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樂陵市文廟,坐落於山東省樂陵市城區開元路與興隆北大街交匯路口東北側,始建於1369年 (明洪武二年)。[1]

文廟,是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在中國古代,文廟一般具有雙重功能:一是作為祭祀孔聖人的場所,所以也稱孔廟;二是縣學的學堂,也稱為學宮,供本地學生讀書之用。古代官辦儒學,往往依循左學右廟之制,右為孔廟,左為學堂。

中文名: 文廟

位 置: 山東省樂陵市城區

建立時間: 1369年(明洪武二年)

重修時間: 洪武十七年

目錄

文廟簡介

樂陵文廟,位於山東省樂陵市城區內,始建於1369年(明洪武二年)。洪武十七年、清康熙二十年、乾隆二十年、光緒八年,歷經維修擴建。擁有明倫堂興賢齋、育才齋、名宦祠、崇對詞、忠義祠、節孝祠、戟門、欞星門等建築,曾是一組錯落有致、規模可觀的建築。今僅存大成殿、兩廡及崇聖祠四座建築。

建築特色:迎門一株植於明洪武年間的直徑1米粗細的古槐蒼鬱繁茂。進正門,沿甬路下行約150米,大成殿前,四株20多米高的古松夾道而立,直刺高天;東廡前,南北相隔10米,亦各有一株蒼鬱古槐,虬龍般盤踞,整個院落,顯得古樸清靈,莊嚴肅穆。現保存完好的大成殿是一座廡頂殿式明代建築。寬11米,長20.8米,高9.88米。內外分別有紅漆合圍圓柱12根擎立。斗拱疊羅,飛檐插天。殿頂覆蓋琉璃瓦,分紅、黃、綠各色,中間組成一大菱形圖案。正脊中有五條金龍戲珠,兩端翹起鴟吻、垂脊、戧脊近端有躍魚、蹲獸,相間排列。

大殿共五楹,甬路兩旁,東西廡各七;大殿東北20步有崇聖祠三楹。設計精緻,組合細密。更令人驚嘆的是,整個大成殿,包括殿頂和12根做支撐的圓柱,整個主構架全是木質結構,若大個建築都用木楔鉚接,竟沒用一釘。在古代,孔子被奉為 「大成至聖先師」,所以作為祭孔主要場所的這個殿就叫做 「大成殿」。

歷史由來

據傳孔子周遊列國,途經樂陵時,正值金秋,深為漫野遍地綠潮湧盪、千家小棗射雲紅的美景所感染、陶醉,走訪中又見此地人傑地靈、民風淳厚,遂決定在此設壇講學。於是,便在現文廟處租屋設壇,講學半年,「傾學者千餘人」。後來,那些受過聖人教誨的樂陵學子,便集資把學屋買下,並在正廳塑聖人像,代代供奉。到明洪武年間(即1369年),當時的樂陵縣令欣喜當地學風之盛,感念聖人恩澤,遂上報朝廷,籌建文廟。

據清《樂陵縣誌》載:樂陵文廟在它最輝煌的時候,明代萬曆年間,大約是在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樂陵知縣王登庸任職期間,除了我們所看到的大成殿、東廊廡、西廊廡、崇聖祠、訓導處五間外,還有東西廡各十四間、戟門三間、東有名宦祠三間、西有鄉賢祠三間、前有欞星門三座;在大成殿的東側,還有五間明倫堂,明倫堂的左邊有三間興賢齋、右有育才齋三間、後面還有三間敬一亭,東又有啟聖祠三間,西又有儒學大門三間;另外,在大成殿西側和明倫堂這一組建築相對應的還有一處教諭廨和兩處訓導廨,以及一處射圃。據舊樂陵縣誌記載,它們的構造都是:正廳三間,寢室三間,廚房二間,大門一間。可以說是一組錯落有致、規模可觀的建築群。

建國後後對大成殿幾次維修,使其恢復了本來面目,換燃一新。大成殿已載入《中國名勝詞典》。殿前立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御製平定準噶爾告成太學碑,院內古槐數株,枝幹蟠空,秀拔蒼勁,當植於建廟之初。文廟大成殿不僅是現存完整的一處古建築,而且是一處重要的革命紀念地。1938年9月,肖華率八路軍一一五師挺進縱隊來到樂陵,成立中共冀魯邊區軍政委員會,曾在此召開會議,宣傳抗日,整編軍隊,訓練幹部。邊區第一個抗日政權——樂陵縣抗日民主政府即設於此。

另外,此處當時還作為抗日聯合縣政府的辦公場所。在這裡肖華司令員和國民政府縣長牟宜之共商抗日大計,結下了深厚情誼。牟縣長曾受到周恩來同志的高度讚揚。

重大意義

縱觀儒學的發展史,從高山仰止的孔子一路走來,顏回、子思、曾參、孟子直到宋明理學,中華文明的聖火在一個又一個智者之間交相傳遞,生生不息,這些睿智、高深的哲學思想不僅影響了漫長的封建社會,在今天依然產生着深遠的影響,在今天人們的生活中還發揮着作用。他們雄渾剛健的文風,高峻曠遠的人格,博大精深的思想,都是留給我們後人巨大的精神財富,值得繼續深入發掘。

文化旅遊

抗戰時期,大成殿及其他建築均有不同程度損毀。建國後,省、市(縣)兩級分別於1965年和1979年撥專款進行了維修。但由於疏於管理,歷經20多年,文廟大成殿及兩廡、崇聖祠均已破敗不堪,嚴重損害了古城樂陵的形象。2007年,樂陵市委市政府順應民意,把修葺復建文廟作為當年首件惠民工程來抓,撥巨款請專業古建築工程隊進行修葺。修繕一新的樂陵文廟已正式對外開放,成為樂陵歷史文化游中的一個重要景點。

飛檐彩拱的廟宇,檜柏掩映的殿廡,蝕跡斑斑的碑碣,都無言地敘述着歷史的滄桑;遊走其間,二千多年前的那些發自內心的呼喚「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以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耳熟能詳的諄諄教誨,在腦中也愈發鮮活起來。在這樣一種清幽靜謐的氛圍里,便更容易感受、觸摸歷史,想到生命的承載和揚棄。畢竟,比起實物的遺存,思想的影響更為恆久而深入人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