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兩個乞兒,心懷惡念的乞兒飽脹睏臥於路邊,不一會兒,數百輛的車隊從遠而近快速地駛過,揚起了滿天的塵土,一個不注意,竟從乞兒身上輾過,轢斷了他的頭。結果,魂喪黃泉的噁心乞兒墮入地獄,受無量的苦報。而懷著善念的乞兒,飽食後心中滿是歡喜和感恩,出城尋得一棵大樹,便於樹蔭底下休息,心中恬靜無雜亂想

目錄

原文

   古人常說:「為惡之人必有餘殃,禍雖未至,福已遠離;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福雖未至,禍已遠離。」為善作惡都是「一念」之差,善念存心則面如菩薩,惡念一起即形同夜叉。佛法又稱為「心法」,意指時時刻刻都要反省自心,斷惡修善,才是最積極地「創造人生」。

一日,舍衛城裡的兩個乞兒,來到僧眾聚集的地方,希望向比丘們乞討用剩的菜餚。其中,有一乞兒見到齋主為諸聖眾準備種種上妙飲食,突然心生忌妒,便發了個惡願:「這些道人憑什麼受用這麼好的東西?如果來世我成為國王,操縱人民的生死,我一定要用車輪輾斷你們的頭!」但是,另一位乞兒卻想:「出家人個個具足威儀,殊妙莊嚴,將來我要是成為國王,有大自在力,一定要籌辦最好的飲食、臥具、醫藥供養僧人,使他們不虞匱乏!」

等到比丘用齋畢,兩位乞兒也各自乞足離開。心懷惡念的乞兒飽脹睏臥於路邊,不一會兒,數百輛的車隊從遠而近快速地駛過,揚起了滿天的塵土,一個不注意,竟從乞兒身上輾過,轢斷了他的頭。結果,魂喪黃泉的噁心乞兒墮入地獄,受無量的苦報。而懷著善念的乞兒,飽食後心中滿是歡喜和感恩,出城尋得一棵大樹,便於樹蔭底下休息,心中恬靜無雜亂想。

此時有一國家,新喪國王,又無嗣主,王位虛懸令群臣憂心不已。一天,群臣百官共同商議,國家不可一日無君,否則人心大亂將各自散去。這天,有一智慧明達的大臣提出外訪賢人,推擁新君的建議,於是大家開始分頭尋找威德福相具足之人來繼承王位。使者出了國界後徐徐而行,忽然看見一棵濃密的大樹底下有一人熟睡,雖然日光早已偏移,但是樹蔭仍覆蓋著他,好似有寶蓋在上一般。使者大奇,趨近一看,只見此人面容殊好,神態貴不可言;使者心想:「此人若是作我國君,定能使民富足、國土安樂!」便令僕人喚醒乞兒,前呼後擁地帶回宮中,群臣百官拜稱「萬歲」,擁戴為君。

世尊知曉此二乞兒迥然不同的遭遇後,即為大眾開示:「諸法從心起,心是萬法的根本,心中懷惡不捨,罪報如影隨形,將為自己帶來無盡的苦惱,如同惡念乞兒發了毒誓,所以葬身輪下。若心懷善念,身體力行,福報慶喜自然相隨,亦如善念乞兒今生即成就善果。由此可知心念之力,強大如是!」[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