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中尺度低壓是中國天氣學的一個名詞術語。

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我們中國的文化[1]是始終沒有間斷過的傳承下來,也只有 「漢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變過來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2]

目錄

名詞解釋

中尺度低壓(渦旋)常常與中尺度切變線伴生,即在一條中尺度切變線上有一個甚至多個四周風向呈氣旋性轉變的中尺度渦旋和輻合點,主要特點是有明顯的輻合中心,水平尺度較小,約幾十~100 km,生命史一般只有幾小時,極少有維持超過10 h的,移動速度慢,經常停滯少動。中尺度低壓主要在中尺度切變線上生成,也會在靜止鋒上或雷暴高壓後部出現。其形成機制主要是:在積雨雲的下風方,100-500毫巴氣層內,可形成每秒幾十厘米的下沉運動,下沉增溫的作用使地面產生每小時2-4毫巴的地面降壓,形成中尺度地面低壓或低壓槽。

許多觀測事實都表明,在颮線前方或颮線通過前,在對流層的中上部都觀測到幾度的增暖,對流層上層溫度變化尤其明顯,在颮線到達前200毫巴上的增暖有的可達13°C引起這種高空增暖的機制可能有以下幾種:長短波輻射的吸收、凝結潛熱的釋放、暖平流以及下沉絕熱增溫等等,但據許多個例分析表明,下沉運動是造成增暖的主要因子。據范克豪澤(1974)研究所得的結果,在颮線上升氣流區下風方20一40公里處,對流層中部的下沉運動超過10厘米/秒。威廉斯(1975)應用絕熱法計算另一個例的垂直運動,發現在颮線過境前1—2小時,對流層上部出現50厘米/秒以上的下沉運動。

從濕度分析中又發現,在颮線過境前,由於對流層中上層的下沉運動在高空出現相對濕度<30%的干區,其範圍從高層不斷向下移動,因而在強對流區前25—100公里經常出現積雲的消散過程。下沉運動引起的氣柱增暖使得地面氣壓下降。實際形成中低壓時的地面降壓為3.5毫巴/小時,所需的氣柱平均增溫率為0.4℃/小時,如果增溫出現在100一500毫巴氣層內則氣層的平均溫度約增加1°C/小時。為達到這個增溫量所需的垂直運動在500毫巴為-25厘米/秒,300毫巴上為-10厘米/秒,在150毫巴上為-5厘米/秒。根據前面所說實例的計算結果,所需的幾十厘米/秒的下沉運動值是可以滿足的,因而在高空下沉運動和暖區下方地面上出現中低槽或中低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