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州城
豐州城是遼王朝在西南部興建的一座軍事重鎮,金元兩代相繼沿用。
元代末年,1359年,農民起義軍與元朝軍隊在豐州城附近一帶發生大戰,豐州城內的漢族居民紛紛逃入內地,豐州城淪為一座空城,豐州城廢棄。 豐州城地址在今呼和浩特賽罕區白塔村西南,西距呼和浩特城區18公里。古城全城面積略呈長方形,南北長約1200米,東西寬約1100米,城牆外側都加築有馬面。[1]
目錄
歷史沿革
軍事重地
920年(神冊五年)党項族諸部叛離契丹統治者,遼太祖率部親自征討,由皇太子耶律倍領導迭刺部夷離堇汗里軫進兵雲內和天德軍。天德軍城(今烏拉特前旗烏梁素海東南角的阿拉奔)本是唐朝的邊防重鎮,唐末被党項族占領。
契丹建城
當契丹兵馬進攻天德軍時,節度使宋瑤便宣布投降,於是賜給他弓箭、鞍馬和旗鼓等物,改天德軍為應天軍隨即撤軍東歸。當契丹兵馬撤退後,宋瑤立即反叛,於是契丹兵馬立即攻入城內,擒獲了宋瑤和其家屬。契丹統治者鑑於天德軍城地處烏拉山後(今烏拉特前旗烏梁素海東南角的阿拉奔),不便於直接管領,便將天德軍城和豐州城(今烏拉特前旗東土城)的入口強行東遷,在大青山南面另築新城安置,命名為豐州天德軍。
遼國重鎮
豐州天德軍是遼王朝西南邊境地區的軍事重鎮,重兵屯戍以對付党項諸部,任命契丹貴族為節度使。早在916年(神冊元年)遼太祖就曾親自率兵攻入党項諸部領地,攻入勝州(今准格爾旗十二連城),將勝州的居民遷移到黃河東岸,在唐東受降城地方另築了一座州城,因為在原來勝州的東面,所以名叫東勝州(今托克托縣托克托城大皇城)。在東勝州的東北,另築一座州城名叫雲內州(今托克托縣西白塔古城)。
三州鼎立
豐州、東勝州和雲內州等三座州城鼎立,統稱為西三州,構成了遼王朝西南邊境地帶的威懾力量。西三州以豐州為主,在豐州城內設置有西南面招討司。党項族建立的西夏王朝,對宋和遼王朝的關係反覆無常,戰爭與和平的局面經常變換。遼王朝為了加強對西夏的控制,興宗於1044年(重熙十三年)將雲州大同軍節度升格為西京大同府,將豐州等西三州劃歸西京大同府管轄。
遼朝末日
遼代末年,天柞帝耶律延搐被金兵追擊,曾於1123年(保大三年)潰敗到雲內州南面一帶暫住,所有錙重及諸王妃公主等在青冢被金軍擄獲,青冢即王昭君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南9公里,天祚帝被迫逃至夾山(今土默特右旗萬家溝)躲避。第二年(1124年),天柞帝在陰山達但部(即汪古部)的幫助下,曾一度出擊雲內、天德,但遭到金軍擊敗退回。
第三年(1125年)正月間,天柞帝打算逃到党項族小斛祿部,途中遭到金軍突然襲擊,慌亂中徒步逃出來,第二天逃到天德(豐州)附近,天降大雪,沒有禦寒衣服,糧草也斷缺,自己吃點炒麵充飢,隨從人員只能吃雪填肚,到晚上才找到一戶人家投宿,渡過了難關。二月,天柞帝在夾山終於被金軍將領完顏婁室所俘虜,遼亡。天榨帝在豐州附近垂死掙扎了兩三年,也就成為研究遼金史學者們關注的地方。
金朝經營
金元兩代沿襲稱做豐州。金朝初年,曾沿稱為豐州天德軍,1149年(皇統九年)改天德軍為天德總管府,並在這裡設置了西南路招討司,以天德尹兼任招討使,主要任務是防禦北方的蒙古族,並管領邊境地帶的各部族。這些部族有東通使族、西通使族、瞎乙刺族、西落梨族、移室族、上沙燕部落等等,將它們分別編為咩糾、唐糾、木典糾、骨典銑、耶刺都糾等糾,統屬於西南路招討司。
元朝廢棄
元朝初年,豐州曾屬於汪古部管轄。
1262年(中統三年)改屬於西京路宣慰司。
1282年(至元十九年)撤銷西京路宣慰司,併入河東山西道宣慰司。
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改西京為大同路,將豐州劃歸大同路管領。
元代末年,農民起義軍紅巾軍關先生北上,1359年(至正十九年)元將字羅帖木兒與關先生大戰於豐州城附近一帶,在戰亂中豐州城內的漢族居民紛紛逃入內地,豐州城便淪為一座空城。
豐州城自建城至廢棄,大約經歷了四百五十年之久。
古城遺址
歷史遺蹟
豐州城址在今大青山南面的大黑河北岸的沖積平川上,距呼和浩特市區約18公里。城牆全用黃土夯築,由於近現帶利用大黑河水澆灌,城垣已淤埋地下,城牆只西南兩面牆較為明顯,露出地表1至3米,東北兩面牆僅能隱約辨出城牆位置,且多有斷缺,最高露出約1米。
經鑽探後得知:全城平面略呈正方形,南北方向,東西寬約1100米,甫北長約200米,城牆外側都加築有馬面,兩馬面間距離約為95米。四角原有角樓,除東北角樓尚存有高約8米的基址外,其餘三處都僅殘存基址。東、南、西三面城牆正中開設城門,並築有方形瓮城。由於現代鐵路和公路正好從北牆正中穿過,已無法查明原來是否有門和瓮城。
古城池結構
自東、南、西三面城門和北牆中部起,各有一條大街宣通至城中央,將全城劃分為4個坊區,分別名為東北坊、東南方、西南坊和西北坊。豐州天德軍為節度使州,屬於上等州城,完全按照唐代中等城市的制度來設計施工的,全城面積相等於唐代的4個坊,城內成為十字大街,按照方位分別名為東街、南街、西街、北街。官署、市肆、作坊、廟宇和民居都分散在各個坊內。聞名於此的萬部華嚴經塔即建在城內西北坊中。
萬部華嚴經塔
豐州城址內西北隅矗立着一座佛塔,名為萬部華嚴經塔,通稱做白塔,為八角七層的樓閣式磚塔,塔剎不存,現高約45米。塔內有雙重梯道,遊人可從梯道攀登至頂層,眺望附近秀麗的山川景色。近年經過修繕,煥然一新。遼代興建佛塔時,塔前為一座大型佛寺,寺名失傳。金元時代寺名為宣教寺,不一定就是遼代寺名。遼金時代的豐州城,是邊境地帶的軍事重鎮,到塔上拜謁和遊覽的人還不會太多。
元代的豐州城,是南北與東西交通的交匯點,各民族各階層人士路過這裡的很多,萬部華嚴經塔是豐州城內的一大名勝,到塔上拜謁和遊覽的人眾增多,不僅有本城的居民,而且有大量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各族,在修繕工程中清掃塔內風沙積土內發現了一張元朝初年的紙幣,也是世界上現存時代最早的紙幣之一,也說明了自元代以來塔上就未曾清掃乾淨過。
塔內第一層牆壁上鑲嵌有金代修繕此塔時的捐資碑,原應有8塊,現存有6塊,已缺失記事和記年部分,僅存有地名、職官和人名。金元明各代遊人在塔內壁上的墨書題記甚多,時代最早的是金代,數量最多的是元代,文字最長的是明代;題記者既有漢人,又有各民族人士;題記使用漢文、契丹小字、西夏文、畏吾體蒙古文、八思巴字、藏文和古敘利亞文等多種民族文字,內容非常豐富,是研究社會歷史的不可多見的資料。
塔上明代題記中記錄了當時已將廢棄的豐州城一帶稱為豐州灘,明王朝的官兵來到了這裡,慕名遊覽了萬部華嚴經塔,可見當時白塔的盛名依然不衰。清代以來,來呼和浩特地區的各族人士,有不少人曾登塔遊覽並題記留念。
經濟發展
遼代發展
遼代豐州地區的經濟有很大的發展。在豐州城周圍,大黑河兩岸都有村落,一些遺址發掘出鐵鏵和石臼,還發現煉鐵遺址,說明當時的農業生產較為先進。居住在大青山一帶的遊牧民族和半遊牧民族,利用天然牧場放牧。說明當時的牧業生產也有的一定的發展。在豐州城裡發現大量的銅幣,說明當時這裡又是引進畜牧產品、土特產品、農產品、手工業產品的貿易據點。
金代發展
金代的豐州城,沿襲使用了遼代舊城,雖然還保留着遼代的名稱,但已不是封閉式的城市,由於人口增加和封建制度的發展,城市有了明顯的變化。從萬部華嚴經上鑲嵌的金代碑銘上得知:豐州城內的街巷,帶有行業名稱的有牛市、巷麻市巷、染巷、酪巷;帶有寺院名稱的有藥師閣巷、北禪院巷、太師殿巷;用居民姓氏取名的街巷有斐公裕巷、劉公進巷、康家巷、張德安巷、劉大卿、張居柔巷等等。這些街巷名稱,反映了豐州居民已隨着手工業的發展,而分布在全城內各個坊區,商業有了發展,而且按行業分工,各有專業的集市,已是相當繁榮的上等封建城市。
元代發展
元代的豐州,不僅繼續是一處相當繁榮的城市,而且成為中原地區通往漠北的交通樞紐。早在蒙古汗國時代,長春真人邱處機到中亞去覲見成吉思汗後東返,就是經過豐州進入內地。元大都(今北京市)至嶺北行中書省(治哈喇和林,今蒙古國烏蘭巴託附近)之間,有三條主要驛路,其中木憐道是經興和路(今河北張北縣境)西行,在豐州折向北行,穿越大青山,進入漠北地區。
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所在地冀寧(今山西太原市)有一條驛路經大同通到豐州。自豐州又有一條驛路通到東勝州。東勝州是納憐道驛路的起點,經過甘州(今甘肅張掖市)、亦集乃路(今額濟納旗黑城)通至嶺北行中書省,是內地與嶺北之間的另一條驛路。
豐州城在元代享有盛名,元文集中有不少論述吟詠的詩章,如元初名臣劉秉忠的《過豐州》詩中寫道:「出邊瀰瀰水西流,夾路離離禾黍稠。出塞入塞動千里,今年去年經兩秋。晴空高顯寺中塔,曉日半明城上樓。東馬喧鬧塵不到,吟鞭斜裊過豐州。」劉秉忠登臨萬部華嚴經塔,一覽豐州城,有感而發。生動地描繪了豐州城內外的風光景色。城南大黑河水緩緩向西流去,路旁的田野里長滿了豐收在望的穀物。城樓沐浴在晨光之中,巍峨的佛塔高聳入晴朗的天空,真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