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台 沈約
原文
譯文
不要登上高台眺望遠方,眺望遠方會因為看不見心上人而發愁。
綿延伸展的山重重疊疊沒有中斷之處,蜿蜓的河流悠長遙遠。
所思念的人兒究竟在何方?就在洛陽城南的道路盡頭。
只能遠遠眺望而不能相見,用什麼才能排解我心中憂傷?
創作背景
《臨高台》系樂府舊題,古辭有「臨高台,下見清水,中有黃鵠飛翻,關弓射之,令我主萬年。」謝朓用此題作「千里常思歸」詩,臨朓傷情,抒寫羈愁,沈約此詩主旨與之相近,應為相與唱和之作,永明年間作於竟陵王(蕭子良)西邸(在南京雞鳴山)。
賞析
這首詩首聯寫登高望遠之意;頷聯寫登高遠望所看到的山巒、河水;頸聯寫看到景象所感;尾聯寫憂愁無從排遣。全詩意境含蓄素樸,情感樸質真摯,情味雋永。
首二句「高台不可望,望遠使人愁」,起筆點題,從反面着筆,概括登台遠望而愁思襲來的總感受,與謝詩「千里常思歸,登台臨綺翼」起筆道破主旨,正面點題相比,各有所致,一個「愁」字領起全篇。三、四句承接這「愁」字寫景,申發「望」中所見。「連山無斷絕,河水復悠悠。」山勢連綿,流水悠長,看不到盡頭,無有終極,見登臨之高,所望遙遠,令人忽生彷徨悵惘之感,思緒茫然,一個「復」字,深化了詩人的「愁」思。
五、六兩句從以上思緒茫然中引出,「所思竟何在,洛陽南陌頭。」自成問答,點明「所思」。「竟何在」三字提,「洛陽南陌頭」得以突出。蕭衍《臨高台》亦云:「仿佛洛陽道,道這難別識。」又有詩云:「十四採桑南陌頭。」可見都是沿用樂府民歌,一種泛指。含蓄地意味着詩人思念與眺望之中,不惟有故鄉、親人,還有美麗善良的女子,道破主題,含蘊頗為豐富。這纏綿的鄉思、綢繆的愛情、美好的追求,與「連山無斷絕,河水復悠悠」的景觀聯繫起來,有一種深厚感人的力量。令人感到:美好事物十分遙遠。境界蒼茫,美感淒迷。最後二句「可望不可見」這五個字,正是此詩藝術境界之最大的美學特點。一種失落感,多麼沉重。「何用解人憂」收住全篇。
全詩語言淺近,承轉開合自如。全詩由一個「愁」字出發領起,最後一個「憂」字結束。抒情意味濃重,情景相融。音韻和諧,沉着婉轉。首尾扣合,有迴環之美,讀來余意不盡,饒有民歌風味。
簡析
《臨高台》是一首五言古詩。詩的首聯寫登高望遠之意;頷聯寫登高遠望所看到的山巒、河水;頸聯寫看到景象所感;尾聯寫憂愁無從排遣。全詩意境含蓄素樸,情感樸質真摯,情味雋永,詩中纏綿的鄉思、綢繆的愛情、美好的追求,與迢渺的景觀聯繫起來,有一種深厚感人的力量。
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於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於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諡例》、《宋文章志》,並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