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臨時夫妻

來自 網易網 的圖片

臨時夫妻 是一種特殊形態婚姻家庭關係,是為了解決生理或心理問題而臨時組建的一種關係。

隨着打工潮的興起,打工雖然給農家帶來了收入,改變了家庭經濟貧窮面貌,但大多數打工家庭夫婦長期分居,家裡孩子老人要照料,田地要耕種,很多家庭只好選擇一人出去打工,一人留守在家,夫妻長期分居,為了解決孤男寡女精神上孤獨寂寞、生理上的性饑渴和性心理等,在一些打工族家庭中悄悄出現一種"臨時夫妻"。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臨時夫妻 [1]

外文名稱 temporary couples

拼音 lín shí fū qī

領域 打工族家庭

社會現象

中國

這種"臨時夫妻"的最大特點是不換掉自己的配偶,而是以保全法律上的夫妻關係、不拆散原有家庭為道德底線,打工在外的男女或留守在家的男女與另一異性

新聞

以"性夥伴"或者"臨時夫妻"生活方式組建一個臨時家庭。他們或暗或明的生活在一起,彼此互相照應,以此來填補由於夫妻長期分居所帶來的感情生活和性需求的缺位;而當夫妻團聚時,"臨時夫妻"即自行解體,男女雙方仍與自己的配偶過夫妻生活 。

打工潮中出現的"臨時夫妻",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婚姻形態就像一個光怪陸離的萬花筒,令人迷亂困惑。"臨時夫妻"當屬一種"灰色婚姻",它介於道德行為和不道德行為之間,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在"應當"和"不應當"之間存在着的一種"合情不合法"的行為。

飲食男女,性生活,是人的本能和生理心理需求。"臨時夫妻"暫時填補夫妻長期分居狀態下出現的夫妻生活需求的真空地帶, 這種現象的存在反映了鄉民婚姻生態倫理道德開始呈現多樣性、複雜性和現實性。

馬斯洛需求理論一共有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要、情感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農民工面臨兩個方面的缺失:一是生理需求,長期在外務工,生理上的需求是案主難以逾越的障礙。二是情感和歸屬的需求上,缺乏與家人的溝通交流。

北美

據美國《世界周刊》報道,隨着華人移民到海外,在北美的華人移民圈內也出現了臨時夫妻的現象,他們來到北美後大多沒有合法居留身分,而配偶仍留在大陸不能前來團圓,導致與家中另一半長期分離。只好與人搭夥組成臨時家庭,解決長期不能與配偶在一起的性饑渴問題,共同生活。這一社會現象在北美被稱為"搭夥夫妻"。"搭夥夫妻"年齡大多在30歲與50歲之間。

產生背景

之所以出現"臨時夫妻"現象,主要原因是生理需求所致,因為男女長期背井離鄉,遠離夫妻生活,因此性需求得不到釋放。而出於生理方面的需要,一些男女就組成了"臨時夫妻"。而 次要原因,則是緣於社會道德的滑坡。"臨時夫妻"的出現,與社會上找情夫、包小三等現象有直接的關係,不知從何時起,找情夫、包小三現象不但不受到人們的指責,而且還得到了人們的默許,這無疑縱容了這些行為。既然這些現象是不受指責的,那麼,"臨時夫妻"當然也不會受到指責。在沒有任何道德成本的情況下,"臨時夫妻"盛行也就不足為怪。

"臨時夫妻"現象的出現,既有生理上的需要,更多的是現代人面臨的誘惑太多。有的是情感誘惑,有的是金錢誘惑,即使沒有"臨時夫妻"這種現象,也會有婚外性、一夜情等行為。比如,不久前曝光的雷政富不雅視頻事件,就是一些官員禁不住色情誘惑,而墜入色情陷阱。而女方為了金錢利益,不惜以自己的肉體和人格尊嚴作為代價。

不同觀點

"臨時夫妻"[1]​這種灰色婚姻形態剛剛開始浮出水面,還只是冰山一角,諸多觀點眾說紛紜,可謂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政者見政,明者見明。但"臨時夫妻"向社會透出的一種信息卻不可小覷:打工族夫妻長期分居問題到該引起全社會關注和解決的時候了。

隨着打工潮的出現,反映在家庭婚戀生活中最為突出的問題是中國傳統男耕女織家庭模式和生態婚姻受到挑戰,首先是打工農民的夫妻分居問題。與現代化相伴的是城市化,國家在走向現代化過程中都有可能經過"男工女耕"這樣一個過程:男人先轉移到更優勢的產業上去了,留守在家的女性填補男性在農業生產中的空缺,對這種過渡時期出現的婚姻家庭問題,要採取積極的態度去看待和解決,不可能把男人都拉回農村。

各有各的看法,有人贊同有人譴責,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

社會學專家表示,臨時夫妻現象雖然違背道德準繩,但對於在海外艱難謀生的新移民和在城市裡謀求生活的人而言,"臨時另一半"在物質、精神方面給自己的生存提供很大幫助。可是,這種關係畢竟是不正常的,長期的"臨時夫妻"生活,對雙方都產生巨大的心理負擔。現代社會信息發達,一旦東窗事發,往往造成原來家庭破裂,或導致心靈創傷。

對婚姻、家庭及青少年教育頗有研究的紐約聖約翰大學教授林友直表示,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搭夥夫妻"的滋生,有多方面原因,如孤獨寂寞等。但它與道德相悖,衝擊新移民的價值觀,讓過去牢固的婚姻制度瀕臨解體邊緣,並且會為子女樹立一個壞榜樣。林友直說,"臨時夫妻"往往要同時維持兩段婚姻生活,處理好兩個人的日常相處絕非易事。婚姻是一門終身修煉的功課,雖然不是人生的全部,卻是人生極其重要的部分。成功的婚姻建立在兩人公平而不自私的基礎上。如果婚姻淪落到只是夫妻各盡義務的地步,這樣的婚姻已乏善可陳。

紐約執業律師李進進指出,臨時夫妻在大陸新移民中屢見不鮮,但不構成事實婚姻。聯邦法律只承認經過正式登記註冊的婚姻,搭夥夫妻只是同居關係,一旦發生財產糾紛,不能用夫妻關係形式解決。

網友:"中國城鎮化進程加快,大量外來務工人員湧入城市,這都是經濟發展中城市面臨的務工教育、醫療、養老各方面的問題,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定過程中考慮這一問題。"

社會關注

2013年全國"兩會"上,曾做過洗腳妹的人大代表劉麗,在接受記者提問時說,因為打工的熱潮一直還在進行當中,農村結婚又比較早,因為長久的分居導致了在不影響夫妻關係的情況下組建臨時小夫妻的情況。全國人大代表劉麗"一石激起千層浪"--- 一些已婚農民工男女,在城市的打工潮中,結成"臨時夫妻"的現象常見。"臨時夫妻"到底如何"常見"成了被熱議的話題。

農民工"臨時夫妻"問題在中國兩會上被關注

為了更好的收入,無數農民工背井離鄉進城務工;但由於戶籍、高房價等原因,很多外出農民工沒法拖家帶口,不得不和配偶分居兩地。於是,在這個群體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臨時夫妻"。

在北京舉行的全國兩會上,人大代表劉麗在一次記者會上直言,"臨時夫妻"在她身邊已經很普遍,建議政府加以解決。

她說,這一現象直接造成農村夫妻婚外戀增多,離婚率升高,也影響了下一代的教育。

"臨時夫妻"並不是第一次被提及,但仍足以讓人咋舌。早在2008年,女作家吳治平在《中國鄉村婦女生活調查:隨州視角》中寫道,"'臨時夫妻'"還是極個別現象,最大特點是不PK掉自己的配偶,而是以保全法律上的夫妻關係、不拆散原有家庭為道德底線。"被稱為"最美中國洗腳妹"的劉麗本身就是一位農民工。她來自安徽,在福建廈門的一家足浴城打工。

吳治平採訪了幾位農村留守婦女,在她看來,中國"反映在家庭婚戀生活中最為突出的問題是中國傳統男耕女織家庭模式和生態婚姻受到挑戰。"

5年以後,劉麗在中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上的建言再次讓農民工夫妻生活問題獲得全國關注,但人們的態度卻各有不同。

一位叫@Mandy-小矮的網友表示,"臨時夫妻"是農民工無奈的選擇。他認為,農民工工作辛苦,生理需求得不到滿足,也需要身邊的感情依靠,一味地以道德底線缺失來評判他們是沒有道理的。

國家統計局2011年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在2010年有近1.5億外出農民工,其中有8487萬人出生於1980年以後,占到了58.4%。這份報告還顯示,新生代農民工受教育程度更高,平均消費更高但在城市中"缺乏幸福感"。

但也有人直言,這種現象是社會道德的缺失,"不要為道德淪喪找藉口"。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宏觀室主任黨國英認為,"臨時夫妻"的出現原因是更開放的社會環境裡人們正常生理需求的反映,另外,陌生的環境使得原有的在熟人社會裡的道德約束失效。

黨國英建議政府在城鎮化過程中發揮更大的建設性作用,尤其是應該降低房價,為農民工提供更多的社會保障和公共資源。

中國鄉村規劃設計院院長李昌平表示,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促進醫療、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城市常住人口。這些都需要由中央政府來統籌,從而保證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措施才能有效落實。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加快推進戶籍制度、社會管理體制和相關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常住人口,為人們自由遷徙、安居樂業創造公平的制度環境。

"隨着城市化的推進和發展,'臨時夫妻'會漸漸消失,但前提是城市化的質量必須得到提高。"黨國英說。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