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義以生利利以豐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義以生利利以豐民是中華思想文化術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目錄

名詞解釋

執政者按照道義規則生財獲利,而後用所取得的財利使百姓生活豐足富裕。「義」本指禮義,也可理解為道義、法度、規則;「生利」即創造財富,獲取利益;「豐民」,使百姓豐足富裕。對於執政者而言,「利」的規定性,不僅在於符合道義、規則,還在於百姓能享其利,民生得到改善。它是「以義為利」「藏富於民」思想的結合。

引例1

民之有君,以治義也。義以生利,利以豐民。 (《國語·晉語一》) (百姓所以要有國君,是為了讓他確立道義規則。執政者按照道義生財獲利,而後用所取得的財利使百姓生活豐足富裕。)

天氣學

天氣學是研究天氣現象和天氣過程的物理本質及規律,並用以製作天氣預報的學科,是大氣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所以天氣學的研究對象是整個地球大氣,研究內容是大氣中發生的各種天氣現象及其演變規律,以及天氣分析預報原理、天氣預報方法。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天氣學並不是來研究所有的大氣物理過程,而只是研究對天氣演變起重要作用的那些天氣現象和天氣過程。是天氣分析預報的理論基礎。

中國氣象學家竺可楨於1925年首先對中國天氣類型進行了分類;沈孝凰於1931年對中國江淮流域的氣旋作了研究;李憲之於1934~1936年期間對南半球和西北太平洋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研究,並初步提出了兩個半球之間大氣環流的相互作用;盧於1943年寫出了中國第一本《天氣預告學》,並對30~40年代的中國寒潮和颱風進行了研究;以後,對中國歷史上的特大暴雨、寒潮、高原氣象學和的研究,對高空切斷低壓(見)、中國降水天氣系統和中、低緯度環流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對和熱帶環流的研究,以及朱炳海對氣團、鋒等的研究,都對天氣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