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两岸读音liǎng àn,汉语词语,指江、河、海峡等两边的地方,还能特指中国大陆和台湾省,因大陆与台湾省处在台湾海峡两岸,故名。例句有“小河的两岸长了一大片茂密的芦苇”。

相关古文有“循先留别帅范崇民以精兵高舰据南陵,夹屯两岸。”出自《宋书·刘钟传》。[1]

[]

目录

引证解释

1、指水流两旁的陆地。

《宋书·刘钟传》:“ 循先留别帅 范崇民 以精兵高舰据 南陵 ,夹屯两岸。”唐李白《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元萨都剌《江浦夜泊》诗:“棹歌未断西风起,两岸菰蒲杂雨声。”茅盾《子夜》一:“现在沿这苏州河两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舱面比码头还高了约莫半尺”。

2、特指台湾海峡两岸

“两岸”是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中一个专有名词,特指台湾海峡两岸,也是台湾海峡两岸的简称。例如两岸关系,说的是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关系,两岸三地,指的是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

两岸的说法比较中性,为两岸多数人所采纳

参考文献

  1. 两岸关系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