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雙扇蕨
形態特徵
植株高60-90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木質,被鑽狀黑色披針形鱗片。葉遠生;葉柄長30-60厘米,灰棕色或淡禾稈色;葉片紙質,下面沿主脈疏生灰棕色有節的硬毛,長20-30厘米,寬30-60厘米,中部分裂成兩部分相等的扇形,每扇又再深裂為4-5部分,裂片寬5-8厘米,頂部再度淺裂,末回裂片短尖頭,邊緣有粗鋸齒。主脈多回二歧分叉,小脈網狀,網眼內有單一或分叉的內藏小脈。孢子囊群小,近圓形,散生於網脈交結點上,被淺杯狀的隔絲覆蓋。[1]
生長環境
產雲南、貴州和廣西。生灌叢中地上,海拔800-2100米。中南半島和緬甸北部也有分布。
土生中型蕨類。 海拔下限 800,海拔上限 2100,常生於疏林下或灌叢草地中。雲南珍稀瀕危植物。
主要價值
景觀用途
中華雙扇蕨葉大扇形,奇特雅致,配置林緣、路旁頗相宜。
藥用價值
藥 名:中華雙扇蕨。
來 源:為雙扇蕨科植物中華雙扇蕨的根莖。
功 效:利水滲濕,補腎療虛。
主 治:治水腫、小便不利、腎虛、腰腿痛。
性味歸經:甘,平。膀胱、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克。
別 名:半邊藕、鐵涼傘(廣西大瑤山、大苗山)、八爪蕨(廣西金秀)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廣西、貴州、雲南。
拉丁名:中華雙扇蕨 Dipteris chinensis Christ.
考 證:始載於《中國蕨類植物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