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在我國廣泛分布,目前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處,分布於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在熱帶、亞熱帶濕潤區,溫帶濕潤-半濕潤、半乾旱-乾旱區和青藏高原高寒區均有分布;最低海拔可以形成於東部的海岸帶,最高海拔可以出現在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上。但相對集中分布在東南、西南和西北三個地區。除中國外,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中國分布最廣。1928年,馮景蘭等將構成丹霞山的紅色地層及粵北相應地層命名為"丹霞層"。1938年陳國達首次提出"丹霞山地形"的概念。1939年陳國達正式使用"丹霞地形"這一分類學名詞,以後丹霞層、丹霞地形(地形即地貌)的概念便被沿用下來。
目錄
名稱起源
1928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質學碩士學位的礦床學家馮景蘭,在我國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丹霞山注意到了分布廣泛的第三紀(6500萬年~165萬年前)紅色砂礫岩層。在丹霞山地區,厚達300~500米的岩層被流水、風力等風化侵蝕,形成了堡壘狀的山峰和峰叢、千姿百態的奇石、石橋和石洞。 馮景蘭意識到這是一種獨特的地貌景觀,並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紅色砂礫岩層命名為丹霞層。 而"丹霞"一詞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詩》,"丹霞夾明月,華星出雲間",指天上的彩霞。
1939年,構造地質學家陳國達把這種紅色岩層上發育的地貌稱為"丹霞地形",並把這種地形作為判斷丹霞地層的標誌。
自陳國達首次提出"丹霞地形"這一地貌名詞以來,學者們多關注其岩石特徵、地質構造、地貌形態等方面的研究,長期沒有討論起定義問題。直至1961年黃進才首次提出丹霞地貌的定義:丹霞地貌是由水平或變動很輕微的厚層紅色砂岩、礫岩所構成,因岩層呈塊狀結構和富有易於透水的垂直節理,經流水向下侵蝕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陡峭的峰林或方山地形。
1977年,地貌學家曾昭璇才第一次把"丹霞地貌"按地貌學術語來使用。 1982年,素有"丹霞痴"之名的地理學家李見賢(黃進)發表了《丹霞地貌坡面發育的一種基本方式》,這是中國論述丹霞地貌的第一篇論文。這個時期正是中國旅遊業大規模發展的起始階段,丹霞地貌作為一種重要的旅遊資源,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
1983年《地質辭典》首先提出丹霞地貌定義,"指厚層、產狀平緩、節理髮育、鐵鈣質混合膠結不勻的紅色砂礫岩,在差異風化、重力崩塌、侵蝕、溶蝕等綜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狀、寶塔狀、針狀、柱狀、棒狀、方山狀或峰林狀的地形。"
1990年代以後,隨着人們對丹霞地貌日益關注,對其概念和定義的討論逐步增多,在判別標準上也存在一定的分歧。
總體上,這些意見可以歸為三大類:寬口徑定義,主張凡是具有赤壁丹崖的地貌,不管由什麼岩石組成,都可稱為丹霞地貌 ;窄口徑定義,主張比照丹霞山,只有發育在白堊紀河湖相紅色砂礫岩之上的地貌才能稱為丹霞地貌 ;彭華提出折中定義,即以陸相為主(可能包含非陸相夾層)的紅層(不限制紅層年代)發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學者們大都傾向於折中定義,2011年彭華將其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
近年的幾次國際會議上,有學者認為在國際推廣過程中,丹霞地貌的定義不宜限制太窄,可擴大到紅層地貌(P. Mi)
從此之後,不同的辭書、專家對丹霞地貌的定義達到20種以上,甚至同一位專家對丹霞地貌所下的定義在幾年之間也會發生很大變化。而這些定義中地不同之處若從岩石地貌學的角度來看,是屬於原則性的,各種定義彼此是不能合理共存的。岩石地貌中的關鍵因素是構成地貌的岩石類型,對於構成丹霞地貌的岩石來說,多數人主張是碎屑岩中的礫岩和砂岩,有的則認為還應包括火山碎屑岩、紅色碳酸鹽岩、淺變質岩,甚至有人主張只要是能形成赤壁丹崖群的紅色岩系就行。此外,關於構成丹霞地貌的岩石的成岩環境也沒有達成統一認識。多數人主張應該是陸相(即當時應是在河流或湖泊環境中)沉積的岩石,有人則認為應包括海相(即當時應是在海洋環境中)沉積的岩石,還有人提出:"凡紅色碎屑岩,不論它是陸相、海相、火山相(即是由火山活動所生成的岩石),只要形成丹崖赤壁的都稱丹霞地貌。"
在中國境內所發現的丹霞地貌幾乎全發育在不早於中生代(距今兩億多年前)的地層上,而且岩石的成分以陸相沉積為主(岩石是由當時的河流或湖泊沉積物所形成的,而不是在當時的海洋環境中形成的)。然而,隨着研究的範圍向全世界擴展,學者們發現,其他國家的丹霞地貌也有發育在更古老的地層或者海相沉積岩層中。於是,有的學者就建議放寬對紅色岩層的時間及成分限制,以利於把丹霞地貌的概念向全世界推廣。在早期對丹霞地貌的定義中,地貌的形態往往會被不厭其煩地描述,這樣的定義充分說明,丹霞地貌是有着許多曼妙優美的形態的,這種形態並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可以把它們歸為一類地貌。然而,隨着研究丹霞的人越來越多,全國各地的丹霞地貌都有人去考察,在大量調查的基礎上,丹霞地貌的定義變得越來越簡潔和有概括性,再也不羅列具體的地貌形態了,而是把這些形態歸結為"以赤壁丹崖為特徵的一類地貌"(即有陡崖的陸相紅層地貌)。學者們規定"丹崖"的高度應大於10米,"丹崖"的坡度則應滿足懸崖坡的條件:55°至90°之間。高度和坡度低於上述標準的丹崖不能算是丹霞地貌,應歸入紅層丘陵山地中,這是劃分丹霞地貌與紅層地貌的界限。
對於構成丹霞地貌岩層的時代,學者們持有截然相反的見解。有人主張岩石地貌只有和構成它的地層的時代聯繫起來,而且限制在特定的層位才有對比意義,有人主張不應受時代限制,有人甚至認為把自己原來定義中的地層時代刪去代表着進步,認為只要是形成赤壁丹崖的紅色岩層就都可以被考慮進來。然而,在岩石地貌學中,岩石的時代是用來進行地球演化過程對比研究的必要條件之一,失去了時代限定的岩石地貌,其對地質學研究所能提供的參考階值就大打折扣了。在地貌形態上,多數人強調赤壁丹崖才算丹霞地貌,但也有人把拱門、巨丘、石蛋、石蘑菇、劣地、土柱林等劃入丹霞地貌,在這個問題上也沒有最終的結論。最後,對岩石的色彩討論也出了問題。所有丹霞地貌的定義都承認岩石是紅色的,但對色調並沒有定量標準,甚至有人認為某些灰白色岩層形成的陡崖也是丹霞地貌,因為它可能是由紅色退化而變成灰白色的。[1]
基本特徵
紅色陡崖坡是丹霞地貌最重要的識別要素,不同形態和體量的陡崖坡組合成堡狀、牆狀、柱狀等各類丹霞地貌的基本坡面。在幼年期和青年期丹霞地貌區,大部分陡崖坡則構成峽谷的谷壁。
黃進(1982)把近水平構造的丹霞地貌基本坡面形態,自上而下分為三種類型:(1)受近水平岩層面控制的層面頂坡;(2)受垂直節理控制的陡崖坡;(3)崩積岩塊受重力作用形成的崩積緩坡。
產狀傾斜的岩層發育的丹霞坡面則表現為"頂斜、身陡、麓緩"三種坡面。
在一些構造比較強烈的地區,岩層的傾角可能達到60-90°,則層面可構成陡崖坡。
此後,劉尚仁、羅成德等對丹霞地貌有關的形態要素提出了一些量化標準,認為陡崖坡高度應大於10m,坡度大於55°或60°,以此作為判斷丹霞地貌的參考依據。但目前學者們對這一標準還存在着較大的爭議。因為一些老年化的丹霞或下切量不大的丹霞,可能會達不到上述標準。
中國分布
中國的丹霞地貌廣泛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濕潤區,溫帶濕潤-半濕潤區、半乾旱-乾旱區和青藏高原高寒區。中國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質地貌具體分布如下:
福建泰寧、武夷山、連城、永安;
甘肅張掖(張掖市臨澤縣和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江蘇新沂馬陵山;
湖南
世界自然遺產邵陽新寧縣崀山懷化漵浦縣思蒙(位於湖南省西部)、懷化通道侗族自治縣東北部萬佛山、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郴州市永興縣便江風景區;
四川江油的竇圌山、成都都江堰市的青城山;
重慶酉陽桃坡一品丹霞,綦江的老瀛山;
雲南麗江老君山;
貴州赤水(約有1300平方千米);
江西龍虎山、鷹潭、弋陽、上饒雨石山、贛州通天岩風景區、 瑞金、寧都;
青海坎布拉;
廣東韶關市仁化縣丹霞山、坪石鎮金雞嶺、南雄縣蒼石寨、平遠縣南台石和五指石;
浙江永康、新昌、衢州江郎山(2010年8月2日凌晨,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WHC)在巴西舉行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一致通過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貴州赤水、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浙江衢州江郎山"捆綁"申報的"中國丹霞"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廣西桂平的白石山、容縣的都嶠山、梧州的太平獅山;
陝西鳳縣的赤龍山以及河北承德;
山東臨沭岌山;
安徽黃山市休寧縣的齊雲山以及定遠縣的大紅山。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雲台山的紅石峽
火石寨國家地質(森林)公園位於西吉縣城北15公里的火石寨鄉境內,東距六盤山140公里,須彌山景區28公里,是寧夏唯一同時擁有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的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旅遊勝地。是中國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群,被譽為中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2]
地貌特點
現在懸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細相間的沉積層理,顆粒粗大(直徑在2mm以上的碎屑的含量大於50%)的岩層叫"礫岩",細密均勻(直徑在2-0.05mm的碎屑含量大於50%)的岩層叫做"砂岩"。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點是"赤壁丹崖"廣泛發育,形成了頂平、身陡、麓緩的方山、石牆、石峰、石柱等奇險的地貌形態,各異的山石形成一種觀賞價值很高的風景地貌,是名副其實的"紅石公園"。[3]
形成原因
紅層地貌中所謂"紅層"是指在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四紀沉積形成的紅色岩系,一般稱為"紅色砂礫岩"。水平構造地貌指由產狀水平或近於水平的第三紀厚層紅色砂礫岩為主組成的平坦高地,受強烈侵蝕分割、溶蝕和重力崩塌等綜合作用而造成平頂、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狀地形。
丹霞地貌發育始於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這次運動使部分紅色地層發生傾斜和舒緩褶曲,並使紅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區。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處集中,沿岩層垂直節理進行侵蝕,形成兩壁直立的深溝,稱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積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時,形成坡度較緩的崩積錐。隨着溝壁的崩塌後退,崩積錐不斷向上增長,覆蓋基岩面的範圍也不斷擴大,崩積錐下部基岩形成一個和崩積錐傾斜方向一致的緩坡。崖面的崩塌後退還使山頂面範圍逐漸縮小,形成堡狀殘峰、石牆或石柱等地貌。隨着進一步的侵蝕,殘峰、石牆和石柱也將消失,形成緩坡丘陵。在紅色砂礫岩層中有不少石灰岩礫石和碳酸鈣膠結物,碳酸鈣被水溶解後常形成一些溶溝、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層的鈣化沉積,甚至發育有石鐘乳。沿節理交匯處還發育漏斗。
在砂岩中,因有交錯層理所形成錦繡般的地形,稱為錦石。河流深切的岩層,可形成頂部平齊、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種各樣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壘狀的、寶塔狀的等。在岩層傾角較大的地區,則侵蝕形成起伏如龍的單斜山脊;多個單斜山脊相鄰,稱為單斜峰群。岩層沿垂直節理髮生大面積崩塌,則形成高大、壯觀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組主要節理的走向發育,形成高大的石牆;石牆的蝕穿形成石窗;石窗進一步擴大,變成石橋。各岩塊之間常形成狹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紅色而名為"赤壁",壁上常發育有沿層面的岩洞。[4]
申報遺產
中國丹霞申遺工作啟動於2006年,該項目由湖南崀山率先倡議,湖南省建設廳為該項目的牽頭單位。
2006年6月,南京大學俞錦標教授在湖南新寧縣委中心組學習會議專題講座中提出"申遺要與其他丹霞地 貌景區捆綁起來"的建議,得到新寧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
2006年7月24日,在甘肅省張掖市召開的"第十屆全國丹霞地貌旅遊開發學術討論會"上,崀山風景名勝區就中國丹霞地貌捆綁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向與會專家和全國丹霞風景區發出倡議,敢為人先的捆綁倡議得到各丹霞景區的積極響應,並引起國家建設部的高度重視。
為徵求捆綁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意見,2006年11月,受湖南省建設廳委託,新寧縣委、縣政府組成徵求意見組,分別對中國丹霞地貌旅遊學術研究會、廣東丹霞山、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等地進行走訪考察,為"中國丹霞地貌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研討會的召開進行動員。2006年12月,國家建設部城建司在長沙主持召開"中國丹霞地貌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研討會。會上,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等景區共同簽訂捆綁申報合作協議。
2007年1月26日,國家建設部於印發《中國丹霞地貌申報世界遺產研討會會議紀要》,明確湖南省建設廳為中國丹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牽頭單位,正式拉開中國丹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的序幕。
2009年3月,"中國丹霞"申遺材料通過聯合國教科文世界遺產中心審核,正式成為"申遺"提名項目,2010年7月提交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表決,8月1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的世界遺產地數量已增加到40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