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稜縣
丹稜縣是眉山市轄縣。位於四川省中部。東鄰東坡區、夾江縣,南接洪雅縣,西連雅安市名山區,北靠浦江縣。總面積449平方千米。總人口16萬人(2012年)。全縣轄5個鎮、2個鄉 [1]仁美鎮、丹稜鎮、楊場鎮、雙橋鎮、張場鎮、石橋鄉、順龍鄉。縣政府駐丹稜鎮。
地處總崗山南麓,地貌以淺丘為主,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礦產有芒硝、天燃氣等。106省道公路過境。名勝古蹟有龍鵠山唐代松柏銘碑、摩岩像群,北宋文學家黃庭堅書寫杜甫詩歌千餘首刻碑建成的「大雅堂」遺址,以及竹林寺、老峨山、黃金峽等。
目錄
歷史沿革
南齊置齊樂縣,後改名洪雅縣。隋開皇十三年(593年)改丹稜縣。據《今縣釋名》:「縣北有赤崖山,高聳赤色有棱,如鳥游之狀,拱翼縣治,丹稜之名,蓋取諸此。」元併入眉州。明復置(其間曾廢置入眉山縣)。1950年仍為丹稜縣。1959年併入洪雅縣設丹稜區,1962年復置。1997年劃歸新成立的眉山地區管轄。現屬地級眉山市管轄。
1996年,丹稜縣面積448.9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轄5個鎮、7個鄉:丹稜鎮、楊場鎮、何場鄉、石橋鄉、唐河鄉、王場鄉、順龍鄉、仁美鎮、雙橋鎮、中隆鄉、仁興鄉、張場鎮。縣政府駐丹稜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丹稜縣常住總人口162096人,其中:丹稜鎮29765人,楊場鎮18211人,仁美鎮18089人,雙橋鎮19323人,張場鎮11883人,石橋鄉4457人,唐河鄉10542人,中隆鄉13236人,何場鄉13345人,順龍鄉9930人,仁興鄉9441人,王場鄉3874人。 2004年,丹稜縣轄5個鎮(丹稜、楊場、仁美、雙橋、張場)、7個鄉(中隆、石橋、順龍、唐河、何場、仁興、王場)。
2005年,4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14號)和5月12日《眉山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丹稜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眉府函[2005]30號):同意丹稜縣撤銷唐河、何場、中隆、王場、仁興5個鄉,擴大4個鎮的行政區域: 將原唐河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丹稜鎮。丹稜鎮政府駐濱河南路129號。 將原何場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楊場鎮。楊場鎮政府駐楊場場。 將原中隆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雙橋鎮。雙橋鎮政府駐雙橋場。 將原王場、仁興2個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張場鎮。張場鎮政府駐張場場。
2005年末,丹稜縣轄5個鎮(丹稜、楊場、仁美、雙橋、張場)、2個鄉(石橋、順龍)。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丹稜縣常住總人口141953人,其中:仁美鎮14090人,丹稜鎮42778人,楊場鎮26596人,雙橋鎮26650人,張場鎮20675人,石橋鄉3761人,順龍鄉7403人。
視頻
丹稜縣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鄉鎮政府要「種」好六大「責任田」 ,搜狐,2017-02-24
- ↑ 第六次人口普查經費近80億 普查工作人員近千萬人,搜狐,2011-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