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思想史綱1949·2009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思想史綱1949·2009》,趙曉雷·著 ,出版社: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合理閱讀使一個人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1],全面提升人文素質[2],為走向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目錄
內容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思想史綱(1949~2009)》是在我的《新中國經濟理論史》(國家「九五」規劃重點圖書,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基礎上修撰而成的。1.體例結構做了重大調整。《新中國經濟理論史》是一種發展流程的體例結構,重在整理、描述經濟思想的發展線索和過程狀態;《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思想史綱》則採用專題研究的體例和結構,在發展流程背景下着重經濟思想的理論形態、發展轉型、學術形式及研究方法變革、中西經濟思想融合等節點的提煉和分析,使思想史的發展有一種學科框架的勾勒。
2.經濟思想的資料整理及發展過程描述延續到21世紀初葉。《新中國經濟理論史》考察研究1949~1999年50年中國經濟思想發展史;《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思想史綱》考察研究1949~2009年60『年中國經濟思想發展史。即在前書基礎上延續了10年。由於處在改革開放及現代化過程中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變化較快,所以以10年為一個時段對經濟思想作及時的整理和研究可以促進思想資源的積累,催生新的思想,發展出新的分析技術和理論結構。
3.理論分析的修正和更新。由於是整理、研究當代經濟思想史,思想、理論、學說和觀點等都是處在變化過程中,所以對這些要素的整理和研究也是一個動態過程。從2009年回顧1949~2009年的經濟思想史,一些理論分析需要作出修正或更新,一些政策思想需要作出新的解讀,一些思想發展狀態需要作出特殊的描述,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思想史綱》的修撰要求。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思想史綱(1949~2009)》的研究方法,還是依循我對現代經濟思想史研究的一些考慮。
通常,經濟思想史比較習慣的寫法是以人物(和與人物密切相關的學派)來安排章節,即按照時間順序將一些重要的、次重要的、不甚重要的經濟學者(或學派)的主要理論觀點羅列一番,再加上作者的點評。這是一種習慣的寫法,古代經濟思想史、近代經濟思想史基本上都是這樣寫的,外國經濟學說史著作很多也是這樣寫的,也有學者用這種方法來寫中國現代政治經濟學史或現代經濟思想史(如對領袖人物的經濟思想的研究)。我覺得,用這種辦法來寫現代經濟思想史不是很合適。首先,現在乃至當代的經濟思想、經濟理論的發展雖然已有了一個過程,但畢竟還未沉澱,有些理論的發展還在延續,有些觀點仍在發生變化,有些結論有待於修正……經濟學者的重要性或「等級」也還需要經歷一個「歷史選擇過程」,因而很難用對待歷史人物的方法處理;其次,按人物編史的信息容量有限,羅列的人物不可能很多,每一個人物所涉及的知識範疇和學科領域也不可能很廣,因此這種體例很難吸納大量的思想素材,不可能全面反映該時期經濟思想發展的面貌;再次,在現代中國經濟思想發展過程中,罕見能建立完整理論體系的經濟學者,也尚未形成有完整理論體系的學派,因而僅靠人物編排的套路無法構成一段完整的歷史。整理研究現代經濟思想,我的方法是,除了極少數情況,一般只論及學術觀點而不一一對應原作者。也就是說,某一觀點是誰提出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某一時期針對某一問題產生了若干種有代表性或有理論價值的觀點,或者對某一理論的研究達到了怎樣一種學術水平。
與這種方法相適應,《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思想史綱(1949~2009)》對所引用和參考的文獻資料除篇幅較長者外,一般不一一對應注釋,而在書末給出每一章詳盡的參考資料目錄,該章的觀點都會對應。而且,思想資料、理論觀點經過我的整理或處理,也不適宜直接注釋。這種注釋方法也是國際上學術著作多有採用的。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時代的知識結構——湯勝天,搜狐,2016-11-04
- ↑ 陳丹青:何謂人文素質教育? ,搜狐,20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