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目錄

基本信息

 
東林六君子1

中文名字--東林六君子

主 辦 人--顧憲成

時 間--1604年

性 質--政治集團

口 號--講習之餘往往諷議朝政,裁量人物

聚會地點--東林書院

主要成員--楊漣、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顧大章
東林六君子指的是楊漣、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顧大章六人。東林黨是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政治集團。公元1604年,顧憲成等修復宋代楊時講學的東林書院,與高攀龍等講學其中,「講習之餘,往往諷議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論被稱為清議。朝士慕其風者,多遙相應和。這種政治性講學活動,形成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東林黨

東林黨是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政治集團。公元1604年,顧憲成等修復宋代楊時講學的東林書院,與高攀龍等講學其中,「講習之餘,往往諷議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論被稱為清議。朝士慕其風者,多遙相應和。這種政治性講學活動,形成了廣泛的社會影響。「三吳士紳」、在朝在野的各種政治代表人物、東南城市勢力、某些地方實力派等,一時都聚集在以東林書院為中心的東林派周圍。時人稱之為東林黨。天啟時期,以宦官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集團對東林黨人實行血腥鎮壓。天啟七年明思宗朱由檢即位,魏忠賢自縊死,次年毀《三朝要典》,對東林黨人的迫害才告停止。但東林與閹黨的鬥爭,一直延續到南明時期。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這是東林黨首領顧憲成撰寫的一副對聯,鐫刻在東林書院的大門口。

東林六君子

天啟年間,東林黨議的性質發生了變化,由士大夫們政見不同的論爭,轉而為與閹黨的血腥鬥爭,東林黨人表現出了「一堂師友,冷風熱血,洗滌乾坤」卷五十八《東林學案一》的大無畏的犧牲精神。五年(1625),楊漣、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顧大章等六人殉難,時稱「六君子」。

楊漣

人物簡介 楊漣(1571~1625),字文孺,號大洪,明代湖廣應山(今屬湖北廣水)人,明代晚期著名大臣、諫官、東林黨人、政治家,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進士。

個人生平

初任常熟知縣,舉全國廉吏第一,入朝任給事中。明神宗病危,力主太子進宮服侍皇帝。明光宗即位,極力反對鄭貴妃求封皇太后。光宗病重,召見大臣,他不屬大臣,亦在召見之列,臨危顧命;光宗逝世,李選侍居乾清宮挾太子欲把持朝政,他說服朝臣,挺身而出,闖進乾清宮,擁太子即位,並逼李選侍移出乾清宮,安定了朝局,升兵科都給事中。  天啟五年(公元1625 年)任左副都御史,因彈動魏忠賢24大罪,被誣陷,慘死獄中;後平反昭雪,諡號「忠烈」;有《楊忠烈公文集》傳世。

楊漣終生致力於爭「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三案以正宮闈,反閹黨以遏止魏忠賢,為挽救混亂的政局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崇禎初年,誅滅魏忠賢閹黨之後,楊漣冤案平反,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諡號「忠烈」

楊漣不求家財萬貫,不求出將入相,不求青史留名,唯以天下、以國家以百姓為任,甘受屈辱,甘受折磨,視死如歸,有慨然雄渾之氣,萬刃加身不改之志。

楊漣,千年之下,終究不朽!

獄中血書

楊漣被害之後,魏忠賢及其黨羽為了毀滅罪證,下令獄中人員仔細搜查楊漣隨身之物;一牢頭在搜檢楊漣的枕頭時發現了這份楊漣臨刑之前書寫的血書,他如獲至寶,欲將其拿去請賞,但在仔細閱讀了這份血書之後,被楊漣的浩然正氣所感動,於是他冒着生命危險將其保留了下來,直到魏忠賢等閹黨被誅滅之後才將其公諸於世。

血書全文如下,以勉後來者:

漣今死杖下矣!痴心報主,愚直仇人;久拼七尺,不復掛念。不為張儉逃亡,亦不為楊震仰藥,欲以性命歸之朝廷,不圖妻子一環泣耳。 打問之時,枉處贓私,殺人獻媚,五日一比,限限嚴旨。家傾路遠,交絕途窮,身非鐵石,有命而已。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義一生,死於詔獄,難言不得死所。何憾於天?何怨於人?

惟我身副憲臣,曾受顧命。孔子云:「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持此一念,終可以見先帝於在天,對二祖十宗與皇天后土、天下萬世矣。大笑,大笑,還大笑!刀砍東風,於我何有哉?

左光斗

人物簡介

左光斗(1575~1625) 字遺直,一字共之,號浮丘。別命左遺直、左共之 、左浮丘.。明桐城人(今樅陽縣橫埠鎮人),其父左出穎遷家於桐城縣城(今桐城市區啖椒堂),穎生九子,光斗排行第五。。明朝官員,也是史可法的老師。因對抗大宦官魏忠賢,下獄,死。弘光時平反,諡為忠毅。

個人生平

萬曆三十五年(1607)與楊漣同年進士,授中書舍人。

四十七年(1619),升浙江道監察御史。

天啟元年(1621) 領直隸屯田事,上「足餉無過屯田,屯田無過水利疏」淮行,奉委通判盧象觀,主持水利 。後任左僉都御史。

明熹宗剛即位的時候,魏忠賢亂政,楊漣上了一份奏章,揭發魏忠賢二十四條罪狀。左光斗等七十餘人大力支持他,草奏彈劾忠賢等三十二斬罪,但熹宗皆不信。

魏忠賢反誣陷楊漣等六君子,接受熊廷弼的賄賂,判定楊漣、左光斗各坐贓二萬,魏大中三千。後左光斗等人被捕下獄,受酷刑折磨,史載「五日一審,裸體受拶、夾、棍等刑,不能跪起,平臥堂下受訊」。將死之前,左光斗的學生史可法買通獄卒,前往探監,遭光斗怒斥離去。後死於獄中。史可法受光斗「忠義」感召,繼其志業,忠君愛國,亦身殉社稷。

天啟七年(1627年)明熹宗逝世,明思宗即位,懲辦魏黨,魏忠賢自殺。

南明福王弘光時,為左光斗平反,諡「忠毅」。

周朝瑞

人物簡介

周朝瑞(?~1625) 明代政治家,著名的東林黨人。字思永。臨清人。萬曆三十五年(1607),周朝瑞考中進士,授為中書舍人。他學識淵博,性格耿直,對萬曆末年朝政腐敗又憂又憤。神宗死後,光宗即位,升他為吏科給事中,為後人懷念。

個人生平

他率先上疏提出給萬曆朝受錯誤處理的正派大臣平反,勸光宗近賢達,遠小人。疏中還直言不諱地抨擊了亂政的太監集團,因此受到太監集團嫉恨,加以罪名,他剛當吏科給事中4天,就被貶官外調。就在這時,光宗病故,16歲的熹宗即位。一朝天子一朝臣,形勢發生了變化,東林黨人在朝中占據了優勢。但是,太監與東林黨人的鬥爭並沒有停止,而且日益公開化、白熱化。那些在爭「三案」中袒護神宗鄭貴妃的官員皆受到東林黨人攻擊,他們轉而投到太監魏忠賢門下,形成一個強大的政治勢力。太監魏忠賢靠他的相好、熹宗的奶媽客氏逐漸牢固地控制住熹宗,進而掌握了朝政,形勢因此轉而對東林黨人不利。

周朝瑞與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人一直站在反太監鬥爭的前沿。

天啟元年(1621),周朝瑞上疏彈劾閹黨邵輔忠,並趁機勸熹宗親掌朝政,以免大權旁落。天啟二年,針對魏忠賢每天引導熹宗游嬉以至不理朝政的情況,周朝瑞上疏請求熹宗按時聽朝臣講課。不久,他與左光斗等人彈劾閹黨大學士沈凗,矛頭直接對準魏忠賢,請熹宗停止魏忠賢主持的「內操」,並揭露了沈凗賄賂魏忠賢和客氏的事實。

袁化中

人物簡介 袁化中(? ~1625)字民諧,別號熙宇,明朝武定(今山東省惠民縣)人。晚明政治人物,東林黨人。

個人生平

袁化中(?—1625),字民諧,明武定(今惠民縣城)人。1607年(明萬曆三十五年)考中進士,歷任內黃、涇陽知縣,多有善政。1620年(明泰昌元年)提升為御史。他耿直、清廉,勇於扶正壓邪。熹宗時,上書論述時政「八事」,切中利弊要害;又與楊漣等上書彈劾魏忠賢,揭發崔呈秀貪污行徑,遂遭魏忠賢閹黨誣陷。時人稱為「六君子」的袁化中、楊漣等被捕入獄,受盡酷刑,冤死獄中。崇禎初才得平反,贈官太僕卿。追諡「忠愍」。

魏大中

人物簡介 魏大中(1575—1625),字孔時,號廓園,嘉善遷北區(今嘉善大舜鄉)南早濱人。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進士,歷任行人司行人,工、禮、戶、吏各科給事中,都給事中等職。

人物生平

自幼家貧,讀書砥行,師事高攀龍。登第後仍敝衣冠,夫人織素如故。舉發賄賂,饋者無敢及門。奉敕封代藩,拒收饋金,說:「此番須令知中原有不受金錢之人。」又拒福王處贈銀500兩,並書諫福王資助邊餉。返故里,聞士民苦於「兌運法」,上書浙江巡撫,痛陳其中奸弊,致調整漕稅,民稍蘇一二。為人狷介剛毅,有澄清天下之志。天啟元年(1621)疏奏楊鎬等罪「宜置重辟」;上兩疏劾大學士沈漼,語侵魏忠賢和客氏。及議「紅丸案」,力請誅方從哲、崔文升、李可灼,並追論鄭國泰陷害東宮太子罪。楊漣疏劾魏忠賢,大中亦上《擊逆璫疏》;大學士魏廣微與魏忠賢表里為奸,魏大中屢次參劾。持議峻切,邪黨側目,奸人讒嫉。

天啟四年(1624),魏廣微指使親信陳九疇彈劾魏大中,遂被貶三級外放。後於十月南返故里,未及半載,閹黨又矯旨逮捕汪文言,刑逼汪文言誣陷魏大中受楊鎬等人賄金3000兩。天啟五年四月二十四日,魏大中蒙冤被逮,數千士民一路號泣追隨,大中與士民從容告別。舟過錫山,業師高攀龍來別,叮嚀當不辱臣節。六月入北鎮撫司監,慘遭酷刑,自知難免一死,留《臨危遺書》,囑家人安貧、勤讀、積德、患難相守。七月二十六日,與楊漣、左光斗同死於獄中。著有《藏密齋集》。

《明史》載

生性狷介剛毅,《靜志居詩話》稱其為「骨鯁之臣」。從小家貧,《明史》列傳中說他「自為諸生,讀書砥行」,「家酷貧,意豁如也」。為官後清廉正直,不計個人安危多次諫諍,與權臣鬥爭。

顧大章

人物簡介

顧大章(1576-1625)字伯欽,常熟(今屬江蘇)人。明代東林黨人。

個人生平

父顧雲程,任南京太常卿。與弟顧大韶是孿生兄弟。萬曆三十五年(1607)中進士,與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等同榜,授泉州推官,改常州教授。天啟元年(1621),任刑部員外郎署山東司事,剛正不阿,為魏黨所忌恨,遭陷害,遂引疾歸里。天啟五年(1625)起官任禮部郎中、陝西按察使,八月,廣寧失陷,大章援引法律條文以為王化貞當斬,熊廷弼當戍,魏黨不滿,又遭陷害,五月二十六日下獄,在刑部獄中,執筆作聯曰:「故作風波翻世道,長留日月照人心。」後自縊死。崇禎初,贈太僕卿福王時,追諡裕愍。其墓在江蘇省常熟市古里軍墩。

六君子生死

喉骨被吞 死狀悽慘

楊漣等六君子被殘害身死後,魏忠賢仍不肯罷休,命令打手們用利刀將他們的喉骨剔削出來,各自密封在一個小盒內,直接送給魏忠賢親驗示信。……他竟然把楊漣等人的喉骨燒化成灰,與太監們一齊爭吞下酒。流氓嘴臉,小人心態,由此可見一斑。

「東林六君子」楊漣,忠心報國,力戰「閹逆」,史家評價他「為人磊落負奇節」。他在獄中寫下了著名的《獄中絕命辭》。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大笑大笑還大笑」的英雄人物,他的死狀卻是無比悽慘的:「土囊壓身,鐵釘貫耳」,屍體被領出時,竟已全部潰爛,慘不忍睹。等到收殮時,僅得破碎血衣數片,殘骨數根。

「東林六君子」中的魏大中死後,魏忠賢不許下葬,一直拖了六天才准許從牢中抬出。還有錚錚傲骨不遜於楊漣的忠毅公左光斗,當史可法看到他「骨斷筋折、血肉俱脫」,卻依然以死相抗、誓不屈服時,由衷敬佩地嘆一聲「吾師乃鐵石鑄造之肺腑也」。

總結

明末東林黨人是中國歷史上一群最勇敢的人,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光輝楷模,在昏暗荒唐頹敗的明末,以他們的良知和不屈抗爭,給了腐朽政權的黑暗統治有力的一擊。雖然東林黨的英雄志士最後大多或身陷囹圄,或被迫害致死,但其偉大精神和堅強意志,不僅深深感動了人民,也令政敵魏忠賢們膽戰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