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山東省海陽市)
中村 |
中文名稱 中村 行政區類別 村 海陽市中村鎮 外文名 nakamura 始 興 楊姓兄弟 特 點 地處東村、鳳城中間 |
中村,山東海陽市中村鎮在明萬曆初年,楊姓兄弟始興、始能、復旦、復賢先後由「小雲南」遷至叢上 村,後又遷居此處並繁衍成村。因全村均為楊姓,故命村名楊家。後因地處東村、鳳 城中間,改稱中村。 [1]
目錄
簡介
因地處東村、鳳 城中間,改稱中村;另一說,因距埠南、石人泊各1.5公里,本村居中而得名。20世 紀30年代後,始有少數他姓入住。 中村位于海陽市府駐地東南方6.5公里處。地處東經121°12′,北緯36°4 5′。東與嵩潛村隔河相望,西與趙家莊毗鄰,南與石人泊村相連,北與東村、埠南 村接壤。乳(山)即(墨)一級公路橫穿東西,煙(台)鳳(城)一級公路縱貫南北,其交叉 處立交橋在本村東北0.5公里處。隸屬經濟開發區。 全村轄區總面積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6.67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 有小麥、玉米、花生、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663戶,1827人,有楊、李、王、包、魯、胡、孫、梅、許 、叢、薛、邢、杜、相、馬、郭、鞠、趙、周、高、江、程、顧、鄭、張、宋、劉等 27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是楊姓。 195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6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0萬元。200 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84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為16%、 63%、21%,人均純收入2971元。
大事記
1942年1月本村解放。抗日民主政權海陽第十一區政府在本村建立。 1947年11月國民黨軍飛機在本村投下兩枚炸彈,炸毀民房及門樓兩處。 1955年本村與趙家莊聯合成立聯星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6年本村與石人泊、中房、西大灘、鞠家庵、聯合、趙家莊等七個村,成立海陽縣第一處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光明社。社址設在石人泊,鞠榮為總支書記,魯平等為副書記。 1960年1月中共海陽縣委在石人泊、中村大隊,進行社會主義教育試點工作。 1983年3月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93年1月中村建築工程隊成立。 同年本村由鳳城鎮劃歸經濟開發區。 2000年市政府將本村規劃為工業園區。大批工廠、企業在村南興建。 同年10月1日乳(山)即(墨)一級公路位於村東北的立交橋竣工通車。 2002年規劃中村工業園。 同年成立永鑫包裝公司。 同年新建純淨水廠,並為本村村民免費提供飲用水。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80公斤,總產2.4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300公斤,總產90萬公斤。1983年,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550公斤,比1978年增長250公斤。2000年,糧食畝產530公斤,總產79.6萬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588公斤,總產39萬公斤。 1965-1975年,村黨支部發動群眾建蘋果、梨、桃園2處,占地10.67公頃。1997年,組織群眾建蔬菜大棚34個,養雞場6個,養豬場3個。2000年,建奶牛養殖場1個。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168萬元,其中農業收入82萬元,畜牧業收入70萬元,其它收入16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前,全村沒有工業。20世紀60年代初,始有季節性的粉條加工作坊,修造農具的鐵匠、木匠及條編、紡繩、草編等工副業,從業人員100人,收入僅夠自給。1965年,村投資建麵粉加工廠1處,為本村及周圍村群眾加工糧食。1976年,辦起油坊、豆腐坊,均規模不大,收入微薄。1997年成立建築隊,產值10萬元,利稅5000元。1997年以來,個體針織及加工業獲迅速發展。2002年,有專業針織戶12戶,就業人員45人,收入23萬元。本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10人,收入686萬元,其中工業收入86萬元,建築業收入600萬元。同年建成中村工業園,一號車間對外出租,租金每年14萬元;成立永鑫包裝公司,加工各類紙箱、塑料袋,產值50萬元,利潤5萬元。 第三產業1976年,村辦起代銷店1處。改革開放後,村黨支部帶領群眾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先後發展起飯店、商店、理髮店、浴池、車輛修理部和運輸戶、個體攤販等。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381人,收入230萬元,其中運輸業收入60萬元,服務業收入110萬元,商飲業收入60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清末、民初,本村有王啟西主辦的樹德家塾。解放初,村建小學1處,有學生100人,兒童入學率30%。1951年,正式成立中村小學,入學人數200人,入學率60%。1996年,由煙臺市援建希望小學,占地1.33公頃,可供周邊6個村的適齡兒童就讀,有教職工35人,學生400人,兒童入學率100%。學校教學設施逐步配套,設有微機室、閱覽室、實驗室、語音室,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本村學生均享受九年義務教育。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43人,其中博士生1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只有60公斤左右,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糧。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10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150公斤,全村收入25萬元。2000年,全村收入633萬元,人均存款1000元。2002年,全村有各種運輸車輛86輛,摩托車260輛,電話370部,彩電610台,電冰箱300台,洗衣機200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低矮破舊,人均居住面積不足6平方米。1989年,村統一規劃街道、房屋建設,村民新蓋住房全部為磚瓦結構,寬敞明亮,冬暖夏涼;街道整齊劃一,平整清潔,積水坑塘全部填平,村容村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2002年,人均居住面積達50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8年以來,隨着集體經濟的不斷壯大,村民福利不斷提高。1978年,村出資購買了20英寸彩電1台,供村民觀看。1979年投資10萬元,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1986年,村投資建起自來水蓄水池,全村村民無償用上了自來水。1998年,村里接通了市有線電視。2002年,全村70%的戶安裝了程控電話,土地免費耕種,各項提留和統籌款免交,60周歲以上的老人每年發補貼60元。同年,新建純淨水廠,為村民免費提供飲用水。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3年,楊丕恩、魯平、張蘭芳等由王鏡溪(第十三區政府負責人)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成立黨支部,楊丕恩任黨支部書記。1943-1946年為秘密活動期。1947年開始半公開,魯平任黨支部書記。在村黨支部的領導下,村里先後開展土改、複查、反奸、反特、反霸鬥爭,積極組織參軍支前。本村抗日戰爭時期參軍者18人,解放戰爭時期參軍參戰者50人。1949年10月黨組織完全公開,全村有黨員54人。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6個,黨員78名。1956年,楊錫成任黨支部書記。1967年後,楊春香、楊玉先後任黨支部書記。1974年楊春香任黨支部書記。1992年,楊芸監任黨支部書記。1994年,楊炳叔任黨支部書記。1997年起,楊兆平任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4月,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楊炳權、楊寶安、魯平、楊山禺先後任村長、主任。1968年6月,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楊丕福、楊春香任革委會主任。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楊桂祿任大隊長。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楊炳叔任主任,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1994年起,楊兆平任村委主任。
人物介紹
人物簡介楊青松(1972-1993)1993年任海陽縣百貨大樓保衛幹事。當年6月16日,為保衛集體財產,與一夥持刀歹徒英勇搏鬥,光榮殉職,年僅21歲。《大眾日報》、《煙臺日報》、《煙臺晚報》等新聞媒體,曾作過長篇報道,對其英雄事跡給予高度評價。後被省民政廳榮記二等功,被山東省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烈士名錄楊福林楊世勝楊立治楊同新楊鎮包樹桐楊恩木楊廷雲楊桂發楊秉傑鄭恆新楊建保楊丕智楊鳳超楊德貞楊萬林鄭恆春楊秉富楊錫棉楊青松。
參考來源
- ↑ 中村社區介紹-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外向型工業加工區中村社... 中村社區是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外向型工業加工區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370687401003,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370687。郵政編碼為264000,長途電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