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度變遷下全要素生產率的空間分異研究
《中國制度變遷下全要素生產率的空間分異研究》,潘鳳 著,出版社: 中山大學出版社。
書,是歷史的見證、文化的賦形、知識的寶庫、智慧[1]的結晶,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顯示其文明的標誌。讀書,是時代的呼喚、歷史的昭示、職責的要求,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走向偉大復興的證明[2]。
目錄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以來,在全國統一的制度變遷的框架下,儘管各地都實施了一系列共同的制度舉措,但各地制度實施的力度、深度、廣度以及當地對制度的吸收能力的差異,造成制度實施的強度和表現績效有顯著差異。本書以異質性制度為切入點,通過制度細分,綜合考察了勞動增進型制度、資本增進型制度和公共供給型制度對中國省域全要素生產力的影響表現與內在機理。
在此基礎上,通過構建計量模型,實證考察了異質性制度對全要素生產率空間差異的影響,並擴展分析了制度外溢對全要素生產率差異的影響。同時,結合省域全要素生產率空間差異演變的總體趨勢,重點分析了制度因素影響下中國省域全要素生產率的收斂態勢。
在上述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的基礎上,全書還提出了改善中國省域生產率空間差異的政策建議。
作者介紹
潘鳳,女,1983年生,湖南永州人,深圳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現任山西財經大學經濟學院講師,承擔本科宏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制度與經濟轉型理論。2018年至今,主持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項,參與國家與省部級項目多項。在國內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10餘篇,其中CSSCI核心期刊收錄論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