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國圖書館人物口述史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中國圖書館人物口述史》,出版社: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 著。

讀書,可以與時俱進,開闊自己,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是全球文化[1]科技知識擴容和更新的需要,是知識[2]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圖書館人物口述史》首批圖書共5冊(1—5集),共收錄29位圖書館學家和圖書館專家的口述史,包括(按生年排序):

第1集:黃明信、關懿嫻、熊道光、沈燮元、劉德原、袁正祥;

第2集:彭斐章、莊守經、李孝友、張樹華、武復興、謝灼華;

第3集:倪波、盧子博、烏林西拉、高樹榆、劉尚恆、沈繼武;

第4集:吳慰慈、張安珍、李龍如、陽海清、沈迪飛、朱岩;

第5集:潘寅生、譚祥金、趙燕群、韓錫鐸、詹德優。

他們是圖書館事業的建設者和見證者,他們的口述歷史是20世紀中國圖書館學術和事業史極為珍貴的資料。本套書是2021年度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成果。

作者介紹

(這套書)不僅開創了中國圖書館口達歷史的新時代,而且在全球圖書館界樹立了一座令人景仰的口述史學術豐碑,對於中國圖書館記憶的保存乃至全球圖書館口述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學術價值和實踐價值。

翻閱《中國圖書館人物口述史》(1—5集),宛如轉動五彩斑斕的萬花筒,讀者從中可以窺見中國圖書館人的閃光精神,可以洞察中國圖書館事業的激盪變化,更可以穿越時空傾聽圖書館前輩發自肺腑的心聲;又仿如步入知識的殿堂,向圖書館前輩致敬,向圖書館事業膜拜,受圖書館精神洗禮。

——程煥文

主編手記

在他們心中,圖書館究竟意味着什麼?是潘寅生深夜跋涉的時候,身上背着的沉重書箱?是關懿嫻在英國畢業後經由香港回北京時,手中握着的單程車票?是彭斐章與導師在深夜的莫斯科火車站最後的惜別?是李孝友念念不忘的《澹生堂藏書約》中的「天下人之書,天下人共讀」?……「此心安處是吾鄉」,在讀完這130餘萬字的文稿後,我們終於明白,在他們的心中,圖書館就是那個能讓他們安心的地方。

參考文獻

  1. 文化的作用是什麼,光明網,2015-10-14
  2. 什麼是知識?,搜狐,2016-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