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
臨 |
臨(拼音:lín)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此字始見於西周金文 ,其古字形像一人俯首下視一堆物品之形。本義表示從上往下俯視。又引申為從上面監視着。又引申為王侯高居上位對在下百姓的統治。後來"看"的意思弱化,只留下"面對着"的意思。"臨"也有"到"的意思,如光臨;還表示對着書畫範本學習的意思。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臨
拼音; lín,lìn
注音字母; ㄌㄧㄣˊ,ㄌ〡ㄣˋ
平水韻部; 下平十二侵,去聲二十七沁
繁體字; 臨
異體字; ণ�、ণ�
部首; 丨
總筆畫; 1+8
五筆; JTYJ
倉頡碼; LLOA
四角號碼; 2806
統一碼; 4E34
字級; 一級
造字法; 會意字
結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字源解詁
會意字。圖1為西周"大盂鼎"上的金文,形狀像一個人俯着身子,瞪大眼睛,看着一堆物品的樣子。所以"臨"字的本義就是從高處向低處看。也有人認為人形下面是個"霝"字,"霝"字表示雨點下落,所以"臨"表示的是一個哭泣的人,本義時哭吊死者。哭泣的人往往低着頭,所以"臨"有從上往下看的意思。如圖2的金文(毛公鼎),三個下落的雨點都寫成"口"字,還有三斜畫連着,與"霝"的古字形相似。
圖2金文中人形,眼睛和人體分離。發展到戰國(圖3),三斜畫與三個"口"脫節,一個"口"移至下部。戰國秦文字(圖4),一個"口"上移填空,完全變成了"品"字,豎立的眼睛變為"臣"字。品可以表示眾物,此處也有表示讀音的作用。篆文(圖5)、隸書(圖6、7、8)、楷書皆承秦文字字形而來。漢字簡化時根據草書字形作"臨"。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八】【臥部】力尋切(lín)
監臨也。從臥品聲。
〖注釋〗①品聲:品、臨上古同屬侵部。
說文解字注
監也。
段注:各本作監臨也。乃復字未刪而又倒之,今正。
從臥,品聲。
段注:力尋切。七部。
廣韻
力尋切,平侵來 ‖品聲侵1部
臨,蒞也。大也。監也。又姓,《後趙錄》有秦州刺史臨深也。
良鴆切,去沁來 ‖品聲侵1部
臨,哭臨。又偏向。良鴆切。又音林。二。
康熙字典
【未集下】【臣部】 臨·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1
古文:棷
《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沉切,並音林。《爾雅·釋詁》:臨,視也。《詩·衛風》:日居月諸,照臨下土。
又《大雅》:上帝臨女,無貳爾心。箋:臨,視也。《禮·曲禮》:臨諸侯,畛於鬼神。疏:以尊適卑曰臨。《穀梁傳·哀七年》:春秋有臨天下之言焉,有臨一國之言焉,有臨一家之言焉。注:徐乾曰:臨者,撫有之也。
又《博雅》:臨,大也。
又《戰國策》:縣陰以甘之,循有燕以臨之。注:臨,猶制也。
又《易》卦名。
又車名。《詩·大雅》:以爾鈎援,與爾臨沖,以伐崇墉。傳:臨,臨車也。疏:臨者,在上臨下之名。《釋名》:臨,如字。韓詩作隆。
又地名。《左傳·哀四年》:荀寅奔鮮虞,趙稷奔臨。注:臨,晉邑。
又丘名。《爾雅·釋丘》:右高名臨丘。
又姓。《後趙錄》:秦州刺史臨深。《孔融傳》:有臨孝存。
又門名。左思《吳都賦》:左稱彎崎,右號臨硎。注:彎崎,臨硎,閽闥名。吳後主起昭明宮,於太初之東開彎崎臨硎二門,彎崎宮東門,臨硎宮西門。
又《韻會》力鴆切。《正韻》力禁切,並林去聲。《增韻》:喪哭。顏師古曰:眾哭曰臨。《左傳·宣十二年》:楚子圍鄭,旬有七日。鄭人卜行成,不吉。卜臨於大官,且巷出車,吉。注:臨,哭也。《釋文》:臨,力鴆切。
又《韻補》:葉盧東切,音隆。《詩·大雅》:后稷不克,上帝不臨。耗斁下土,寧丁我躬。司馬相如《長門賦》:奉虛言而望誠兮,期城南之離宮。修薄具而自設兮,君不肯乎幸臨。
又葉力陽切,音良。秦始皇《祠洛水歌》:洛陽之水,其色蒼蒼。祠祭大澤,倏忽南臨。洛濱醊禱,色連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