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華文明養成記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中華文明養成記》,出版社: 廣東人民出版社,ISBN:9787218154695。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合理閱讀使一個人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1],全面提升人文素質[2],為走向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目錄

內容簡介

中華文明的強大生命力,源自其生命軌跡、發展邏輯。本書圍繞農業文明、國家組織制度、文化形態、知識群體、學術思想等主題,通過對中華文明產生、嬗變和發展的過程再認識,來探討中華文明的生命力量,探討深藏於文明本身的內在邏輯和法則,力求呈現出較完整的一幅中華文明養成的歷史長圖。

作者介紹

武斌,歷史文化學者,研究員。外國語大學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聘教授。曾任遼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瀋陽市文史研究館副館長、瀋陽故宮博物院院長,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副會長等。主要從事中國文化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已出版著作數十種,近年出版的主要有:《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中國接受文化史》《絲綢之路全史》《孔子西遊記》等。

目錄

章 歷久彌新的中華文明

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傳承的載體與機制

開放包容與海納百川

世界眼光與文化自信

第二章 中華文明的孕育空間與世界觀

認識史前文明的三種方式

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性與凝聚力

「九州」「四海」與「五方」

以文化為標準的「夷夏之辨」

早期文明的自我中心意識

中華文化圈

第三章 中華文明的原始基因

神話中的歷史

創造文明的「文化英雄」

「農業革命」與文明的奠基

第四章 中華文明的制度基礎

從氏族社會到部落聯盟

國家的雛形

從「公天下」到「家天下」

周禮:政治制度的基石

宗法制與封建制

敬天保民與以德治國

第五章 「一統」為「大」的文明觀

國家主導的文明路徑

從封建制到大一統

大一統的文化格局

第六章 文字的力量

文字的產生

詩歌的國度

文以載道

家言

歷史的書寫

第七章 圖書與文化傳承

造紙術與印刷術

圖書的刊刻與流通

國家藏書事業

私人藏書的風景

歷代「百科全書」

第八章 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

巫史:中國早的知識群體

學在官府的貴族之學

作為新知識群體的士

從士到士大夫

第九章 孔子與中華民族精神世界

孔子和儒家思想

賡續者的腳步

聖人氣象與君子之風

董仲舒對儒學的再創造

儒家何以獨尊

經學成為學術文化的源頭

理學對儒學的革新

第十章 儒家文化傳承的制度建構

孔廟祭祀制度的誕生

官學教育體系

私學與書院

科舉制與儒家文化傳承

第十一章 學術爭鳴與思想的兼容

諸子百家與「元典時代」

稷下學宮:「早的社會科學院」

玄學興起與儒玄兼修

佛教東傳的文化意義

佛教是如何實現中國化

三教並行:佛學與中國思想的相遇

第十二章 藝術與審美精神

原始藝術萌芽

周公「以樂治國」

魅力無限的中國畫風

獨具神韻的書法藝術

第十三章 文明傳統的同構

文明的「大傳統」與「小傳統」

傳統倫理價值觀的建構

家是中國人的本位

家族、祠堂、族譜與家訓

蒙學讀本:從娃娃抓起的文明傳承

第十四章 農耕與遊牧的二元文明

農耕遊牧的交融

匈奴與漢文化的碰撞與交流

遊牧文明的衝擊與重整反應

一再上演的征服者被征服的故事

第十五章 文明的轉型與再造

工業文明衝擊下的傳統重構

新知識體系與新知識群體的形成

從西學到新學

歷史的視角:新學與舊學

文化保守主義的意義

「中體西用」:折中主義的文化策略

中西文化觀的交鋒與論戰

中華文明的轉型、再造與復興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