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樂山市峨眉山景區

樂山市峨眉山景區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樂山市峨眉山景區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具有「雄、秀、奇、險、幽」的特色,以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佛教文化、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獨特的地質地貌著稱於世,被人們譽為「仙山佛國」、「植物王國」、「動物樂園」、「地質博物館」。

樂山市峨眉山景區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峨眉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中國最美的名山,被聯合國評為「全球優秀生態旅遊景區」。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樂山市峨眉山景區

代表景點:遇仙寺;桫欏鵑海;雷洞煙雲等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氣候類型: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景點級別: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地理位置: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

占地面積:154平方公里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樂山市峨眉山景區地處東經E103°23′,北緯N29°34′,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623平方公里,其核心區面積154平方公里。[2]

地形地貌

峨眉山山頂上是一大片古生代噴出的玄武岩,其下岩層受到保護而得以保持高度,因山中內部「瀑流切割強烈」,而形成了高2000米以上的「峽谷奇峰地形」。登山沿途地形因地層之分而多貌並存:如處於石灰岩層中則有藏九老洞之類岩洞地貌;經花崗岩及變質岩區,又形成深峽之姿;而山頂上堅實的玄武岩又是一番熔岩平台的景象。

峨眉山地跨上揚子台褶帶的峨眉山斷拱和四川台拗的川西台陷,是一座斷塊山。景區地貌按塑造地貌方式,可分為侵蝕地貌(峨眉山區)和堆積地貌(峨眉扇狀沖洪積平原);按成因可分為構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和冰川地貌等。

景區地質構造複雜,雨量充沛,河流縱橫,成土母質變化多樣,區內土壤的發展變化亦具有明顯的山地垂直帶譜的特性。主要存在六大類型的土壤:即黃壤、紫色土、石灰土、黃棕壤,暗棕壤和灰化土。

氣候特點

景區雲霧多,日照少,雨量充沛。平原部分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一月平均氣溫約6.9度,七月平均氣溫26.1度;海拔1500米~2100米屬暖溫帶氣候;海拔2100米~2500米屬中溫帶氣候;海拔2500米以上屬亞寒帶氣候。

景區隨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氣候特徵。清音閣以下為低山區,植被蔥鬱、風爽泉清,氣溫與平原無大差異。清音閣至洗象池為中山區,氣溫已較山下平原低4℃至5℃。洗象池至金頂為高山區,氣溫比山下報國寺等處低約10℃左右。

自然資源

動物資源

樂山市峨眉山景區共有3200餘種野生動物,在脊椎動物中,屬哺乳綱的有7目、23科、51種及亞種。鳥綱為最大的一綱,有16目、43科、256種及亞種,其中屬中國特產的27種,國家保護的17種,地模標本7種;爬行綱有2目、10科、34種及亞種;兩棲綱有2目、7科、33種及亞種,其豐富繁多為全國罕見。節肢動物中,以昆蟲綱鱗翅目的蝶類最為著名,約有268種之多。全景區已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的有29種,占全國保護動物總數的12.08%,其中一級2種,二級27種,分別占全國2.2%和18%。珍稀特產和以峨眉山為模式產地的有157種

植物資源

樂山市峨眉山景區植物資源豐富,有「古老的植物王國」之譽。全景區約有植物近5000種,其中已知高等植物有242科,3200種以上,占中國植物物種總數的1/10;特有的植物107種,占中國特有植物的11.56%,屬國家首批重點保護的植物31種,占全國保護植物總數的10%,其中屬全國8種1級保護植物的即有桫欏和珙桐兩種。峨眉山又被稱為「仙山藥園」,它擁有豐富的藥用植物,據1984年底調查,僅藥用植物即有212科,868屬,1655種,占全山植物總數的33%。珍稀藥用生物,是峨眉山生物資源中的一大優勢和特色,全景區森林覆蓋率達87%。

主要景點

萬佛頂

萬佛頂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中海拔最高的風景名勝區及自然生態保護區,也是中國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地。萬佛頂海拔3099米,頂上原有寺廟,名叫文殊庵,又名清涼庵、極樂堂,建於明代正德年間,清光緒十一年重建,修藏經樓,收藏經書數千冊。萬佛頂、千佛頂、金頂三峰排列,從山下仰望,象是螓首,「螓首峨眉」之說就由此而來。

金頂金佛

金佛是銅鑄鎦金工藝佛像造像,通高48米,總重量達660噸,由台座和十方普賢像組成。其中,台座高6米,長寬各27米,四面刻有普賢的十種廣大行願,外部採用花崗石浮雕裝飾,十方普賢像高42米,重350噸。源自佛經中「四十八願度眾生」,意喻阿彌陀佛度脫一切眾生的四十八大願。[8]

接引殿

宋時名新店,位於大山之麓,海拔高度2540米。明初改建為接引庵,或稱朝陽閣。周有「梳妝留月」、「仙床臥雲」、「相台睹光」、「神燈夕照」等古八景之勝。接引殿建築布局坐東朝西,四合院布局,三重殿宇,由前殿(彌勒殿)、中殿(大雄寶殿)、後殿(彌陀寶殿)組成。建築主體屬全框架水泥磚石仿古結構,歇山式屋頂,琉璃瓦屋面,素麵磚石台基,如意踏道多級,坐三級平台,前後高差25米。

洗象池

峨眉山八大寺廟之一,位於峨眉山海拔2070米的鑽天坡上,明時僅為一亭,稱「初喜亭」,後改建為庵,名初喜庵。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由行能禪師(號泓川老人)改建為寺。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月正和尚整修寺前鑽天坡和寺後羅漢坡道路,並將寺前小池改建為六方,池畔放一石象,以應普賢菩薩洗象之說。相傳普賢菩薩騎象經過時,白象曾經在水池中沐浴,故改名洗象池,又稱天花禪院。洗象池有彌勒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及藏經樓、客寮等。

仙峰寺

峨眉山八大寺廟之一,位於仙峰岩下,原名慈延寺,海拔1725米,門迎華嚴頂。該寺初創於元代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初為一小庵。明代初,該寺建有專門存放明神宗御賜大藏經的藏經樓,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本炯禪師擴建為大寺,名「仙峰禪林」。明崇幀十六年(公元1643年)毀於火,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泰安、玉升和尚再度重建,名「仙峰寺」並沿用至今。

九十九道拐

九十九道拐為峨眉山著名險坡,起於凌霄亭,止於壽星橋。一拐連一拐,一坡接一坡,看一坡到頭,忽地峰迴路轉,又是一坡。傳說當年普賢來峨眉山建道場之初,途經此地時,見這裡山勢高峻,坡陡石滑,險絕人寰,便授意靈祖菩薩指揮隨行三千力士同時動手,每人修一級台階。三千石級頃刻而成,靈祖驗收時一數,恰好石階有九十九道拐,此坡因此而得名。

萬年寺

萬年寺位於峨眉山。由山麓報國寺上行約15公里獅子嶺下。寺廟始建於東晉,原稱普賢寺;唐僖宗時慧通禪師重建,更名白水寺;宋時又更名為白水普賢寺。明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神宗皇帝為給太后祝賀70大壽,賜名為聖壽萬年寺。無梁磚殿後側有著名的「行願樓」,內供萬年寺三寶,佛牙、貝葉經和御印。萬年寺有大雄殿、巍峨殿、行願樓、齋堂、彌勒殿、毗盧殿、般若堂。

清音閣

清音閣,又稱臥雲寺,峨眉山重點八大寺廟之一,該處是唐僖宗年間慧通禪師修建,供有釋迦牟尼、文殊、普賢大師之像。 建於唐僖宗四年(877年),明初廣濟和尚取晉人左思《招隱詩》「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之意,更名為清音閣。此閣修在黑龍江和白龍江之間的山樑上,形勢險峻;閣後閣側,林木密郁。

純陽殿

純陽殿原名呂仙行洞,位於赤城峰下,創建於明萬曆年間。現存殿堂為清代乾隆、嘉慶年間重修。純陽殿有兩殿,第一殿藥師殿,供藥師佛,左右為日光、月光菩薩,均為銅質飾金,為清代文物;第二殿為大雄殿,供釋迦牟尼佛,兩旁有十八羅漢,另有左右各二龕,供普賢、地藏、觀音、文殊,還有一尊韋馱。殿後荒草中,仍存有石碑二通,文字清晰可辨,反映了峨眉山原是佛道並存,而後佛法昌隆,羽士絕蹤的歷史。

雷音寺

明代嘉靖、隆慶年間(約公元1522~1572年)為觀音堂,海拔高度733米。明代萬曆年間(約公元1573年)無瑕禪師結茅於此。傳說無瑕和尚攝心退熊,定寂走虎,名震四方。清初時曾一度改名解脫庵,光緒10年(公元1884年)改建寺宇,更名雷音,以志其事。

報國寺

報國寺位於峨眉山麓,海拔551米,是峨眉山的第一座寺廟,還是峨眉山佛教協會所在地、峨眉山佛教活動的中心。山門上「報國寺」大匾,是清康熙皇帝御題,玉藩手書,正殿懸有「寶相莊嚴」匾。山門兩邊柱上那副對聯「鳳凰展翅朝金闕,鐘磬頻聞落玉階。」橫匾「普照禪林」和「普放光明」。大門上有聯語:「獨思喻道,敷坐說經。」

伏虎寺

峨眉山八大寺廟之一。始建於唐代,南宋紹興年間改建,清順治年間,貫之和尚重建,歷時二十載,為全山最大寺廟之一。進入寺門便是彌勒殿,殿內供金身泥塑彌勒坐像,兩側分塑四大天王坐像。彌勒殿後系韋陀殿,內有韋陀像。寺內有華嚴塔亭,中置明代鑄造的紫銅華嚴塔一座,塔高5.8米,共14層,塔身鑄有4700餘尊小佛像,塔體鐫刻《華嚴經》文。

大佛禪院

大佛禪院山門東開,十大殿十一個天井,由東向西井然有序。大光明樓藥師殿坐南朝北,面向市區佛光南路,為大佛禪院引門,明清式城樓建築,是禪院的北面入口。禪院占地400餘畝,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為朝拜峨眉山的第一門戶,亞洲最大的十方叢林之一。大佛禪院坐西向東,整體布局分為三大功能區域:北面(臨市區)是佛教朝拜區,即宗教儀式空間,中部是佛教園林文化共享區,南面為佛教院校教育區,即四川佛學院。

開發建設

公元一世紀初,峨眉山上開創佛教寺廟。東漢薄公施捨自己的私宅為佛教寺宇,並在山上首建寺廟二座,一座名叫普光殿,後擴建為光相寺,到了明代才改稱永明華藏寺;另一座叫初殿,至今仍在駱峰嶺上。

峨眉山風景名勝區黃灣接待服務區建設項目位於峨眉山風景區黃灣鄉的黃灣村所在地。項目總規劃面積約43.75公頃(656.25畝)。工程建設內容主要為10個廣場(含停車場)、街頭綠地(含水景建設)及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主要包括道路、給排水、路燈及生態綠化甚至周圍的建築立面風貌控制等)。

樂山市圍繞樂山大佛、峨眉山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景區、瓦屋山、周公山為核心,打造三山9條環線旅遊線路產品。針對市場需求特徵,重點開發世界自然文化遺產觀光、山水生態度假等旅遊產品,積極開發自駕游、露營、溫泉、運動、低空旅遊、節事會獎、科考科普等專項旅遊產品。[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