道門都沒有找到,可見這塊風水寶地確實保護了龍體鳳軀長眠地下而不受凡人紛擾。但是,也有古人指出梁山風水是好,但是它利陰而不利陽。武則天選定這裡作為埋葬自己與唐高宗的陵墓,是為了武家後代子孫興旺。
武則天墓中,可能有哪些寶藏?據乾陵《述聖紀》碑記載,唐高宗臨終遺言,要求將他生前所珍愛的書籍、字畫等全部埋入陵中。武則天營建乾陵的目的是為了報答唐高宗的知遇之恩。因此,陪葬入乾陵的稀世珍寶一定不少。
這是一個滿藏無價瑰寶的地宮。有關專家對乾陵地宮的探測工作,結合已發掘的乾陵陪葬墓和有關文獻,推測乾陵墓室是由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和前、中、後三個墓室組成,或有耳室。
中室置棺床,以放置皇帝的「梓宮」即棺槨,「梓宮」的底部有防潮、防腐材料,以珍寶覆蓋,其上加「七星板」,板上置席、褥,旁置衣物及珪、璋、璧、琥、璜等「六玉」。皇帝身穿12套大斂之衣,頭枕玉匣,口含玉貝,仰臥於褥上,面朝棺蓋。蓋內側鑲飾黃帛,帛上繪日、月、星辰及金烏、玉兔、龍、鶴等物。
不過,這些跟王羲之的《蘭亭序》比起來,簡直是一文不值。
大部分的人都相信《蘭亭序》被李世民帶進了墓里,因為唐太宗李世民遺詔中要求將《蘭亭序》枕在腦袋下面,要永遠擁有這件摯愛的寶貝。昭陵(唐太宗陵墓,位於今咸陽市)被合上的那一天,《蘭亭序》就作別人間,沉入地底,陪伴李世民度過千年長夜。所以,很多人都認為《蘭亭序》真跡埋在昭陵,這是目前真跡去向最主流的說法。
但是,五代時期的耀州刺史溫韜將昭陵盜了,在他寫的出土寶物清單上卻並沒有《蘭亭序》。於是有專家推斷,十有八九《蘭亭序》就藏在李治和武則天的寢陵——乾陵裡面了。這就又引出了一段歷史故事。
文物專家郭沫若先生曾對周恩來總理說過:「毫無疑問:肯定有不少字畫書籍保存在墓室里!打開乾陵,說不定武則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輪集》十卷可重見天日!也說不定武后的畫像、上官婉兒等人的手跡都能見到!石破天驚,一定是一件石破天驚的大事!」但周恩來總理提筆在這份可能「石破天驚」的計劃書上寫道:「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可以留作後人來完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