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中性白血球

中性白血球
图片来自美篇

中性白血球为血液中血细胞成分。中性白细胞(Neutrophil,或Neutrophil granulocyte,又译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血细胞成分之一。[1]用苏木素-伊红染色,中性白细胞的染色颗粒为粉红中性。

目录

特征

定义

血液含有白细胞(又称白血球)、红细胞(又称红血球)、血小板血细胞。白细胞为无色有核细胞,按白细胞形态可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三类。粒细胞因细胞质中所含颗粒性质不同,又分为嗜中性、嗜酸性及嗜碱性粒细胞。

主要成分

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70%,是外周血循环和免疫系统中含量最丰富的白细胞。各类白细胞百分比为:

嗜中性粒细胞50~70%,

嗜酸性粒细胞0.5~5%,

●嗜碱性粒细胞0~1%,

●淋巴细胞20~40%,

单核细胞3~8%。

(“嗜中性粒细胞”即中性白细胞

健康成人白细胞总数为4000~10,000/立方毫米。外周血涂片检查中,中性粒细胞平均量为330飞升,直径为12-15微米。与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一起,合称多核粒细胞。

正常中性粒细胞的范围各实验室有别,但中性粒细胞计数在2.5-7.5×10/升的属正常范围。非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的平均半衰期约为4-10小时。[2]

功能

白细胞是抵抗微生物侵入的第一道防线,具有变形与吞噬能力,在抵抗疾病、保护机体方面非常重要。

化学趋向性

中性粒细胞经历的一个过程为化学趋向性。这些吞噬细胞通常存在于外周血中,但是在感染或发炎时,特别是受到细菌等微生物侵入机体导致感染时,会引发趋化因子的产生(这些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8,干扰素-g,和补体C5a),细胞表面的受体能探测化学因子的梯度引导中性粒细胞的迁徙,中性粒细胞会离开血管而趋向炎症或损伤部位的迁徙,吞噬细菌,这一过程称为“趋化作用”。

细菌被细胞内所含的多种分解消化。严重时粒细胞本身亦随之坏死,成为所谓脓细胞。

流行病学

许多生理、病理因素,均可引起中性白胞的动力学变化。生理因素变化多为一时性的;病理性增多可见于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严重组织创伤、急性出血或溶血、急性中毒、白血病等。

中性白胞所占比例较大,故中性白胞增多与减少对白细胞总数影响最大,也就是说,白细胞总数变化多反映中性白胞变化。在临床中,不仅要了解白细胞总数,还应知道各类细胞数目所占百分比和形态变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