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臨桂區是中國著名的狀元之鄉,桂林市政府駐地、桂林市重要的工業基地和交通樞紐。撤縣改區前臨桂長期位居中國西部經濟百強縣,榮獲2013年度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和中國中小城市最具區域帶動力百強稱號。

臨桂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老城區西面,西南鄰永福縣,東接桂林市秀峰區,東南靠桂林市雁山區。2010年戶籍人口47.2萬人,其中城區常住人口13.45萬。區人民政府駐臨桂鎮臨政路13號,桂林市西城經濟開發區坐落在臨桂區。

隨着臨桂區的設立,臨桂區成為桂林市占地面積最大的市轄區。[1]

目錄

概述

臨桂縣位於「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西郊,縣城為桂林市西城工業開發區,距桂林市區6公里。建縣始於漢代元鼎六年(公元111年),距今已兩千餘年, 從三國到清末,臨桂縣城都是郡、州、路、府治所在,有「桂都首邑」之稱。 為歷代當政者所重視。2013年1月18日,臨桂縣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臨桂區。

自然氣候

縣境地處亞熱帶季風區,年均氣溫工19.1C,極端最高氣溫為39.6℃,極端最低氣溫為-1.6℃。全年以東北風為要風向,濕度較大。但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降水量為1869毫米,無霜期302天。臨桂縣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農業大縣、林業基地縣,也是全國商品糧、瘦肉型豬、奶牛及優良雞、鴨、鵝生產基地縣。該縣名優特產種類繁多,其中羅漢果、馬蹄、甘蔗、靈香草等名揚海內外。礦產資源豐富,有硫、鐵、鉛、金、重晶石、白雲石、大理石、水泥頁石等種。有46條大、中、小河流,尚有6萬千瓦水力資源正待開發。[2]

旅遊景區

九灘瀑布

坐落在該縣黃沙灘水源林保護區,占地60平方公里,從桂林出發,途經臨桂縣城、兩江鎮、龍江鄉,全段110公里。瀑布共分九級,全長1.5公里,落差140米,氣勢磅群,風格各異,甚為壯觀。瀑布沿途路曲折統蜒,水流有急有緩,有驚無險,周圍散居的少數民族民風古樸,熱情好客。目前,龍灘瀑布正待開發。

李宗仁故居

原國民政府代總統、著名愛國人士李宗仁先生的故居。位於臨桂縣兩江鎮,坐落在氣勢雄偉的馬鞍山下,旁邊的崇山峻岭宛如兩條巨龍盤旋交匯於此,並似二龍戲珠,堪稱風水寶地。該建築始於本世紀二十年代,總面積4430平方米,經多次擴建,現布局客廳、將軍第、學館、庭院及後院的閣樓、井地、魚塘和前後對角的炮樓等,院內瓊台樓閣。古樸典雅,錯落有致。青磚高牆,房建全木結構,具有民國初年的大式莊園建築風格,保留着桂北樸實的民間格調,有待包裝開發。

羅山水庫

坐落在桂林兩江國際機場近旁的羅山村,有水面2000畝,山林3000多畝,荒嶺5000多畝。此處環境優雅,岸上樹木、果樹鬱鬱蔥蔥,庫內可養殖、垂鈎和蕩舟。人們到此可以遠離都市生活的塵喧,充分享受田園生活的樂趣。現正在籌建占地2萬畝的羅山水庫野外農林養殖觀賞大莊園,將是人們放鬆情緒、消除積悖的世外桃源勝地,同時又是參現大規模野外農林養殖的高科技示範基地。

義江風光

義江全長85公里,上游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有6萬千瓦的水電力客量。山水飛流而下,形成十二灘,灘途曲折陡峭,有驚無險,水流氣勢宏偉壯觀,此外是開發水力電站和漂流等旅遊業的好項目。中、下游寬闊平坦。水流緩緩。水質清澈無污染,是養殖的好地方。下游水島相連。野鳥翔集,近處鳥語花香,人影浮動,遠處山巒疊障,沿江兩岸民宅仍保留着民國時期的建築風格。此處正是國民政府代總統李宗仁家鄉—一兩江。為發展臨掛曆史文化和旅遊文化,臨桂縣政府正設想引資籌建一座占地3000多畝的桂林兩江民國影視城,拍攝由著名國家級作家黃繼樹與中國著名導演陳家林合作創作的反映民國時期的大型電視連續劇《桂系演義》(二部共40集)和《共和風雲三部曲》(三部共60集)。

華岩

是距桂林37公里,在保寧鄉境內,是解放前和解放初期香火旺盛的廟宇勝地,現已屬縣級政府劃定的文物保護區。華岩有大、小洞之分,大洞建有廟宇。並有和尚住持,香火甚旺,小洞艱險幽深,有「十二重門」之稱。入口處僅容一人攀登而下,寬闊之處有禮堂般大小,傳說此處為呂洞賓修仙之處。仙人床、仙人腳依稀可辨。豐富的傳說及有求必應之勝地,一年之中香客到此燒香拜佛從未間斷,每年農曆六月十九日這一天,路上香客絡繹不絕,盛況空前。從旅遊角度看,開發此處可彌補桂林佛教景點的不足。

古桂柳運河

在離桂25公里的會仙境內,又名水泊梁山,與興安靈渠(東渠)相對,也稱西渠。開鑿於唐長壽元年(620年),全長15公里,沿河兩側用料石徹就、水閘25座,運河東入灕江,西下柳江。河內水秀魚肥,大、小湖泊星羅棋布,縱橫交錯。附近農戶乘舟耕農,清晨,千舟競發,傍晚,輕舟徐歸,這裡好一派南國水鄉獨特的自然風光,曾是著名電影《劉三姐》拍攝的主要景點之一,待修整開發。

八仙湖

坐落在會仙鎮境內。離桂林市區20公里,距國道5公里,交通、水電、通訊十分便利。湖面1200餘畝,湖上留有乾隆橋古蹟,湖中有座山,山在幾千畝遼闊的水面中聳立,山中有個八仙岩,八仙岩前、後洞連湖,八仙岩地下河長約2000米,旱洞長約1300米。湖面平靜,水深在1.5—一2米左右,可作天然水上運動場地,在此場地可開設的項目有:龍舟競賽、對歌划船、水樓樓台、水上單車比賽、情侶小船、湖心酒樓、風帆、旅遊等,八仙岩內可開設天然大舞廳、各種民俗表演、中國神功絕技表演等,八仙湖周圍可建造一些不同格式的民俗風情和小別墅,八仙湖是一個旅遊休閒度假的仙境。

水仙岩

位於縣城東南面約2公里的大崴山,為歷代當地百姓逃避兵亂之處,故又名跑兵岩。山洞裡有洞穴8個,大小不一,互相貫通,主洞為水仙岩,洞穴從南到北全長1812米,最寬處30米,洞底面積2.05萬平方米,洞內怪石嶙峋,石乳千姿百態。另有露面地下水,水清碧藍;全長1000米,寬2—一3米,地下河內可泛舟遊覽。山上有珍貴樹種黃枝油松。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稀有植物。距水仙岩10 0米處有一洞穴布滿小粒石乳,形如珍珠,故名珍珠洞。岩外峰巒雲影,山光水色,相映生輝,好一個旅遊景區,待開發。

大江水庫

位於臨桂縣南邊山獅子口村,距桂林市區約4 0公里,是桂林目前較大的水利工程。該水庫是一個風景秀麗的長形人工湖,庫區長4.5公里,正常水位面積 2865畝,水清無污染,兩岸松竹成林,綠樹成蔭,滿目清翠,空氣清新。還有層層丘陵和近千畝盆地。是旅遊者陶醉的寧靜秀麗的自然佳境,也是旅遊和水力資源開發的寶地。

飛虎隊遺址

距桂林13公里,在桂林西面的秧塘機場,方圓是7公里的空曠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活躍在中緬邊境的美國駝峰航空運輸隊在駝峰航線上動用近千架飛機和上萬名航空地勤人員來往運送了70多噸物資和3萬餘人員,有力地支持了中國的抗戰。當時,美國第十四志願航空隊(俗稱飛虎隊)在陳納德將軍的帶領下,不遠萬里跋涉來到中國,駐紮在廣西桂林臨桂秧塘機場,為保衛中國南方地區和殲擊日本海上運輸船隻立下了赫赫戰功。此處可開發為世界和平公園,飛行表演,航模表演,電影外景等。[3]

旅遊指南

交通條件

臨桂地理位置優越,陸空交通十分便利,供電、供水、通訊等基礎設施齊全。距縣城15公里的桂林兩江國際機場是我國西南最大的國際航空港,兩江國際機場專用道路、桂柳高速公路、321國道、322國道、20 217省道、湘桂鐵路等陸上交通動脈交匯縣城。全縣由廣西主電網供電,現有 2000千伏安變 電站兩座;生產生活用水大有保障,有33個大、中、小型水庫和桂林市自來水公司供水,現正在興建日供水5萬噸的西城水廠。排污管網縱橫暢通;開通了國內、國際長途直撥電話以及移動電話、小靈通、鄉村程控電話,開辦了傳真、數據傳輸、特快郵遞等,社會配套設施完備,還依託桂林市海關、商檢使出口方便,航空、鐵路、公路等運輸發達,銀行、保險、賓館、飯店和商業中心及文娛、體育、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齊全發達。

主要商品

生物醫藥、機械電子、食品飲料、化工建材、電子儀器、五金、汽配、商品糧、瘦肉型豬、奶牛、雞、鴨、鵝、羊、禽蛋、羅漢果、馬蹄、黑果蔗、靈香草。

歷史文化

臨桂是一塊風水寶地,歷史上人才輩出。廣西歷史上第一位狀元趙觀文就出自臨桂,自唐代以來,臨桂共出了5名狀元,2名榜眼,291名進士,被譽為「狀元之鄉」。清代名臣陳宏謀官至太子太傅、東閣大學士(宰相),其玄孫陳繼昌三元及第,陳氏一門「五代」連科。近代出了國民政府代總統李宗仁,號稱「小諸葛」的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等桂系首腦人物和原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功顯赫官至副總參謀長李天佑上將。在1996年7月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臨桂體育健將唐靈生、肖建剛分別獲得奧運會59公斤級和64公斤級舉重金牌、銅牌。

2009年10月12日-14日 臨桂成功舉辦了首屆臨桂名人文化節,弘揚了臨桂「名人文化」,弘揚了臨桂「名人精神"。

政治經濟

行政區劃

2000年,臨桂縣轄6個鎮、6個鄉、2個民族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424182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臨桂鎮 36919、 六塘鎮 42123、 會仙鎮 50351、 兩江鎮 45377、 五通鎮 38985、 廟嶺鎮 39685、 南邊山鄉 26447、 四塘鄉 39458、 茶洞鄉 20547、 渡頭鄉 23563、 保寧鄉 16348、 中庸鄉 17836、 宛田瑤族鄉 21581、 黃沙瑤族鄉 4962。現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分布。 

2003年,轄5個鎮、6個鄉、2個民族鄉:臨桂鎮五通鎮六塘鎮兩江鎮會仙鎮、南邊山鄉、保寧鄉、四塘鄉、中庸鄉、渡頭鄉、茶洞鄉、宛田瑤族鄉、黃沙瑤族鄉。

2005年8月,撤銷保寧鄉,整建制併入五通鎮;撤銷渡頭鄉,整建制併入兩江鎮。2005年底,全縣轄5個鎮、4個鄉、2個民族鄉:臨桂鎮、五通鎮、六塘鎮、兩江鎮、會仙鎮、南邊山鄉、四塘鄉、中庸鄉、茶洞鄉、宛田瑤族鄉、黃沙瑤族鄉。[4]

經濟狀況

2009年臨桂縣完成生產總值97.7億元,增長1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56.7億元,增長19.2%;第三產業增加值19億元,增長12.9%。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三產比例由上年的25:55:20調整到23:58:19。組織財政收入8.05億元,增長14.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9.1億元,增長16.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17元,增長7.8%。農民人均純收入5404元,增長5.1%。

農業

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村經濟活力不斷增強

大力發展高效、生態、安全農業,農業農村經濟平穩發展,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加。完成農業總產值36.5億元,增長5.18%。

新農村建設邁出新步伐。投入1900萬元,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實施改路93公里,建成6個新農村示範點,完成村屯規劃413個,完成自然村整治100個、自然村道路硬化84個;編制村莊規劃方案11個;新建、擴建村屯道路41.5公里,解決了15個村的交通不便問題。

農業產業化再上新台階。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糧食播種面積70.45萬畝,糧食總產量24.36萬噸,增長2.89%,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特色經濟作物發展加快,食用菌種植面積400萬平方米,羅漢果種植面積3萬畝,水果種植面積新增1.1萬畝,順利實施溫氏、漓源公司新增家禽600萬羽項目、溫氏公司20萬羽蛋雞項目和25萬頭商品豬、桂林凱凱公司10萬頭香豬、桂柳公司新增40萬羽種鴨養殖等基地項目建設。供銷社服務「三農」職能不斷加強,「新網工程」建設穩步推進,農資和日用消費品配送網絡逐步建立。

規模養殖取得新突破。全縣豬、牛、羊出欄達35.4萬頭,家禽出欄達3479萬羽,分別增長4.56 %和8.03%。肉類總產量達到7.92萬噸,增長6.59%。禽蛋產量達到1.16萬噸,增長7.55%。水產品產量達到1.13萬噸,增長4.22%。全年龍頭企業總產值10億元,占畜牧業總產值的65%。

林業生態建設上新水平。切實抓好雨雪冰凍災害後的營林造林工作,完成造林面積6.15萬畝。新種毛竹1.8萬畝,毛竹低改10萬畝。紮實抓好森林病蟲害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林業管護和林政執法工作進一步加強,林產品加工企業產值達5.32億元。新建沼氣池4203座,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建設任務。

工業

繼續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狠抓協調服務和項目引進,全縣工業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完成工業總產值119.4億元,增長35%;增加值43.1億元,增長26%,工業增加值占全縣生產總值的48.6%,工業對全縣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4.5%。

規模工業支持作用顯著增強。全縣規模工業實現產值87.7億元,增長40.9%,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73%;增加值30.9億元,增長33.1%;銷售收入81.8億元,增長37.87%;利稅8.3億元,增長21.41%。其中,納稅超100萬元的企業33家,超1000萬元的4家。新增規模企業11家,全縣規模企業達到93家,其中,年產值超千萬元的70家,年產值超億元的14家。

特色優勢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生物醫藥、機械電子、食品飲料、化工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等五大主導行業完成產值69.86億元,增長54.9%,占規模工業產值的79.5%。完成工業投資32.44億元,增長8.4%,工業投資占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的38.15%。

工業發展平台進一步拓寬。投入5300萬元建設鄉鎮工業園區基礎設施,鄉鎮工業園區實現產值15億元,實現稅收2510萬元;魯山園和秧塘園完成工業總產值50億元,增長19.3%;增加值17億元,增長40.13%;稅收3.8億元,增長11.84%。秧塘園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向上級爭取資金600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投資3000多萬元、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的標準廠房一期工程基本完工,投資2000多萬元、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的標準廠房二期工程已啟動建設;投資4000多萬元續建秧一路和秧六路4.5公里;架設供電線路4公里,鋪設給排水管網9公里、排污管網3公里;投資700萬元,完善園區亮化、綠化。

旅遊業

大力發展休閒、農家樂和生態旅遊,全年接待遊客35.28萬人次,增長12%;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899.8萬元,增長11.6%。着力打造「風情義江」民俗文化旅遊,積極開展「工農業旅遊示範點」創建活動。商貿流通體系不斷健全,實現商品零售總額12.9億元,增長20.8%。房地產業穩定發展,新建商品房面積55萬平方米,房地產交易額13.9億元。交通運輸、商貿物流、郵政通訊、租賃中介等現代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

財政金融

財政改革不斷深化,財力不斷增強。全面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嚴格控制支出,加強大額資金、基本建設資金審核和政府採購管理力度,資金使用效率不斷提高。全年組織財政收入7.04億元,增長21.49%。財政保障能力顯著增強,盡最大能力保障了民生民利、弱勢群體救濟救助等支出需要。

金融保險業運行平穩。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餘額64.77億元,增長29.79%。其中,居民存款餘額30.56億元,增長22.66%;金融機構貸款餘額18.72億元,增長50.28%。保險業穩步發展,保費收入持續增長。[5]

歷史大事記

臨桂歷史大事記 (秦—清)

秦 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嶺南,置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今臨桂縣境屬桂林郡。

漢 西漢元鼎流年(公元前111年)冬,漢武帝平定南越,在原桂林郡北部設始安縣,屬零陵郡。

三國 吳甘露元年(265年)十一月,吳帝孫皓在零陵郡南部析置始安郡,屬荊州管轄,郡治設在始安縣。

同年, 析始安縣地置尚安縣(晉併入熙平縣,今陽朔縣地)。

南朝 梁大同流年(540年)桂州治移駐始安縣。

隋 開皇九年(589年),隋文帝置桂州總管府於始安縣城。

唐 武德四年(621年),析始安縣置臨源(今興安縣)、純化(後改慕化,今永福縣地)、永福、

福祿(今桂林市東部)縣。

長壽元年(692年),在縣城南面今會仙、四塘鄉及桂林市南郊開鑿一條運河——相思埭

(又名西渠、陡河、桂柳運河)。今遺址尚存。

乾寧二年(895年),縣人趙觀文殿試第一,為廣西首名狀元。

五代 後晉天福八年(943年),以靈川縣義寧鎮地置義寧縣,治所設在今五通鎮。

宋 廣南西路治所設在臨桂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