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中尺度低压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中尺度低压是中国天气学的一个名词术语。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1]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2]

目录

名词解释

中尺度低压(涡旋)常常与中尺度切变线伴生,即在一条中尺度切变线上有一个甚至多个四周风向呈气旋性转变的中尺度涡旋和辐合点,主要特点是有明显的辐合中心,水平尺度较小,约几十~100 km,生命史一般只有几小时,极少有维持超过10 h的,移动速度慢,经常停滞少动。中尺度低压主要在中尺度切变线上生成,也会在静止锋上或雷暴高压后部出现。其形成机制主要是:在积雨云的下风方,100-500毫巴气层内,可形成每秒几十厘米的下沉运动,下沉增温的作用使地面产生每小时2-4毫巴的地面降压,形成中尺度地面低压或低压槽。

许多观测事实都表明,在飑线前方或飑线通过前,在对流层的中上部都观测到几度的增暖,对流层上层温度变化尤其明显,在飑线到达前200毫巴上的增暖有的可达13°C引起这种高空增暖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种:长短波辐射的吸收、凝结潜热的释放、暖平流以及下沉绝热增温等等,但据许多个例分析表明,下沉运动是造成增暖的主要因子。据范克豪泽(1974)研究所得的结果,在飑线上升气流区下风方20一40公里处,对流层中部的下沉运动超过10厘米/秒。威廉斯(1975)应用绝热法计算另一个例的垂直运动,发现在飑线过境前1—2小时,对流层上部出现50厘米/秒以上的下沉运动。

从湿度分析中又发现,在飑线过境前,由于对流层中上层的下沉运动在高空出现相对湿度<30%的干区,其范围从高层不断向下移动,因而在强对流区前25—100公里经常出现积云的消散过程。下沉运动引起的气柱增暖使得地面气压下降。实际形成中低压时的地面降压为3.5毫巴/小时,所需的气柱平均增温率为0.4℃/小时,如果增温出现在100一500毫巴气层内则气层的平均温度约增加1°C/小时。为达到这个增温量所需的垂直运动在500毫巴为-25厘米/秒,300毫巴上为-10厘米/秒,在150毫巴上为-5厘米/秒。根据前面所说实例的计算结果,所需的几十厘米/秒的下沉运动值是可以满足的,因而在高空下沉运动和暖区下方地面上出现中低槽或中低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