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爐山
惠水縣九龍山 |
本名 惠水縣九龍山 外文名 Jiulong Mountain |
惠水縣九龍山是古景名山,原名「九爐山」,早在清朝康熙年間以前,就已成為定番州(即今惠水縣,隸屬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於貴州省中南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部)十二景之一,名曰:「九嵐擁寺」。九龍山以殿宇輝煌、風光秀美而著稱,又是朝山拜佛、尋幽攬勝之絕妙處。[1]
目錄
簡介
由惠水縣城沿惠(水)長(順)公路西行約 4 公里,一條蜿蜒曲折的鄉村公路把人們帶入莽莽群山之中,曲曲山路時隱時現,綿綿群山雲霧繚繞,仿佛進入仙境一般;再前行約 4 公里,便到了聞名遐邇的佛教勝地九龍山。
這裡層巒疊嶂,山峰雄奇,雲霧中有九峰聳峙,猶如九條巨龍騰雲駕霧而來,悠悠然會聚於此。在九峰下,有一狹長谷地,長約1公里、寬約300米,由東向西展開。峽谷東端的中央,突立一高約20米的小峰,渾圓似珠,與昂頭躬身的九座山峰構成「九龍戲珠」之勢。谷地開闊平坦,直抵谷口。峰巒谷坡上,古樹蒼藤,飛丹滴翠,灌蔓蓊鬱,如綠雲匝地。遍地野花,芳香馥郁,景色十分幽雅,真是天造地就的一塊寶地。在峽谷對面約300米處,兩側各有高聳的峰巒,如蹲伏在地的一對巨獅,雄踞山門,確有匯山川靈氣於一山,龍蟠虎踞於一地的靈山勝境之勢,無怪乎早在清朝康熙年間的古源禪師慨然立意「見馬門九峰高峙,開創梵宇」,在此募修了「九龍山寺」。
古源禪師系楚人,即今之湖南省人氏,其生卒年月無考,真實姓名亦無記載,古源是他的法號。古源大師青年時當兵,多年的行伍生涯使他看到連年戰亂使多少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有多少生靈死於戰火。於是,棄甲遁入佛門,剃度修行。古源大師稟性聰穎,頗能詩文。修行中勤於法事,悟性慧覺,深得主持的喜愛。數年後由於他佛事諸能、佛法精深而准其下山,另開梵宇以普度眾生。
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古源大師雲遊到定番州,見此地民風淳樸,山川秀麗,意欲在此覓一地修建寺宇。一日,尋至馬門(即九龍山建寺前的地名),見此處峰奇巒秀,是開創梵宇修建寶剎的好地方,遂決定在此募修九龍山寺。提起古源募修九龍山寺,至今還流傳着許多神奇的傳說故事。明清時,九龍山屬方番轄地,古源大師要在此修建寺宇,必須向方番長官司長官「化緣」,以求得一寺之地。有一天,古源來到方番長官司方大人家中,述說要在馬門修建寺宇之事,請方大人施捨一袈裟之地以建殿閣。方大人聽後淡然一笑,對古源說:「大師不是在開玩笑吧?一袈裟之地如何能建寺宇?大師能在州內建寺,是州人的一大幸事,莫說一袈裟之地,就是兩袈裟、三袈裟之地本司也能給你。」古源忙起身躬身致謝:「多謝施主,老衲說一不二,有一袈裟之地足矣,善哉,阿彌陀佛!」隨後,方大人吩咐管家,隨古源大師前往馬門擇一袈裟之地。次日,方番司管家跟隨古源大師趕至馬門,時值中午,古源大師和管家一行站在九龍山對面的山坡上,古源手指對面的九龍山對管家說:「老衲就要對面山的一袈裟之地。」旋即脫下袈裟向空中一拋,隨着一陣風起,袈裟飄飄然向對面山頂上飛去,升至半空,袈裟停住不動了,當空烈日直射在袈裟上,在九龍山上投下一大片陰影,把整個九峰全部罩住。古源轉身對管家說:「管家,老衲要的就是這一袈裟之地,快叫人來釘樁吧!」管家驚得頓時說不出話來,只好叫來人按袈裟投下的陰影的邊緣依次釘樁。木樁打好以後,只見古源口中念念有詞,袈裟又飄飄然飛回到他的身上,管家心裡暗暗驚奇:「真是聖僧,聖僧啊!」
從此,古源大師將此地更名為「九龍山」,並不辭辛勞,外出化緣,儲備資材,尋訪能工巧匠,以修寺宇。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九龍山寺動工修建,但尚缺木材;古源察看境內各處山林,大都是松、雜林木,並且彎曲而細小,不能作殿閣的柱樑。於是,古源大師四處尋訪,最後在距定番州百里之謠的長順縣廣順白雲山發現大片杉木林,粗壯而挺直,是修建殿閣的棟樑之材。古源大師遂懇請山林主人施捨400根杉,修建寺殿,普度眾生。山林主人是當地富紳,雖有家財萬貫卻下無嗣。聽古源大師敘述之後,心想行點善事、多積陰德,可望日後生個兒子,也有個傳宗接代之人,遂滿口答應。古源馬上就地請人砍伐,並告訴伐木人:「樹木砍下以後,運到山下的河裡就行了。」言畢,飄然而去。第二天,古源回到了九龍山,工匠們問及化緣木頭一事,古源說,十日內木頭自然會到,誤不了大家的工時。兩天三天過去了,七天八天又過去了,但終不見木頭的綜影。到了第九天上午巳時,一個新來的小和尚到九龍山前的井裡打水,突然之間,只見井水上漲,中間的井水不斷向上翻騰,猶如燒開的沸水,一根直徑如面盆大小的杉圓木從水中露出來,而且越立越高,小和尚一陣驚喜,立刻丟下水桶,一邊跑一邊呼喊:「木頭來了!木頭來了!井裡冒出木頭來了!」古源聽了小和尚的驚呼,微微一笑,馬上招呼工匠們一齊到井邊來搬運木頭。一根木頭取出來,第二根木頭又冒了出來,就這樣,一根接着一根地往上冒。大夥一邊搬運木頭,一邊驚奇地議論開了:「木頭明明是放在白雲山下的河裡,怎麼會從這兒的井裡冒出來呢?古源大師真是神人,佛法高深呵。」古源大師在井旁記數,當數到399根的時候,他說:「夠了,早先時候老衲在計算時多算了一根,而只需用399根,這剩下的一根就讓它留在井裡吧!」而今,這根木料尚卡在井中,讓人回味這動人的傳說。
九龍山寺建築規模宏大,殿宇重疊,蔚為壯觀,是與黔中遐邇聞名的白雲山寺共負盛名的佛教勝地之一。寺殿依山順勢而建,谷地中央的小峰上築玉皇閣,為全寺最高層,登閣眺望可俯覽全寺,諭意天闕至高無上;玉皇閣下東西山腰建觀音殿,殿前置鐵鼎,鼎座是用方礅條石從2米高的崖坎下砌成。再下為二進院落,正殿為「大雄寶殿」,鐘樓、鼓樓翼其左右;前殿為「天王殿」、「靈官殿」。每殿左右均有配殿,設藏經樓、禪房、客齋等,殿與殿之間有廊道、花圃;另外在殿旁左右建有僧舍、寺廚、倉庫等。山門建在谷口最窄處,石牆拱門,左右有照壁。大門兩邊的門柱上,懸掛着一幅木製陰刻的對聯,黑底金字,上聯為「黔南鍾靈無雙地」,下聯是「崑崙發出第一山」。整個九龍山寺建築布局合理,做工精巧,古樸大方,翹角飛檐,雕龍畫鳳,壯麗輝煌,為黔南各寺之冠。
九龍山建成以後,使九龍山一時熱鬧非凡,方圓百里遊人香客、善男信女雲集九龍山,朝山拜佛,觀光攬勝,絡繹不絕。寺內燭光閃閃,香煙繚繞,寺鐘響徹山谷。此山此景,引來多少文人墨客吟唱抒懷。舉人顧民任曾有詩讚曰:「淡淡嵐光翠色浮,讓來煙雨占林丘;晨鐘響處知僧殿,一朵紅雲捧玉樓。」薛載德亦有詩讚九龍山:「山川千古閟,今日五丁開;岫兒孫侍,中峰天地胎;雲深容袖裡,樹老任僧猜;耽寂忘歸騎,無如明月催。」
1935年農曆三月初三日下午,九龍山寺不幸遭一場大火,除小峰頂上的玉皇閣外均被火焚。1950年又遭一次火災,玉皇閣俱毀無存。寺之舊基已興建了九龍山小學校舍。
然而,由於九龍山歷史悠久,風光旖旎,盛名仍流傳至今,時有遊人和不少善男信女前來拜佛朝山、探幽賞景。挺立在九龍山門前的三株古樹就是歷史的見證,兩株古杉和一株古銀杏樹大致三圍、高達數丈,均為400年以前的古樹,它們猶如三位古代的將軍,日夜守衛着山門。它那繁茂的枝葉,隨着吹來的山風,輕輕搖晃,似乎是在向遊人打招呼,歡迎遠方來的客人。沿着谷口右邊的台階拾級而上,路旁的懸崖上流出一眼清泉,清澈見底,甘冽可口,長年不斷。然而,當你想品嘗這山泉水時,只有跪下才能喝到,因而稱之為跪井。再往前,過一石板小橋,橋欄的石板上還殘留着當年浮雕的花鳥圖案。小橋的外側有一方井,即當年古源禪師取木之井。再往前行,進入谷地,景漸幽,地漸平,奇花異草,賞心悅目,使人應接不暇。茂密蔥鬱的竹木樹叢,樹下綠草如茵,似錦毯鋪地。草地上,谷破岩縫中長出一朵朵、一簇簇的紅花、黃花,花瓣上的露珠在陽光下閃光,像青春時期的少女,豐腴而潤澤,任性而嫵媚。一種不知名的野花,紅中泛紫,葉片綠而不深,就像苗家姑娘成群結隊地在山中嬉戲,花容楚楚,煞是迷人。一種高稈白花在綠草中格外引人注目,像擺脫了城市喧囂浮嘩的女子,長裙素服,亭亭玉立。極富生命力的火棘長滿山岩谷坡,到了秋天,枝上結滿紅籽,像珍珠瑪瑙,晶瑩剔透。此時,在樹蔭下或乘涼、或小憩、或野餐都倍覺愜意。在草地的右側有一長約4米、高約2米的摩崖,上刻有「水不在深」4個大字,系康熙「丙子年季夏開山古源鑒題」,字跡清晰,筆力遒勁。岩石上滿鋪着綠苔,它依稀記述了往昔多少悲和喜,沾着歷史的風塵,似乎向遊客訴說往事,引人重返那逝去的歲月。沿山而上,樹枝藤蔓牽裳掣肘,至九龍山主峰的後山腰,有一天然石洞,稱為「古源洞」,長約20米、寬約5米、高約2米。洞口隱於茂林遮掩之懸壁下,須沿右側石縫側身而進,右旋左轉始達洞口。洞內有一石床,洞中乾燥而明亮;相傳為古源禪師當年募修山寺時在此坐禪和暫棲之所。臨山門左峰東側近頂絕壁上,有一浮雕石佛,高約2米,寬約1米,如真人大小,除鼻樑及腰被損壞以外,其餘均保存完好。
九龍山風光渾然天成,集「峰、岩、壁、洞」於一身,納「奇、秀、幽、野」於一體,超凡脫俗,蔚為壯觀。山以雄奇險峻顯聖,水以娟秀纏綿通靈,洞以幽秘原始見奇,花以嬌媚俏麗傳神。春天,這裡繁花似錦,夏季濃蔭蔽日,秋季野果滿山,散發出泌人心脾的幽香,伴以啾啾鳥鳴和潺潺水聲,真是美妙絕倫,天賜情趣。
在九龍山對面的山巒中幢幢別具民族風情的房舍坐落在綠樹花影之中,居住在這裡的苗家人能歌善舞,勤勞而好客。在每年的「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傳統民族節日裡,都要穿上盛裝,沉浸在節日喜悅之中,與來自縣城和毗鄰的花溪、長順、平塘等地的各族群眾雲集在九龍山下,吹笙、跳舞、對歌,共同歡度傳統佳節。一隊隊苗族青年吹起了激越悠揚的蘆笙,一隊隊披金掛銀的苗家少女從花叢中款款走出,踏着蘆笙的節拍,翩翩起舞,飄飄裙裾和佩戴的金銀玉器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布依小伙子和姑娘們成雙成對,引吭高歌,互相對唱「好花紅」。清脆婉轉的木葉聲,勾起了姑娘們縷縷情絲;迴蕩山谷的歌聲,撥動着小伙子的歌喉。嗩吶高奏「歡喜歌」,銅鼓敲出「豐收樂」。整個九龍山人聲鼎沸,歡歌笑語,真是滿山歌聲滿山情。直至夕陽西下,附近村寨的苗族老人相約回家,在古老的火塘邊,用醇香的米酒和清燉狗肉,款待遠方的客人。小伙子和姑娘們仍三三兩兩,在花影下、在岩石邊用歌聲互相傾吐愛戀之情,回音在峽谷、在山嶺飄散,久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