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錄學史論叢
內容簡介
本書共3章,另有目錄學論文6篇,並附錄作者著述目錄。系統地研究了中國先秦至宋末元初的目錄學史,為了補充明清部分的缺遺,朱天俊選取作者6篇關於明清目錄學史的研究論文附於後。這些論文是:《〈永樂大典〉的編纂及其價值》、《〈千頃堂書目〉考》、《〈明史藝文志〉與補史藝文志的興起》、《章學誠的目錄學》以及《清代兩個大輯佚書家評傳》。這樣,讀者就能全面看到作者對於中國古代目錄學史的見解和研究成果。本書根據甲骨文的發現與研究,提出中國目錄學萌芽於殷商時代,形成於漢代。對中古前期(東漢至隋)和中古後期(唐至元)的圖書目錄事業,先從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加以探討,把目錄學放在整個社會中去考察。然後研究和評論本時期的目錄學家和書目。研究歷代目錄學家時,總是聯繫他們一生活動與學術成就進行評述;研究歷代古典書目時,既對書目的體例、源流、書目學術內容與編輯方法作了仔細的分析,又對書目各自的價值與影響作了實事求是的評介。在研究書目和目錄學家的基礎上,總結出各時期目錄學的理論與方法。是第一部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的目錄學史論著,為目錄學史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作者介紹
王重民(1903—1975),河北省高陽縣人,192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國文系,就職北海圖書館。旋任北平圖書館副館長。1934年曆游法、英、德、意、美各國著名圖書館,着力搜集與研究中國古籍。1947年歸國後,仍在北平圖書館工作,兼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1952年主持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工作。著述繁富,有專著論文160餘部(篇)。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中國目錄學史論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 ↑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