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舞
乐舞
|
|
|
乐舞荟萃历代歌舞所长,兼收国外文化之精华,充分体现了盛唐王朝百国朝贺的鼎盛景象和风土人情。唐乐舞气势磅薄,场面壮观,集诗、词、歌,赋予吹奏弹唱,融钟、鼓、琴、瑟于轻歌曼舞。乐曲高亢悠扬,动作舒展流畅,服饰华丽多姿,堪称历代歌舞之最。唐乐舞的兴盛正是盛唐时期的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完美写照。现今人们根据出土的一些描写、描绘该乐舞的文字、壁画等编制出一套乐舞,重现古代唐朝时长安乐舞的优美、盛况和艺术魅力。
目录
简介
原始时期的音乐和舞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些乐舞与先民们的耕种、战争等多方面的生活有关。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寨出土舞蹈纹彩陶盆,是迄今所知可估定年代的最古老的原始舞蹈图像,距今约五千余年,属新石器时代遗物。在陶盆内壁上,有三组舞者,每组五人,手挽手列队舞蹈。舞者头上有下垂的发辫或装饰物,身边拖一小尾巴,可能是扮演鸟兽的装饰。在原始乐舞活动中,人们常把自己打扮成狩猎的对象或氏族的图腾,这类乐舞反映了先民的狩猎生活。《尚书·益稷篇》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此画面仿佛使我们看到先民们在原始乐器,如骨笛、陶哨、陶埙、石磬的伴奏下,欢乐歌舞的情景。
历史
传说中尧、舜、禹的时代,已处于氏族公社末期,生产力的发展,使农业、畜牧业有了剩余产品,氏族公社的首领已成为有特权的贵族。一般认为尧建都于山西临汾一带,在这一带进行歌舞活动。《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了尧命质用麋鹿皮蒙在瓦缶的口上,用来敲击,这就是最早的“鼓舞”。
《韶》又名《箫韶》,传说是歌颂舜的乐舞,实际上,原始的《韶》舞,原本是一种欢庆胜利的群众性集体歌舞。有人披上兽皮,有人戴着鸟羽,模仿鸟兽动作,在排箫声中,凤凰自天而降,舞蹈达到了高潮。主要伴奏乐器,是用竹管编排而成的乐器“排箫”,舞有九段九种变化,所以有“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说法。
歌颂禹治水有功的《夏龠》,创作过程是这样的:禹时“勤劳天下,日夜不懈,——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于是命皋陶作《夏龠》九成,以昭其功,“龠”即“排箫”,后来的“文舞”“左手执龠”“右手秉翟”,都是在这种舞蹈的基础上发展的,我们似应把《鼓舞》、《干羽舞》、《排箫舞》看作尧、舜、禹三位氏族首领的代表性舞蹈。 记载编辑
特点
《礼记》中的鼓谱。周代以来,宴享宾客时,常举行各种竞技游戏,如投壶即是其中一种。汉代画像石中有“投壶”图像。在投壶活动中,有“投壶礼”,还要演奏鼓乐。《礼记·投壶篇》中记录了两段鼓谱。郑玄注:“此鲁、薛击鼓之节也。圆者击鼙,方者击鼓。古者举事,鼓各有节,闻其节则知其事也”。
鼓在古代乐舞和社会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凡神祀、社祭、鬼享、军事、宴乐等场合都使用鼓,也就是郑玄所说的凡要“举事”,必以击鼓为号令。此“鼓语”是鲁、薛两国所用,其圆形符号为击鼙鼓,鼙鼓是一种用于军旅的小鼓;方形符号为击大鼓。此谱没有标注时值长短的符号,尚难演奏,但它是文献所载,年代最早的打击乐谱。
沂蒙地区有灿烂的乐舞文化。自汉代“百戏”、唐代“乐舞”、宋代“舞队”、至明清的“秧歌”,不同形式与风格的民间舞蹈,经历数十个朝代风雨的洗涤和冲筛,保留下来的已成为民间传统舞蹈的精髓。其中龙灯扛阁在全国独树一帜。早在150多年前,龙灯、扛阁就流传在河东区九曲镇三官庙村一带,是一种将民间的龙舞和扛阁结合在一起表演的广场舞蹈,粗犷奔放,气势恢弘。过去用于祭祀和求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龙灯扛阁参加欢迎八路军、解放军、庆祝胜利的活动,成为喜庆节日不可缺少的娱乐项目。龙灯、扛阁的舞龙者为青壮年,有两组轮番上场,每组10人(或14人),1人擎珠,9人分执龙头、龙尾、龙身;8付扛阁由16人表演(8个人成人为“下扛”,4个儿童为“上扛”),多扮成神话故事如《八仙过海》中的人物形象。[1]
参考文献
- ↑ 原始社会关于乐舞的起源是否与人类的生活劳动有关?,五公子狻猊, 202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