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中文名: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外文名: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t Qinhuangdao
簡 稱: 東北大學(秦皇島)、東秦、NEUQ
創辦時間: 1987年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類別: 理工類
學校特色: 211工程 985工程 教育部直屬高校 全國重點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展開 學校特色 211工程 985工程 教育部直屬高校 全國重點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研究生院 收起
學校特色: 211工程 985工程 教育部直屬高校 全國重點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研究生院 收起
主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現任領導: 劉建昌(校長)、孫正林(黨委書記)
碩士點: 35
博士點: 11
院系設置: 經濟學院、管理學院、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控制工程學院、外國語言文化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資源與材料學院、體育部、社會科學研究院
校 訓: 自強不息,知行合一
校 歌: 《東北大學校歌
地 址: 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泰山路143號
院校代碼: 19145
知名校友: 張學良、劉長春、柏楊、陳雷、單田芳等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t Qinhuangdao)是東北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培養包括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在內的各類高級專門人才。 1996年,秦皇島分校正式承擔東北大學首批"211工程"建設子項目。1998年,隨東北大學劃入教育部。2006年,開始承擔東北大學"985工程"建設子項目。 截至2020年5月,學校占地總面積700.68畝,建築面積523畝;設有研究生分院及7個學院,36個本科專業,現有全日制統招在校本科生9840人,博士、碩士研究生900餘人;教職工829人,其中專任教師560人,教授、副教授227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4人。[1] 東北大學分校前身為1976年1月冶金工業部籌建的「7·21」大學。 1987年6月,經國家教委與冶金工業部批准,被東北工學院接收,成立「東北工學院秦皇島分院」。

目錄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1993年3月,隨東北大學復名,更名為「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1996年,作為東北大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承擔東北大學的「211工程」建設子項目,隨東北大學進入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行列。 1998年隨東北大學劃歸教育部。 2001年,經教育部批准,分校繼續面向全國獨立招收本科生,電子註冊和學生畢業統一歸口東北大學。 2002年1月,隨東北大學進入首批「985」工程重點建設行列。 2005年5月12日,成立東北大學研究生院秦皇島分院,共享東北大學博、碩士點。現擁有博士導師和碩士導師一百餘人。   2006年,開始承擔東北大學的「985工程」建設子項目。   2017年7月,秦皇島市人民政府與東北大學簽署《秦皇島市人民政府與東北大學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建設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設立秦皇島分校科技園,建設東北大學秦皇島國際學院。   2020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設立東北大學悉尼智能科技學院,由東北大學與悉尼科技大學合作舉辦。   截至2020年5月,學校有全日制統招在校本科生9840人,博士、碩士研究生900餘人;教職工829人,其中專任教師560人,教授、副教授227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4人,1人獲全國模範教師稱號,12人獲河北省優秀教師等稱號,5人獲得寶鋼優秀教師獎,51人入選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3月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官網)  

院系概況

截至2021年3月,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設有研究生分院和8個學院,36個本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五大學科門類,同時共享東北大學全部博士和碩士學科點資源。    

教學建設

學校按照"提高培養質量求生存、狠抓學科建設上水平、適度擴大規模求效益、深化內部管理促發展"的辦學思路,實施"3+1"人才培養模式,確立了厚基礎、強專業、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方案,不斷優化課程結構,構建了完整的本科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使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與東北大學總校一起獲得了"優秀"的成績。學校現有4個省級重點學科——通信與信息系統、區域經濟學、計算機應用技術、材料學;3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通信工程專業、自動化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1個省級本科教育創新高地——電子信息教育創新高地;1個省級教學團隊——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10門省級精品課程。   學校有8個實驗中心,下設二級實驗室22個。2個"985工程"實驗室——測向定位實驗室、下一代網絡技術實驗室;1個省級實驗室——河北省電介質與電解質實驗室,14個市級重點實驗室。   學校歷來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建有校內外實習基地74個,其中有3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秦皇島市康泰醫學系統有限公司實踐教育基地、育興高科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泰盛水務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秦皇島分中心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航空動力裝備振動及控制   省級重點學科(4個):通信與信息系統、區域經濟學、計算機應用技術、材料學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通信工程專業、自動化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省級本科教育創新高地(1個):電子信息教育創新高地   省級教學團隊(1個)——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   河北省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1個):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泰盛水務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省級精品課程(10門):數字電子技術基礎、自動化概論、數字信號處理、電子商務、區域經濟學、經濟學、數字信號處理、大學英語、大學日語、大學物理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軟件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學科建設

截至2016年5月,學校有4個省級重點學科,11個博士點,33個碩士點。   省級重點學科(4個):通信與信息系統、區域經濟學、計算機應用技術、材料學   碩士點(35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通信與信息系統、導航、制導與控制、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系統結構、系統工程、控制工程、計算機技術、電子與通信工程、軟件工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國際貿易學、會計學、企業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科學技術哲學、科學技術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環境科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有色金屬冶金、材料工程、礦產普查與勘探、工程力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博士點(11個):通信與信息系統、導航、制導與控制、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區域經濟學、材料學、生物醫學工程  

合作交流

截至2016年5月,學校已與美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的高校、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的友好合作關係,並本着「請進來、走出去」的原則,定期派出人員到各國學習、考察、講學,在教育、科研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   截止2020年5月,學校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秦皇島分中心1個(智能感知與光電檢測技術研究中心)、「985工程」實驗室2個(測向定位實驗室、下一代網絡技術實驗室)、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河北省科普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河北省電介質與電解質功能材料實驗室、河北省微納精密光學傳感與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市級重點實驗室14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     "985工程"實驗室(2個):測向定位實驗室、下一代網絡技術實驗室   省級實驗室(1個):河北省電介質與電解質實驗室   市級重點實驗室(14個):多維信號分析重點實驗室、秦皇島市智能健康監護重點實驗室  

科研成果

科研概況(部分) 截止2020年5月,先後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項目百餘項,獲得省部級獎勵17項。近五年,各類科研立項1111項;發表科研論文3223篇,其中,三大檢索1125篇,SCI論文619篇;授權專利438項,出版著作144部。   根據2015年3月該校控制工程學院官網顯示,該校控制工程學院先後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教育部重點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東北大學「985」重點建設項目、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縱向和橫向科研項目共計200餘項,在國內外各類學術期刊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900餘篇,其中近一半被SCI、EI、ISTP檢索。   2013年,該校經貿學院申報獲批國家、省市級縱向及橫向科研項目36項,其中縱向項目26項,含省級自然基金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項等省部級以上項目17項,多項教學、科研項目獲得省級以上獎勵,其中省級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三等獎1項。2013年全院教師在不同級別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88篇,其中SCI、CSSCI檢索20餘篇。 根據2015年3月該校語言學院官網顯示,該校語言學院在《中國翻譯》、《英語世界》、《中國科技翻譯》、《日語學習與研究》等國家級、省級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譯文400餘篇,其中,國家級70餘篇。   2009-2014年,該校資源與材料學院參與和獨立承擔科研項目60項,其中國家」863″項目1項,國家自然基金3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項目2項,教育部博士點新教師基金1項,省部級項目28項,市級及其它項目25項,年在研科研經費超過四百萬。該院教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Chemical、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Superconduc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環境化學等高水平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140餘篇均被SCI、EI或ISTP檢索。   獲獎成果(部分) 卓勝廣主持的科研項目」玉門及渤海灣地區套損原因綜合分析與修防技術研究」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李明亞作為骨幹參加的科研項目」高性能鉍系高溫超導長帶材的研製與開發」先後獲得2004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200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齊西偉作為骨幹參加的科研項目」新一代片式電感性元件材料的應用基礎研究」獲2004年中國電子學會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齊西偉參加的科研項目」高性能低溫燒結軟磁鐵氧體材料」項目獲2005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教師參與的科研項目獲得省部級科技獎5項,獲國家發明專利20項。  

學術資源

學術期刊 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於1955年,是教育部主管、東北大學主辦的理工類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欄目有:信息科學與工程、材料與冶金、機械工程、資源與土木、管理科學、數理化力學等。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Ei Compendex核心期刊。   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由教育部主管、東北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1999年創刊。主要欄目有:科技哲學研究、經濟與管理研究、政治與公共管理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法學研究、語言文學研究、教育研究等。是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和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被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波蘭《哥白尼索引》(IC)和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等國內外權威數據庫收錄。   館藏資源 截至2016年2月,館藏圖書達130萬餘冊,數字資源數據庫59個。印刷版中外文期刊733種。   白山黑水是東北大學校徽的主題。 東大校徽的原設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設計者、著名建築學家林徽因副教授於1929年的作品。校徽在此基礎上做了個別修改,主要是加入了張學良老校長1992年為東大題寫的校名。東北大學校徽主體圖案白山黑水,意為長白山和黑龍江,泛指中國東北地區;水的線條形為易經中的艮卦,艮卦代表東北方位。

校訓

自強不息,知行合一 「自強不息」是東北大學老校長張學良對東大學生的要求,「知行合一」則是東大第一任校長王永江,針對當時年輕人浮華之氣日盛,力戒他們不存虛浮僥倖心理,對學業實事求是,少說話、多做事,而提出來的。 校訓的第一句「自強不息」,出自《易經》中的乾卦的象傳,其詞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它的原意是說,天總是剛勁強健而運行不止的,君子觀此象而感應身受,因而發憤圖強奮鬥不息。後人多取其第二句「自強不息」而用之,以鼓勵、讚譽人們精神振拔、意志堅強、努力奮鬥、自強自立的精神志氣。 「知行合一」是中國傳統的、基本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哲學命題。「知」指知識;「行」指行動。 該校訓既有「自強不息」的愛國意識、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思想性格,又有堅持實事求是精神,重視實踐也重視知識的,理論與實際結合、實踐與理論統一的思想作風與工作作風,以及教學做統一的優良學風。  

校歌

東北大學校歌 詞:劉半農 曲:趙元任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 有此山川之偉大,故生民質樸而雄豪。 學校標識 學校標識(7張) 地所產者豐且美,俗所習者勤與勞。 願以此為基礎,應世界進化之洪潮。 沐春風時雨之德化,仰光天化日之昭昭。 惟知行合一方為貴,惟自強不息方登高。 愛校、愛鄉、愛國、愛人類。 期終達於世界大同之目標。 啊!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奮勉乎吾曹?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