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中丹對話》,副標題:丹麥的中國研究,作者:[丹]約恩·德爾曼,[丹]魏安娜 主編, 谷 健 等譯,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時間:2022年07月 。

隨着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傳播知識信息手段[1],除了書籍、報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但書籍的作用,是其他傳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當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書籍仍然是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傳播工具[2]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梳理丹麥近20年來的中國研究成果,讓中國學界了解丹麥研究環境、研究傳統和研究重點。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開展有效的學術對話。研究不僅僅是中國的丹麥研究,更要關注丹麥的中國研究,了解丹麥中國研究的態度、範式、內容等,以促進中丹之間進一步的交流與合作,深化互識互信。本書討論了中國的歷史、文化、經濟和教育,以他者的眼光給出全新的認識與觀點。本書讓讀者在批判性閱讀的過程中,藉助他者的眼光,辯證地看待跨文化交流中的差異性和多樣性,以便更好地向世界講述好中國故事。

作者介紹

約恩·德爾曼(Jorgen Delman)是哥本哈根大學跨文化與區域研究系教授、中國研究專家。他多年來與中國高校保持着良好的溝通與交流,曾多次受邀出席北京、上海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討論會和講座。

魏安娜(Anne WEDELL-WEDELLSBORG),奧胡斯大學中國學榮譽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現當代中國文學,發表多篇著作,研究範圍包括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學文化與思想論爭、中國當代藝術、中歐文化與文學交流、卡夫卡作品在中國的接受等.

目錄

導言 從遠處看中國 約恩·德爾曼(Jrgen Delman) 魏安娜(Anne WedellWedellsborg) 張喜華

揚州評話《西漢》傳統留存下來的說書藝人的腳本 易德波(Vibeke Brdahl)/着 楊靜林/譯

孔子2.0版,還是儒學某某主義?——文化調解者建構初探 本特·尼爾森(Bent Nielsen)/着 於春華/譯

「音樂的勢力」 ——20世紀20年代後半葉的中國崛起 史通文(Andreas Steen)/着 王莎/譯

當代中國文學身份空間中的多重時間性 ——論余華小說《兄弟》及其接受研究

魏安娜(Anne WedellWedellsborg)/着 於春華/譯

亞健康 ——當代中國身體素質之問 武博格(Mikkel Bunkenborg)/着 余沁/譯

當代中國文化中的多孔滲透性人格 ——與跨文化心理學的對話 孫博(Bo renlund Srensen)/着 曹洪瑞/譯

中國政治與國有企業的發展柏思德(Kjeld Erik Brdsgaard)/着 孫寧/譯

中國城市氣候變化政治 ——碎片化整合機制與杭州的治理創新 約恩·德爾曼(Jrgen Delman)/着 孫寧/譯

重塑中國城鄉邊界 ——例外是獲得發展的標準 葉思博(Jesper Willaing Zeuthen)/着 余沁/譯

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走進中國 ——陳衡哲與早期的全球化計劃 丹尼斯·金普爾(Denise Gimpel)/着 曹洪瑞/譯

我要用我自己的小方式來改變中國學前教育 ——中國留學生、「西方」價值與學前教育改革 曹詩弟(Stig Bjarka Thgersen)/着 蔣芳芳/譯

中國留學生問題研究 ——一場基於軟實力的公共外交?畢安娜(Ane Bislev)/着 蔣芳芳/譯

重溫中國和拉美經濟發展 ——不同工業化戰略的非預期結果李形/着 倪曉文/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