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國內段非物質文化景觀圖譜研究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國內段非物質文化景觀圖譜研究》,作 者:魏鵬,杜婷 著,定 價:89,出 版 社:知識產權出版社,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頁 數:216,裝 幀:平裝,ISBN:9787513078832。
知識產權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原名專利文獻出版社)成立於1980年8月,由國家知識產權局主管、主辦。作為國家級圖書、期刊[1]、電子、網絡出版單位,知識產權出版社是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單位、國家一級出版社、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國家數字出版轉型示範單位、中國專利文獻法定出版單位[2]。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以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國內段11項人類「非遺」、282項重量「非遺」(含前項列入人類遺產的重量遺產)、1090項省級「非遺」,共標註1854處「非遺」為對象,進行線路區段內「非遺」景觀的基因圖譜研究。
本書採用地理信息技術和地學信息圖譜思想,構建非物質文化景觀的基本單元信息圖譜表達模型,顯示非物質文化景觀基因的空間分布、空間結構和空間關係,揭示其空間分異、空間關聯與環境響應關係,提出基於空間分異的真實性、線路關聯的整體性以及與環境相適應的生態性為要求的保護與開發方案建議。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非物質文化景觀圖譜
1.2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
1.3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圖譜
1.4 國內外相關研究
1.5 相關概念
1.6 「非遺」基因的識別與圖譜表達
第2章 絲綢之路國內段行政區劃與自然環境概況
2.1 行政區劃
2.2 自然地理
2.3 研究分區
第3章 絲綢之路國內段非物質文化景觀的概況與分布
3.1 數量與類型
3.2 地區分布
3.3 民族歸屬
3.4 產生年代
3.5 空間分布特徵
第4章 絲綢之路國內段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現形式與文化功能
4.1 說唱
4.2 舞蹈
4.3 製作技藝
4.4 文化功能及其分布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絲綢之路國內段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符號
5.1 文義
5.2 時令
5.3 器具
5.4 材質
5.5 圖騰
5.6 本章小結
第6章 絲綢之路國內段主要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因特徵
6.1 漢族
6.2 少數民族
6.3 本章小結
第7章 絲綢之路國內段各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因特徵
7.1 南疆
7.2 北疆
7.3 河西走廊
7.4 隴南山地
7.5 陝南山地
7.6 豫西山地
7.7 隴東黃土高原
7.8 陝北黃土高原
7.9 關中平原
7.10 豫東黃河平原
7.11 豫東淮河平原
7.12 本章小結
第8章 絲綢之路國內段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因的主要特徵
8.1 「非遺」基因的區域內共生
8.2 「非遺」基因的區域內排異
8.3 「非遺」基因的地區間分異
8.4 「非遺」基因的民族分異
8.5 「非遺」基因的鄰近關聯
8.6 「非遺」景觀與基因分布的自然環境分異
8.7 「非遺」基因的歷史差異性層進發展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 ↑ 著名文學期刊_中國十大文學雜誌_文學雜誌排名,簡書,2021-11-09
- ↑ 公司簡介,知識產權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