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種聯合研究中心
機構簡介
「聯合研究中心」是以服務東北粳稻生產,穩定和提高粳稻產量為主要目標,依託中科院遺傳發育所、植物所、上海生理生態所、東北地理所等單位的優勢科研力量,與黑龍江省農科院共同構建實用、經濟、高效的分子育種技術體系,培育高產、優質、多抗的粳稻新品種,提升黑龍江省水稻的單產潛力,為東北水稻的持續高產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聯合研究中心」的成立得到了中國科學院和黑龍江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我院首次為院省聯合研究單元冠以中國科學院的名稱,黑龍江省為「聯合研究中心」落實了事業編制,雙方將以「聯合研究中心」的建立為契機,以粳稻分子育種研究為起始,逐步拓展在農業領域的合作。「聯合研究中心」的成立為中國科學院與黑龍江省在農業領域開展廣泛合作將發揮重要的支撐和推動作用,也為我所相關水稻分子生物學[1]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提供了新的出口和應用平台。
發展
科院北方「粳稻中心」 是在中科院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簽署的全面科技合作協議框架下於2008年9月成立的,對構建實用、經濟、高效的分子育種技術體系,選育高產、優質、多抗的水稻新品種,實現水稻常規育種與分子育種的結合,提高我國水稻育種水平,保持東北水稻生產能力持續提升和國家糧食安全具有戰略意義。「粳稻中心」成立以來得到了中國科學院和黑龍江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各項科研工作正在有序,穩步推進。本次會議以大會報告、實地考察、分組討論、戰略研討的形式進行廣泛了的學術交流和研討。
相關資訊
豐樂種業「6+1」水稻聯合育種創新研究院持續發力
9月15日,雜交水稻新組合考察交流暨豐樂種業「6+1」水稻聯合育種創新研究院2021年第二次理事會在中國水稻研究所富陽基地召開。
會議分為田間考察和室內交流兩部分。各成員單位代表考察了研究院在中國水稻研究所試驗基地的綠色通道參試品種、生態測試組合以及共享親本配組的新組合品比試驗表現,觀摩了中國水稻研究所品比、示範品種和水稻優異種質資源展示以及生物育種實驗室。
中國水稻研究所副所長李國榮回顧了豐樂種業與中國水稻所的合作歷程,指出豐樂種業是最早一批與中國水稻研究所合作的種業企業,在以往合作開發「國豐系列」水稻品種、聯合人才培養[2]等方面都非常成功。現階段又以「6+1」創新研究院平台的方式聚合國內知名、各具特色的大院大所進行水稻聯合育種,方式非常好,階段成果也很明顯,期望在豐樂種業的牽頭帶動下持續不斷創新,取得更大成果。
豐樂種業匯報了2021年綠色通道、多點生態測試、品比試驗品種在各試驗點的考察情況和各成員單位共享親本功能基因分子標記檢測情況等。與會成員單位代表通報了研究院共享親本材料的使用情況,對考察田間配組表現較好的種質資源「504S」「1110S」「19香」等進行了點評,並介紹了各單位親本材料、新品種、新技術的最新應用和儲備情況;共同探討了研究院如何發揮「6+1」的聯動效應、怎樣有效創新發展等方面的發展思路,為促進合作的可持續性指明了方向。
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程式華針對研究院的工作提出要求:隨着《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修改,創新是種業發展的唯一出路,各成員單位要潛下心來做好育種創新工作;成員單位間要加強種質資源的交流、科技信息和經驗分享,注重知識產權保護;豐樂種業要發揮牽頭作用,強化協同分工,將各成員單位交流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加強合作成果的集中展示,加大推廣力度。
最後,豐樂種業總經理戴登安表示,「十四五」期間,安徽省要打造種業強省,合肥市要建設種業之都。豐樂種業必須搶抓發展機遇,不斷加強科研創新,乘勢而上。聯合育種創新研究院要加強交流合作,多出品種,出好品種,並將大力推進實體化合作,為振興水稻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 ↑ 分子生物學虛擬仿真,搜狐,2022-05-23
- ↑ 淺談人才培養的三大模式,搜狐,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