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产业政策的绩效研究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产业政策的绩效研究》,邱兆林 著,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书籍是用文字、图画和其他符号,在一定材料上记录各种知识,清楚地表达思想,并且制装成卷册的著作物[1],为传播各种知识和思想,积累人类文化的重要工具。它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书写方式、所使用的材料和装帧形式[2],以及形态方面,也在不断变化与变更。
目录
内容简介
产业政策是市场经济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普遍采用的干预经济运行的手段,在各国经济发展初期,政府通过产业政策保护和扶植特定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大量的产业政策文件。从产业政策的范围来看,制造业是政府实施产业政策较多的领域,可以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制造业转型升级都是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完成的。对于中国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学术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论。很多学者从中国产业政策的特征出发研究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认为中国的产业政策延续了计划经济时期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传统,阻碍市场竞争,产业发展滞后;也有学者认为,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对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产业政策的绩效研究》认为,要对产业政策的绩效进行评价,需要区分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产业政策的绩效研究》根据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将产业政策划分为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同时参照了拉尔(LaU,2003)关于选择性产业政策和功能性产业政策的划分。我们界定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产业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结构调整、组织优化、技术进步和就业稳定四个方面,并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最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产业政策的绩效研究》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指出了传统选择性产业政策存在的缺陷,以及实施功能性产业政策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 作品、著作物与版权,道客巴巴,2014-11-09
- ↑ 书籍装帧设计的分类及艺术表现形式,豆丁网,2016-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