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現狀及趨勢
當前世界經濟發展模式的核心是「美國消費—中國投資」。中國作為生產方,其經濟增長邏輯與現在的美國截然不同,卻與1929年時的美國極為相似,表現出鮮明的生產相對過剩特徵。在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之後,中國實施了4萬億人民幣的財政擴張計劃,形成了2009–2013年的經濟過熱周期,同時刺激起房地產市場。2014年後,當經濟步入緊縮周期後,私營部門縮減生產、步入蕭條,各類資本先後進入股市、P2P、房市,出現了明顯的脫實就虛特徵。伴隨着城市化的速度放緩,生產相對過剩的後果也將愈加明顯。
一、中國經濟研究方法
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市場經濟國家,資本利潤生產完成了統治中國社會的大業。社會化大生產和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已成為當前社會的基本矛盾,不僅如此,中國社會化生產的範圍從2001年加入WTO之前的一國擴大到了全球,十幾年來社會化程度顯著提高。中國的經濟已經同全世界結成統一整體,成為世界資本主義和「中美國經濟體」的重要一環。同時,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性質並未改變,少數壟斷資產階級壟斷了絕大部分生產資料、生產活動、財富、知識產權和社會權力1。在成熟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生產以普通民眾消費的一般商品為主,富人消費的奢侈品單價高,但總量很小,對全社會生產的拉動作用很有限。由於兩極分化程度較為嚴重(中國基尼係數高於美國),同時財富效應2又不如歐美明顯,總體上全社會的消費能力相對較低(見圖1和圖2)。中國居民最終消費(包括城鎮居民消費和農村居民消費)占GDP比重從80年代初的超過50%下降到2010年最低為33.8%,近年來又逐漸回升,到2016年為39.3%(見圖3)。這一比例在全球都是比較低的,目前全球居民消費占GDP的比例平均為58.3%,美國為68.8%,拉美平均為65.0%,英國、希臘等都超過60%,印度、印尼、土耳其等國也都超過50%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一邊是堆積如山的產品,一邊是消費能力嚴重不足的老百姓。資本無止境地追逐剩餘價值,使生產力具有無限擴大的趨勢,但生產相對過剩的矛盾是無法克服的。工農是社會消費的主體,正常情況下,如果居民消費需求相對較低,意味着國內市場空間相對較小,資本主義無限發展的生產力與工人階級有限的消費能力之間的矛盾將越來越突出,很難拉動經濟長期增長。但中國已經經歷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長,單純的消費不足論解釋不了這一現象。馬克思早就指出:「認為危機是由於缺少有支付能力的消費或缺少有支付能力的消費者引起的,這純粹是同義反覆」3。工人階級消費不足只不過是資本主義流通過程的一種表現,但是其根源已經存在於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投資本身也是一種需求,當兩大部類的再生產保持一定比例,在工農對生活資料消費不足的條件下,也是可以保持擴大再生產的4。改革開放40年來,這兩方面的作用均有體現,但主要是依靠後者。一旦城鎮化速度放慢,農民能進城的都進城了,如果還要實現經濟快速增長的目標,就只能轉而依靠前者,靠顯著提高全社會工資水平、創造強勁的國內消費市場才能實現,但這又同維持一定資本利潤率的要求形成矛盾。工人不鬥爭,資本家不會發善心去提高工資標準,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經濟增長換擋,GDP增速顯著下降。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我們選擇採礦業、能源業、建築業、公共設施業作為第一部類的代表(這些行業僅能表達趨勢。除這些行業外,還有製造業中的重工業等其他行業也是第一部類,但統計局數據中未將製造業按照輕重分開),計算第一部類工人工資總額增速。如圖7所示,第一部類工人工資增速同國民經濟增速之間具有很好的對應關係。在2001年加入WTO後,中國步入了重化工業化時期,城鎮化速度加快,農民工進城人數與日俱增。2009年前第一部類就業人數年均增速3.8%,工資總量增速年均為18.8%,儘管農民工工資水平較低,但依靠第一部類工資總量仍能拉動國民經濟高速增長。2009–2013年是中國的經濟過熱時期,國家啟動了4萬億投資計劃,鐵公基大量上馬,第一部類工人總人數暴增,這一時期第一部類就業人數年均增長17.5%;同時2010年本田事件後,工人鬥爭迫使工資標準迅速提高,兩者疊加,導致第一部類工資總額年均增速達到31.6%,中國經濟重回兩位數的增長。2014年以後,第一部類工人就業數量變為負增長,平均為-2.8%,同時工資增速並未出現顯著變化,導致第一部類工人工資總量增長停滯,相應的中國經濟進入消化過剩的時期,經濟增長低迷,開始搞供給側改革。二、不同階段中國經濟的表現
生產相對過剩由「可能性發展為現實,必須有整整一系列的關係」6,包括以下三方面的條件。第一,機器大工業的確立及其所特有的物質技術關係;第二,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第三,信用制度的形成和發展。從公有制為主的計劃經濟時期過渡到市場經濟時期,上述三個條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第一個條件是在1992年市場經濟取代計劃經濟發展起來以後建立的;第二個條件是十四大後大力開展城市商品市場建設後建立的,到1996年以全國性生產資料批發市場為樞紐、區域性市場為基礎的生產資料流通網絡和各類消費商品市場體系基本形成;第三個條件是90年代初覆蓋城鄉的商業銀行體系建立起來之後具備的。因此綜合判斷,中國發生全面的生產相對過剩只能是1996年之後。
1.醞釀期(1996年之前)
在市場經濟未成熟之前,隨着商品經濟改革,各地逐步恢復追求利潤的生產目標,基本矛盾就以諸侯經濟、重複建設等形式體現出來。從80年代中期財政分灶吃飯7開始,指令性計劃逐步縮小,基本矛盾以中央-地方矛盾表現出來,各地重複建設、盲目投資,如汽車、機械、電子、煙酒等行業紛紛成為地方財政支柱。1992年南巡以後,中國資本主義大躍進,社會出現劇烈的分化,生產力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各地爭相上項目,各地經濟結構的相似度在90%以上。例如全國有22個地區把汽車製造列為支柱產業,24個地區把電子工業作為支柱產業,23個地區把石化列為支柱產業。到1995年第三次全國工業普查,我國82%的產品生產能力利用率低於75%,半數產品的生產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生產能力閒置嚴重的主要是家電產品、機械產品、輕工產品、紡織產品等行業,到90年代中期以後,很多輕工企業紛紛限產、半停產、甚至停產,其中家電行業市場飽和,電視機、空調器、洗衣機等一批工廠面臨關停窘境。
2.第一輪普遍過剩(1997年 — 2001年)
在1996年以前,我國社會總供給一直小於總需求。1996年上半年總供給大於總需求3391億元,供大於求9.8%8。此後中國經濟告別「短缺經濟」進入過剩時代,生產能力利用率下降,工商企業庫存積壓,市場上商品銷售困難。到1997年,全國600多種主要商品供求基本平衡的占67%,供大於求的占32%。朱鎔基打響國企改制攻堅戰,國企職工大量下崗、失業,職工下崗後消費需求急劇萎縮,經濟處於停滯狀態。工人們說:「現在孩子上學學費越來越貴,看病花費越來越貴,百姓有錢也根本不敢花。國家總盯着個人儲蓄,想掏出來,但大家只能把口袋捂得緊緊的9。」1998年生產設備大量閒置,其中金屬切削機床生產能力54%閒置,電子家電業中空調器生產能力閒置率達67%,中小型電子計算機生產能力閒置87%,化工業中油漆生產能力閒置率51%。到1999年對605種主要商品調查顯示,供過於求達437種,比1998年下半年增加38%。
同期,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東南亞各國貨幣爭相貶值,中國同類水際製造業10齣口受阻。面對上述幾方面因素,國家開始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重點投資能源、交通、通訊、水利等基礎設施行業,集中建設了一大批重要基礎設施項目。從1998–2002年,共發行長期建設國債6600億元,每年拉動經濟增長1.5~2個百分點,累計創造就業崗位750萬個,有效拉動了社會需求,2000年起社會消費實際增長率為13.3%。同時,由於居民儲蓄率相對較高,雖然國債負擔有一定增長,但仍處於可控範圍,通貨膨脹總體水平不高11。
3.面向全球市場擴張時期(2001–2008年)
伴隨中國加入WTO,中國經濟步入新的高漲期。這一輪經濟增長主要靠重工業投資帶動,用電量也不斷攀升,很多地方開始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2006年甚至出現了廣泛的電荒和油荒。還有民營企業「大煉鋼鐵」熱,鋼鐵投資年增速高達100%。2005年投資占GDP的比重已經超過53%12。由於開拓了國際市場,巨大的需求創造了巨大的利潤空間,各類市場主體都快速擴大產能(見圖 8 — 圖 10)。在2004年的總投資中,65%來源於非國有投資主體,2005年一季度該比例上升為71%。
但私有制生產能力的擴張速度仍超過需求增加的速度,過剩狀態如影隨形,2005年全國600種主要消費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172種,占28.7%;供過於求商品428種,占71.3%,沒有供不應求的商品。
供過於求的商品中,飲料、服裝、紡織品、家電、家居用品等的比例較高。2006–2007年,在300種主要生產資料中,供求平衡的占72.7%,供過於求的占23%,供不應求的占4.3%。供需偏緊和供不應求商品主要集中在能源、有色金屬和木材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