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利鎮
豐利鎮隸屬於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風水寶地,是鑲嵌在長江三角洲中國最早對外開放城市——南通市的一顆璀璨明珠。是「十五」期間中國「千強鎮」。豐利鎮總面積140.37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78250人(2017年),農村勞動力2.9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宜人。
豐利鎮,通江達海。S221線、S225線和規劃建設中的沿海高速穿境而過,納入上海1.5小時經濟圈。距南通興東機場50公里,200公里半徑內有上海、南京機場,江蘇省「十一五」鐵路規劃洋口港專線落站豐利。
2019年12月,豐利鎮入選「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1]
目錄
概況
基本概況
豐利鎮隸屬於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1929年設豐利鎮。位於縣境西北部,瀕臨黃海,緊連洋口港,古豐公路穿境,S221線、S225線和規劃建設中的沿海高速穿境而過,納入上海1.5小時經濟圈。距南通興東機場50公里,200公里半徑內有上海、南京機場,江蘇省「十一五」鐵路規劃洋口港專線落站豐利。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宜人。
面積人口
該鎮總面積140.37平方千米(2017年),轄古豐、周橋、土園、登豐、華嚴、龍潭橋、陳莊、雙溝門、斜莊、玉窯、雙窯、吉莊、韋莊、花園橋、俞莊、椿樹廟、於家營、磚橋、凹橋、草圩、鞠池、陳葛莊、雙棒樹、家廟橋、包家尖、啞巴池、新海等27個村委會和學林、松泉、虹橋3個居委會。總人口78250人(2017年),農村勞動力2.9萬。
文化教育
如東豐利,風水寶地,是鑲嵌在長江三角洲全國最早對外開放城市--南通市的一顆璀璨明珠。是「十五」期間全國「千強鎮」。如東豐利,人文薈萃。古在鄭板橋來吟詩作畫,近有張謇興辦教育,今有丁傑、徐善華一代畫家。基礎教育和成人技能教育質量名列全市前茅,勞動者素質高,社會穩定。[2]
經濟發展
該鎮機電、輕紡、海洋食品等已形成產業鏈。豐利鎮工業集中區等四大招商引資規劃科學,布局合理,設施配套,前景廣闊,是投資者興業生財的福地。豐利鎮工業集中區:位於「江海第一文化古鎮」---豐利鎮的西側。教育、衛生、文化設施和在建的政令行政中心,位於園區東首。交通便捷,與蘇通大橋相通。勞動力資源充裕。水、電、通訊等設施配套;休閒、文化、娛樂場所齊全。重點進紡織、朵頤、服裝、食品加工等項目,農業以種植和養殖業為主。盛產「天下第一鮮」的文蛤,從境內古豐市場銷往全國各地。
產業發展
豐利鎮有農民合作經濟組織5個,分別為蠶業合作社、紫菜養殖協會、南美白對蝦營銷協會、農產品養殖協會和繩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共吸納會員8500多人,帶動農戶5000多戶,年營銷額達1.6億元,成為項目農業發展的載體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紫菜養殖協會幫助會員調整紫菜養殖結構,為會員提供技術服務,2008年發展外灘沙養殖4000畝,豐利鎮紫菜養殖面積達2.8萬畝。蠶業協會自購了電腦,在因特網上發布供求信息,分析繭絲綢行情,每年為會員增收30多萬元。
由於紫菜業的急速擴張,如東近岸可養殖區已開發殆盡,不少養殖戶採取以提高養殖密度的方式來提高產量。由於高密度的養殖,致使紫菜品質下降;近岸水質的下降,又導致了病菜、爛菜事件時有發生,為紫菜業健康發展投下了陰影。為了擴大紫菜養殖空間,提高紫菜產量和質量,如東縣少數紫菜養殖戶開始嘗試到外海開闢新的紫菜養殖場。事實證明,此舉不僅提高了紫菜的產量和品質,而且經濟效益較之於近岸養殖更為可觀。在地方政府的倡導下,廣大養殖戶紛紛到外海開闢新的養殖場。
豐利鎮是著名的優質條斑紫菜生產基地,也面臨着紫菜養殖中出現的上述問題,豐利鎮鎮紫菜養殖加工龍頭企業南通東朋水產品公司率先在外海開闢紫菜養殖場,其他紫菜加工企業和養殖戶緊隨其後紛紛向外海發展。豐利鎮外海紫菜養殖面積已達6000多畝。紫菜產量的提高也拉動了加工業的蓬勃發展,豐利鎮吸引民資8000多萬元,新上了30台套紫菜一次加工機、2台套紫菜二次加工機,年產紫菜乾品7萬標箱。2008年,豐利鎮紫菜養殖企業開發外海養殖的積極性更高了,豐利鎮2008年共啟動民資3000多萬元,新增紫菜外海養殖面積4000畝。[3]
發展戰略
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縣委十二屆七次、八次全委會精神,從洋口鎮的實際出發,豐利鎮確定了「農漁重鎮、工業強鎮、旅遊新鎮」的戰略目標,並以「四化」措施,確保豐利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以高效化提升農(漁)業。一是推進農業規模化。落實鼓勵發展規模農業的相關政策,積極試行土地股份合作,加快土地流轉,積極創建一批高效的規模化先行村、示範村和特色基地,努力實施一村一品戰略。二是推進農業產業化。加快培育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等各類現代化農業經營主體,引導和鼓勵民營企業參與現代農業的發展,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三是推進農產品質量建設體系。牢固樹立「以質量樹品牌,以品牌求效益」的發展意識,強化農業標準化建設,搞好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以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
以外向化做強工業。豐利鎮工業產業層次低,產品低端化以及結構不合理,單體規模小,豐利鎮堅持內資外資一起引,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選好商,選好項目並努力優化創業環境,放手發展民營經濟,以外向化、民營化推動工業化提速。幫助企業轉型升級,引導企業規模運作,在節能降耗、三廢處理上加大投入。引導豐利鎮企業適時組建企業集團最終發展成為上市公司,增強抗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加大科技成長型企業的培植力度,努力使機械電子行業儘快發展成豐利鎮的支柱產業。
以城鎮化推動三產。通過科學規劃,注重品位,突出服務,以市場化運作的方式,重點解決洋口有鎮無區、功能不配套以及面貌落後的問題。儘快啟動建設基礎設施、職工公寓、海鮮美食城、海產品交易市場以及農民集居點和教育衛生六大工程,爭取一年啟動、兩年大動、三年全動、五年初步形成洋口新鎮區,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向城鎮和工業區域集聚,促使三產服務業占豐利鎮生產總值的比重有較大的提升。四、以規範化建設農村。豐利鎮將在工作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不斷提高農民的幸福指數和滿意度。通過多元投入,建管並舉,重點解決排灌不暢、交通瓶頸、環境較差的問題,保質保量完成河道疏浚、綠化造林、農路建設、危橋改造、集居點建設、環境整治等各項新農村建設任務。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健全社會保障體制,完善社會管理,重點解決謀生、養老、看病、教育、休閒、娛樂、平安等重點問題,加快和諧社會進程。
城鎮建設
鎮村面貌不斷改觀。豐利鎮的鎮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新鎮區開發為龍頭的城鎮建設工程有序推進,圍繞開發新區、改造老區的思路,啟動修編鎮區總體規劃、加快着手編制「一園一廟一塔一街」的詳細規劃和新鎮區建設控制性詳細規劃,豐利鎮鎮區初步框架已經構建。隨着豐利醫院整體搬遷和鎮政府等新辦公樓的相繼落成,以及文園商貿城、楓發工業集中區的陸續開工建設,一個集居住、商貿、流通、休閒、服務等二、三產業於一體的新鎮區已趨形成。農村集鎮化的步伐進一步加快。通過農民集居點、「村村通」、「村連村」、「改廁」、綠化造林、河道疏浚、泵站改造、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等一系列工程建設,使豐利鎮的整體形象不斷得到提升。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到2007年底,豐利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473元。隨着收入的增多,人們的居住條件更趨完善,消費方式不斷變化,衣着消費走向時尚化、品牌化、個性化,飲食更講究營養搭配了;除一般家用電器基本飽和外,空調、電腦、私家車也進入尋常百姓家,各村居建起棋牌室、圖書室,老年書畫、京劇票友等社區文化、特色文化的弘揚,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社會保障不斷完善。豐利鎮在如東縣率先建成了20家示範社區衛生服務站,農民積極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8%,豐利鎮21個村(居)委會分別成立了食品藥品監督站和「12315」消費者投訴站;人民積極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企業工傷保險等;城鄉低保不斷完善,使人們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有了保障。
黨風建設
豐利鎮黨委組織全體鎮村黨員幹部,集中收看了《村官腐敗警示錄》警示教育片,並由鎮紀委書記給豐利鎮黨員幹部集中上了一堂關於《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為推進新農村建設提供重要保證》的黨課。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周勇同志也就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推進黨員「三創工程」,切實改進機關作風及加強黨性修養,樹立黨員形象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豐利鎮充分發揮村監委會作用,加強村級民主管理,促進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和民主政治建設。
抓制度建設,確保民主議事有章可循。建立健全村監委會管理制度,包括監委會委員工作制度、工作職責、監委會主任崗位職責、監委會委員工作標準等,完善民主管理、民主議事、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制度,將所有村務活動置於群眾監督之下。
抓規範管理,確保民主議事有序開展。指導村監會在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上下功夫,進一步明確村黨支部、村委會、村監委會職責,大力推進村民自治、民主議事、民主監督的有序發展。
跟蹤監督,確保民主議事正常運作。村監委會參與監督村務決策程序,並對決策是否符合相關規定進行審核,對村集體資產的使用和管理、村集體土地徵用費的管理使用、村集體建設工程的管理等事關村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村務事項實行全程跟蹤監督,對村幹部履行職責和廉潔自律情況進行評議,並監督村幹部將整改情況向村民公開。村監委會主任同時擔任鎮紀委的黨風廉政監督員,代表村民向鎮紀委反映村幹部相關情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