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姆斯基
诺姆·乔姆斯基,1928年生于费城,28岁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开始博士后的研究,即令他蜚声世界的“转换——生成理论”研究,33岁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正教授。
诺姆·乔姆斯基 | |
---|---|
诺姆·乔姆斯基 | |
原文名 | NoamChomsky |
出生 |
1928年12月7日 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 |
国籍 | 美国 |
职业 | 学术人物语言学家 |
知名作品 |
《现代希伯莱语语素音位学》 《句法结构》 |
目录
人物简介
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1928--),美国语言学家,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1947年,在哈里斯的影响下他开始研究语言学。1951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完成硕士论文《现代希伯莱语语素音位学》,1955年又在该校完成博士论文《转换分析》,获得博士学位。从1955年秋天开始,他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曾任该校语言学与哲学系主任,并任该校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为语言学界培养了一批有素养的学者。
乔姆斯基记得他的第一篇文章写于10岁那年,文章是论在巴塞罗那陷落之后,纳粹主义蔓延的威胁。从12或13岁开始,乔姆斯基更加彻底地认同无政府主义。
他毕业于费城中央高中,1945年起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师从哲学家C·维斯特·切奇曼(C. West Churchman)、尼尔森·古德曼(Nelson Goodman)和语言学家泽里格·哈里斯(Zellig Harris)学习哲学和语言学。哈里斯对他讲授了自己在语言结构线性算子方面的发现。乔姆斯基后来把这些解释为对来自标记系统的上下文无关文法产物的操作。哈里斯的政治观点对乔姆斯基政治立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1955年,取得宾夕法尼亚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他的大部分博士研究是用四年时间以哈佛年轻学者的身份在哈佛大学完成的。在博士论文中,他开始发现自己的一些语言学思想,后来他将这些进一步阐发,写成了他在语言学方面大概最有名的著作——《句法结构》 [1]。同年起执教麻省理工学院,1961年成为现代语言和语言学系(现在的语言学与哲学系)正教授。1966-1976年,担任现代语言和语言学的法拉利·P·沃德(Ferrari P. Ward)教席。1976年获任学院教授,之后近五十年来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教课。
随着1967年在《纽约书评》上发表的一篇题为《知识分子的责任》一文,乔姆斯基成为越战主要的反对者。从那时起,便因其政治立场而出名,对世界各地的政局发表评论,并撰写大量著作。他对美国外交政策及美国权力合法性的批判影响深远,并因而成为富有争议的人物。他有左派的忠诚追随者,但也受到右派及自由派越来越多的批评,尤其是针对他对九·一一事件的反应。
尽管对美国百般批评,乔姆斯基还是生活在美国。他的解释为:美国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后来又阐发道:国与国之间的综合比较没有什么意义,我也不会这么比较。不过美国有些成就,特别是在言论自由方面几个世纪来争得的领先地位,是值得敬仰的。
人物评价
乔姆斯基少年时代即参加左翼的共产主义运动,1960年代越战期间投身校园反战运动,从此开始了“异见者的一生”,被公认为美国政策“永远的反对派”。他永不懈怠地激烈抨击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运动的“阴谋”、美国式民主的虚伪、美国政治宣传的阴险和外交政策的帝国主义野心——“9·11”之前的焦点是巴以问题、美国干预科索沃,近几年则是布什政府的反恐战争。
乔姆斯基被《纽约时报》称为“可能是还健在的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事实上,关于他的看法异常分裂,喜欢他的人非常崇拜他,把他奉为精神领袖、黑暗中的灯塔;不喜欢他的人骂他是疯子:有人说他是激进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也有人说他反犹太人,因为他经常批评以色列政府。还有谣言说他是特工——中央情报局的特工、克格勃的特工,或是英国秘密警察组织的特工,甚至有传言说他是以色列摩萨德的特工。
2001年“9·11”事件发生,当月,乔姆斯基的《9·11》一书便告上市,一鸣惊人地反指“美国本身便是头号恐怖主义国家”,他表示:尽管拉登所干的事惨绝人寰,但是相比较美国在过去半个世纪对其他国家所犯下的暴行来说,仍然是微不足道的。此言一出,美国的主流媒体上便再难见到他的音容墨迹,主流知识分子——无论左翼还是右翼——大多也与乔姆斯基这样的好斗者保持距离。他的声音更多是通过校园演讲、“油印”小报、海外报刊、互联网以及出版物达于外界。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讲座,从来都是人满为患,鲜花与臭鸡蛋齐飞,场面之热烈,堪与校园摇滚音乐会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