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九月效應是一個名詞,屬於特定的專用術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目錄

名詞解釋

「九月效應」(Septemberor Halloween effect)是指標准普爾500指數在每年的9月份下跌。

九月效應-概述

標準普爾500指數自1949年至2007年的股價走勢。過去20年(截止2009年)中,標準普爾500指數有11年下跌,跌幅均超過10點。過去10年間,標準普爾500指數在9月份平均下跌30點,是每年所有月份中跌幅最大的一個月,其中有4次重挫逾50點。

全球股市也有個所謂的「九月效應」,即9月往往是1年中收益率偏低的月份。

引發拋售的是對銀行前景的擔憂和對九月的恐慌,九月曆來是股市最脆弱的幾個月份之一。

九月效應-華爾街

史上華爾街股市的崩盤時間往往落在9月至10月間,1929年、1987年和2008年都是例證,都有「九月效應」之稱,但原因不明。或許與交易日減少有關,總之就是投資人心生恐懼而拋售持股。

投資者仍記憶猶新的是2008年九月雷曼轟然倒下,一切的一切都開始向下滑落;2002年上一個熊市指數也是在九月掉至最低,還有1998年9月的經濟危機。

九月效應-影響

「九月效應」似乎成為了慣例,雖然歷史不一定重演,但這一現象對金融市場仍起着重要的警示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