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伽莫夫
喬治·伽莫夫 | |
---|---|
出生 | 1904年 |
逝世 | 1968年 |
國籍 | 美國 |
母校 | 列寧格勒大學 |
職業 | 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 |
喬治·伽莫夫 [1]
- 美國核物理學家、宇宙學家。1904年生於俄國。在列寧格勒大學畢業後,曾前往歐洲數所大學任教。1934年移居美國,以倡導宇宙起源於「大爆炸」的理論聞名。對譯解遺傳密碼作出過貢獻。還提出了放射性量子論和原子核的「液滴」模型。同E.特勒一起確立了關於β衰變的伽莫夫—特勒理論以及紅巨星內部結構理論。其科普著作深入淺出,對抽象深奧的物理學理論的傳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目錄
人物經歷[2]
- 喬治·伽莫夫(George Gamow,1904-1968)是俄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生於敖德薩一個世代軍官家庭,三個叔叔分別戰死於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外祖父是當地的大主教,有科學家的傳統。他母親在他7歲的時候就教他讀凡爾納的小說,但母親在他9歲的時候就病逝了。
- 1914-1920年在敖德薩師範學校學習。1924年,還在20歲的時候,因在紅十月炮兵學校教物理,因此有紅軍炮兵上校的軍銜。後來在麥卡錫時代這個軍銜還困擾了他一段時間 。1926年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192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28-1932年先後在丹麥的哥本哈根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師從著名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和盧瑟福從事研究工作。1931年回到列寧格勒大學任教授。1933年在巴黎居里研究所從事研究。1934年移居美國,任密執安大學講師,同年秋被聘為華盛頓大學教授,1954年任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1956年改任科羅多大學教授。是丹麥皇家科學院院士,美國物理學會、美國天文學會、美國哲學會、國際天文聯合會會員。
- 伽莫夫主要研究核物理學,早年提出原子核的核流體假設,對建立現代核裂變和核聚變理論起了一定影響。1928年,提出用質子代替α粒子轟擊原子核,對核物理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把核物理學用於解決恆星演化問題,1939年提出超新星的中微子理論,1942年提出紅巨星的殼模型。1940年代,伽莫夫與他的兩個學生——拉爾夫·阿爾菲和羅伯特·赫爾曼一道,將相對論引入宇宙學,提出了熱大爆炸宇宙學模型。熱大爆炸宇宙學模型認為,宇宙最初開始於高溫高密的原始物質,溫度超過幾十億度。隨着宇宙膨脹,溫度逐漸下降,形成了現在的星系等天體。他們還預言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存在。1964年美國無線電工程師阿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偶然中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證實了他們的預言。1948年提出新的化學元素起源理論,認為各種元素是在中子連續俘獲過程產生的。還提出蛋白質遺傳密碼的設想:DNA雙螺旋結構中由氫鍵生成而形成空穴的4個角為4個鹼基,4個鹼基的不同排列組合就構成遺傳密碼。
- 他還是一位傑出的科普作家,在他一生正式出版的25部著作中,就有18部是科普作品。他的許多科普作品風靡全球,重要的有:《宇宙間原子能與人類生活》(1946)、《宇宙的產生》(1952)、《物理學基礎與新領域》(1960)、《物理學發展過程》(1961)等。《物理世界奇遇記》更是他的代表作。由於他在普及科學知識方面所作出的傑出貢獻,1956年,他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卡林伽科普獎 。
主要作品[3]
- 伽莫夫非常重視普及科學知識的工作。他移居美國以後,發現美國雖然經濟發達,但許多人對20世紀初的科學成就、特別是當時剛出現不久的相對論、量子論和原子結構理論都一無所知。因此,他決定在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之餘,動筆向普通讀者介紹這些新生事物。從1938年起,他在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的支持下,發表了一系列有點離奇的科學故事。這些故事的主人公湯普金斯先生——一個只知數字而不懂科學的銀行職員——通過聆聽科學講座和夢遊物理奇境,初步了解了相對論和量子論的內容。1940年,他把第一批故事匯集成他的第一部科普著作《湯普金斯先生身歷奇境》出版;1944年又把其後的故事匯集成《湯普金斯先生探索原子世界》一書。這兩本書出版後,深受讀者歡迎。後來,為了補充介紹新的物理學進展,也為了使作品的內容更緊湊,他便把上述兩本書合併、補充、改寫重新出版。 近70年來,對於真正關心過科學的西方人來說,從來沒有讀過湯普金斯先生歷險故事的人大概為數不多。而對於那些對科學傾注過同樣熱愛的中國人來說,對伽莫夫這個名字也一定不會感到陌生。這不僅是因為伽莫夫在科學領域的一系列傑出貢獻,而且因為他成功塑造了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形象——漫遊科學世界的湯普金斯先生。
- 伽莫夫從1938年開始塑造湯普金斯先生這個人物形象,此後不斷補充和完善,使得這個形象越來越豐滿。甚至在他去世的前一年(1967年),也仍然沒有忘記對這本書進行最後一次修訂。可以說,這項工作傾注了伽莫夫對科普工作的全部熱情和大半輩子心血。儘管這些故事本來是為物理學的門外漢撰寫的,但作者對現代物理學的精闢介紹卻具有持久不衰的魅力。正因如此,在他去世後的30年中,該書依然暢銷不衰。至1995年,該書共累計重印了22次,並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深受各國讀者喜愛。有許多科學家承認,由於青年時代讀了這本書,才使他們走上了獻身科學的道路。 然而,隨着時光的流逝以及科學與社會的飛速發展,物理學的內容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使得本書的部分內容和某些表現形式顯得有些陳舊和過時。1999年,英國著名科普作家斯坦納德受劍橋大學出版社之約,在忠實於原著風格的基礎上對該書進行了全面修訂,增寫了4章,並更新了全部插圖。可以說,這個最新版本包含了整個20世紀物理學的全部重要研究成果。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世界奇遇記(最新版)》就是根據這個最新版本譯出。
- 《物理世界奇遇記》一書中文版於1978年第一次出版,當時的譯本印刷了兩次,總發行量達60萬冊,其受讀者歡迎程度由此可見一斑。20世紀後,這本書幾乎每年再版一次。同時,這本書還於1999-2000年度獲牛頓杯十大科普好書,並獲2001年中國優秀科普作品獎一等獎。 《從一到無窮大》是一本屬於「通才教育」的科普書,內容涉及自然科學的方方面面。但與其它常見的按主題分類來寫作的科普著作不同,作者以一個個故事打頭和串聯,把數學、物理乃至生物學的許多內容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不知不覺間將一些最重大或者最有用的理科知識甚至技巧信手拈來,讓人在妙趣橫生、恍然大悟以及莞爾一笑中意猶未盡地概覽了自然科學的基本成就和前沿進展。
- 這是一個絕對可以說巨大的大手筆的風範,他把數學、物理、化學乃至天文學、地質學、生物學、以致遺傳密碼的許多前沿內容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讓讀者跟着他天馬行空、遨遊世界。全書都用數學的1和∞貫穿起來,從基本的數學知識談起,用大量有趣的比喻,重點闡述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四維時空結構,給讀者展示了一個全新而充滿趣味的物理世界,討論了人類在認識微觀世界(如基本粒子、基因等)和宏觀世界(如太陽系、星系等)方面的成就。
- 這本書讓我們第一次知道了,原來我們所學的那些枯燥的數學公式、物理概念、化學符號之間,原來還有那麼多有趣的故事;原來無窮大的宇宙、無邊無際的遙遠星系,並不是跟我們毫無關聯;原來分子、原子並不是真正的微觀世界、並不是那個基本單元的「1」、它們仍然是由質子、中子、中微子、甚至更下一台階的夸克粒子組成;原來愛因斯坦的四維空間和時空相對的概念並不是那麼抽象、那麼不可思議,甚至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到可以用到相對論的基本原則;原來我們眼見為實的的直線、平面,也可以是彎曲的、循環的,甚至空間、時間都可能是彎曲的……宏觀世界的無窮大、與微觀世界的無窮小,在蓋莫夫的筆下猶如一部引人入勝的武俠小說那樣,妙趣橫生、娓娓道來,一點都沒有說教、輸灌,一點都不枯燥、乏味。 《物理世界奇遇記》的成功,首先在於作者深厚的科學功底和高超的寫作技巧,伽莫夫繞過理論的定量描述,避開令中學生讀者望而生畏的數學困難,採用了類似於大學普通物理課程中重概念詮釋和圖像描繪的講授方法來介紹物理的艱深內容。再加上在風格上風趣、詼諧、幽默而不失典雅,行文流水,使人讀而不倦。本書的翻譯也可以說與這部名著珠聯璧合,從中處處可以感受到譯者吳伯澤先生對現代物理的深刻理解,領會到他對人類科學探索活動的睿智感悟。而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書用紙、印刷、裝幀都非常精良,使其更兼具了一種收藏價值。70年代末,《物理世界奇遇記》一書的中譯本幾乎可以說是影響了一代人。就中譯本的翻譯和出版質量而言 ,這本最新版完全可以說是「名作名譯」的典型代表。
經典語錄
- 重力現象僅僅是四維時空世界的彎曲所產生的效應 ,太陽的質量彎曲了周圍的時空世界,行星的世界線正是它們通過彎曲空間的短程線
- 運動系統中時間變慢這個情況,為星際旅行提供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假定你打算到天狼星——距離我們 9 光年——的行星上去,於是,你坐上了幾乎有光速那麼快的飛船。你大概會認為,往返一趟至少要 18 年,因此打算攜帶大量食物。不過,如果你乘坐的飛船確實有近於光速的速度,那麼,這種小心就是完全多餘的了。事實上,如果飛船的速度達到光速的 99.999 999 99%,你的手錶、心臟、呼吸、消化和思維都將減慢 7 萬倍,因此從地球到天狼星往返一趟所花費的 18 年(從留在地球上的人看來)在你看來只不過是幾小時而已。
- 如果你吃過早飯便從地球出發,那麼,當降落在天狼星某一行星的表面上時,正好可以吃中飯。要是你的時間很緊,吃過午飯後馬上返航,就可以趕回地球上吃晚飯。不過,如果你忘了相對論原理,那你到家時准得大吃一驚:因為你的親友會認為你一定還在宇宙空間中的什麼地方,因而已經自顧自地吃過 6570 頓晚飯了!地球上的 18年,對你這個近於光速的旅客來說,只不過是一天而已。
- 拉普拉斯假說:原始的球狀灼熱星雲緩慢自轉,由於冷卻而收縮加速、逐漸變扁。一旦離心力大於吸引力,赤道邊緣的氣體物質便分離成旋轉氣環。上述過程重複發生,最終形成了與行星數相等的氣環(稱拉普拉斯環)。星雲的中心部分最後形成太陽,各環在繞太陽旋轉的過程中逐漸聚集形成行星。行星也同樣發生上述作用,形成衛星。無法解釋角動量分配的特點。
- 三維空間的彎曲,只不過反映了更普遍的四維時空世界的彎曲,而表述光線和物體運動的四維世界線,應看作是超空間中的曲線。
- 物理空間是在巨大質量的附近變彎曲的;質量越大,曲率也越大。
- 在純粹的幾何空間中,所有的物體都在由其他巨大質量所造成的彎曲空間中沿「最直的路線」(即短程線)運動。
- 從運動着的物體上觀看發生的事件時,時空圖上的時間軸應該旋轉一個角度(角度的大小取決於運動物體的速度),而空間軸保持不動。
- 用不同的物質製成不同形狀的鑲嵌體,並把它們拼成一塊,使得沒有兩塊同一種物質製成的子塊有共同的接觸面,那麼,需要用多少種物質?什麼樣的三維空間對應於二維的球面或環狀圓紋曲面呢?能不能設想出一些特殊空間,它們與一般空間的關係正好同球面或環狀面與一般平面的關係一樣?乍一看,這個問題似乎提得很沒有道理,因為儘管我們能很容易地想出許多式樣的曲面來,但卻一直傾向於認為只有一種三維空間,即我們所熟悉並在其中生活的物理空間。然而,這種觀念是危險的,有欺騙性的。只要發動一下想像力,我們就能想出一些與歐幾里得幾何教科書中所講述的空間大不相同的三維空間來。
- 把時間和空間看作僅僅是固定不變的四維距離在相應軸上的投影,時間軸和空間軸一起旋轉,永遠保持垂直。相應帶來不同運動狀態的觀測者所見同一事的時空狀態不同。
- 從四維幾何學的觀點出發,一切運動物體的這種普遍收縮是很容易解釋的:這是由於時空坐標系的旋轉使物體的四維長度在空間坐標上的投影發生了改變。你一定還記得上一節所討論過的內容吧,從運動着的系統上觀察事件時,一定要用空間和時間軸都旋轉一定角度的坐標系來描述;旋轉角度的大小取決於運動速度。因此,如果說在靜止系統中,四維距離是百分之百地投影在空間軸上的 ,那麼,在新的坐標軸上,空間投影就總是要變短一些。
- 要想像這樣一些古怪的空間,主要的困難在於,我們本身也是三維空間中的生物,我們只能「從內部」來觀察這個空間,而不能像在觀察各種曲面時那樣「從外面」去觀察。不過,我們可以通過做幾節腦筋操,使自己在征服這些怪空間時不致過於困難。
- 大的原始物質吸引較小的,逐漸聚集加速形成巨大的球體(原始太陽)。部分微粒受排斥斜下落,繞太陽轉動,形成扁平的旋轉狀星雲。雲狀物質後又逐漸聚集成行星。無法解釋太陽系的角動量來源。
- 火車司機怎麼能夠使乘客不變老這個謎,特別使他絞盡腦汁。好多個夜晚,當他上床的時候,他總是希望能夠再一次拜訪這個有趣的城市,但是,他極少做夢,而且做的大多是不愉快的夢;上一次,他夢見銀行經理對他發火,說他的銀行賬目不清楚……所以,他認定他最好是請個療養假,到海邊什麼地方去過一個星期。正因為這樣,現在他坐在火車的一個車廂里,透過窗子注視着市郊那些灰色的屋頂怎樣逐漸稀少下去,換成鄉村翠綠的牧場。他很倒霉,沒有趕上教授的第二次演講,不過,他已經從大學的秘書處要來教授講稿的複印件,現在就帶在身邊,所以他就把它從手提箱裡拿出來,開始閱讀起來。這時,火車的搖晃,搖得他很舒服……
- 當他放下講稿,再一次往窗外看去的時候,外面的景色已經大大改變了。電線杆一根根緊靠在一起,像是一排籬笆,而樹木都戴着狹狹的樹冠,一棵棵都像意大利絲柏那樣瘦長。在他對面坐着他朝思暮想的那位老朋友——教授,也正興致勃勃地看着窗外。教授大概是在湯普金斯先生專心閱讀的時候進來的吧!
- 物質本身就是一種能量形式:是一種『被禁錮的能量』,或者說是『凍結了的能量』。
- 為了了解物質的最小組成部分,你卻得去考察整個宇宙。反過來也是這樣,認識宇宙的關鍵,卻在於考察其最小組成部分的性質。
- 世界上存在的任何一種作用,要不是屬於輻射作用就是屬於純機械作用。
- 在量子規律統治的這個世界裡,像精確的位置或者精確地形狀這種東西是根本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