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協會大樓
中國航空協會大樓 |
---|
圖片來自日間新聞 竣工日 1935年 現居租戶 長海醫院 |
中國航空協會大樓,現名長海醫院飛機樓,原為中國航空協會所使用的大樓,位於上海市長海路174號上海長海醫院內,建於1935年。目前該樓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校史陳列館。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日軍出動飛機從空中轟炸,使中國軍民損失慘重,於是飛機在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國人廣泛認識。戰後,以上海為中心掀起了「愛國捐機活動」,動員人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發展中國飛機製造業。
目錄
歷史
民國22年(1933年)1月10日,以「提倡國民航空事業,研究發展航空技術」為宗旨的中國航空協會在上海成立。航空協會提倡發展國民航空事業,研究航空技術,增強航空救國的民族意識,加強航空力量,以抵禦列強的欺凌,達到洗刷國恥的目的。協會曾先後兩次發動民眾捐資購機。第一次捐款139萬餘圓,購機18架。第二次捐得129萬餘圓。這樣,孫中山提倡「航空救國」的思想,逐漸深入人心。 民國24年,該會為發展會務,鞏固基礎,在市博物館(今長海醫院影像樓)旁,征地10畝,建造會所及陳列館。協會從民間集資10萬元,由著名設計大師董大酋設計,久泰錦記營造廠承建,設計為30年代雙翼飛機凌空欲飛的飛機樓。1935年上海在規劃「新上海」博物館建設時,讓出原屬博物館的土地給中國航空協會建造大樓,同年10月12日破土動工,1936年初大樓竣工,5月5日正式投入使用。[1]
1991年,泰國南洋金龍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鄭鍾良出巨資2500萬人民幣,精心予以修繕。修復後的飛機樓,由海協會會長汪道涵題寫「飛機樓」匾額。一些國民黨要人如張學良等當年為飛機樓題詞墨跡,也在三樓環形碑刻長廊中首次公諸於人。1993年12月18日,飛機樓修復落成典禮,金定國先生欣然參加。1994年「一·二八」事變紀念日前夕,鄭鍾良先生邀請黃埔學會會長宋瑞珂及在滬校友前來參觀。全國政協副主席洪學智、總後政委周克玉中將,中共上海市委書記吳邦國、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毛經權以及各界著名人士,也都前來瞻仰飛機樓的丰采,並題了詞。
結構
飛機樓整體為中西合壁式樣、白色飛機造型,為著名建築大師董大酉的作品。整棟建築形似一架欲凌空欲飛的飛機,俯看呈工字型,主體建築為兩層小樓。西側主樓原為航空陳列館和航空圖書館,樓體較高,東側主樓以及與西主樓相連的艙體部分為原中國航空協會辦公室,東主樓正門上方懸掛有中國航空協會的門匾。西主樓圓形塔樓頂仿中式台有三層雉揲,形似飛機的駕駛艙,檐口有8個螭首探出。[2] 西側大門為傳統帶鉚釘木門,有龍紋浮雕;東側大門上有石質中式門檔。[2][3]目前該樓是上海市第四批近代優秀歷史建築。2014年,入選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4][5]
參見
參考文獻
- ↑ 建築物介紹--飛機樓,上理工附中 歷史社,
- ↑ 2.0 2.1 長海醫院飛機樓(原中國航空協會) 歷史建築保護網
- ↑ 舊中國航空協會大樓(飛機樓)——它載着記憶與見證飛向未來. 2019-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5).
- ↑ 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國文物地圖集 上海分冊. 北京:中華地圖學社. 2017.01: 136–140. ISBN 978-7-80031-643-2.
- ↑ 薛理勇. 《老上海高樓廣廈》.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14-7: P12. ISBN 97875458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