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拼音:sī)是漢語常用字,初文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兩束紮起來的絲的形狀。絲本義指蠶吐出的像線的東西,是織綢緞等的原料。引申為絲織品,如絲綢。泛指像蠶絲一樣的細線和其他極細的東西,如絲線、銅絲。又比喻極小或極少的量。又特指琵琶等弦樂器,因其弦古代常以蠶絲為之,故稱。[1]

目錄

文字溯源

會意字。甲骨文的「絲」是兩小把蠶絲(「糸」)扭在一起的形狀。金文寫法和甲骨文的形狀相類似,只是紐結變為兩個。戰國文字上部有一橫,如字形3(有的上加二橫,如江陵楚簡的「絲」字作),可能是飾畫,也可能表示絲線連結之意。小篆文字承襲金文。楷書的「絲」字,仍是由兩個「糸」字組成的,但表示結的部分變為兩撇折,左部的「糸」寫作「糹」。「糸」作偏旁簡化作「糹」,故「絲(繁體)」也簡化為「絲」。其下部一橫為兩個「糹」下一筆的連寫。[2]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十三】【絲部】息茲切(sī)

蠶所吐也。從二糸。凡絲之屬皆從絲。

說文解字注

蠶所吐也。

註:吐者,寫也。

從二糸。

註:息茲切。一部。

廣韻

息茲切,平之心 ‖絲聲之部(sī)

絲,《說文》云:「蠶所吐也。」又一蠶為忽,十忽為絲。《淮南子》曰:「蠶餌絲則商弦絕。」

校釋:《淮南子·覽㝠訓》:「蠶咡絲而商弦絕。」髙誘註:「老蠶上下絲於口故曰咡絲,新絲出,故絲脆。商於五音最細而急,故絕也。」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部】 絲·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6

《廣韻》息茲切。《集韻》《韻會》新茲切,並音思。《說文》:蠶所吐也。《急就篇》註:抽引精繭出緒曰絲。《書·禹貢》:厥貢漆絲。《詩·召南》:素絲五紽。《周禮·天官·大宰》:嬪婦化治絲枲。

又《典絲》:掌絲入而辨其物。《左傳·隱四年》:猶治絲而棼之也。

又《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絲,琴瑟也。

又《禮·緇衣》:王言如絲。疏:微細如絲。

《五經文字》:絲作𢇁,譌(同「訛」)。《韻會》:俗作﹝⿰糹系﹞,誤。○按《說文》:絲自為部,今併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