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東臨道山東省屬地,原清朝兗沂曹濟道一部。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廢府制,設濟西道。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6月3日),濟西道改為東臨道(即原臨清州、東昌府屬地為基礎)。轄區主要是老山東省的魯西北地區古運河兩岸這一帶縣、市、區。

目錄

歷史

1914年6月由濟西道改名,治聊城縣(今山東聊城市)。屬山東省。轄聊城、堂邑、博平、茌平、清平、莘縣、冠縣、館陶、高唐、恩縣、臨清、武城、夏津、邱縣、德縣、德平、平原、陵縣、臨邑、禹城、東平、東阿、平陰、陽穀、壽張、濮縣、朝城、觀城、范縣等縣。轄區約當今山東省德州、陵縣、臨邑、禹城、茌平、東阿、平陰、東平、梁山等市縣以西地區及河北省臨西、邱縣、館陶三縣和河南省范縣、台前兩縣地。1928年廢。[1]

建置隸屬

商代末期,聊城為紂王庶兄微子受封之地,時稱「微子城」。西周為「郭國」領域。春秋戰國時期屬齊國。秦代始建縣,名聊城,屬東郡。此後至東漢,隸屬關係未變。三國時,屬魏國平原郡。晉代屬平原國。南北朝劉宋時屬魏郡。南北朝北魏時又復屬平原郡。583年(隋開皇三年),平原郡廢,596年(隋開皇十六年),又於王城置博州,聊城遂屬博州。大業初年博州撤銷,改屬武陽郡。621年(唐武德四年),重置博州,轄聊城。742年(唐天寶元年),為博州博平郡領屬。906年(天祐三年)後,聊城一度改為聊邑,但隸屬關係未變。後晉時,屬博州。宋代至金,仍為博州管轄。1264年(元至元元年),改為東平路總管府所屬。1267年(元至元四年),聊城為博州路總管府所轄。1276年(至元十三年),改博州路為東昌路,聊城為東昌路總管府治所。東昌之名,始見於此。1368年(明洪武元年),改東昌路為東昌府,聊城為其治所,縣為府領。清承明制,聊城歸屬如舊。

1912年(民國元年),改東昌府為東臨道,轄聊城。1926年(民國15年)1月,改東臨道為東昌道,聊城為其屬縣。1928年(民國17年)廢道,聊城縣由山東省直轄。1936年(民國25年),省下設督察區,聊城屬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8年(民國27年)11月15日,日軍侵占聊城,民族英雄范築先為國殉職,為紀念其抗日偉業,於1940年(民國29年)改聊城縣為築先縣,隸屬魯西行政公署第四專區。1945年(民國34年),改屬冀魯豫行政公署第四專區。

1947年1月1日,聊城解放。1949年撤銷築先縣恢復聊城縣,隸屬平原省聊城專區。1952年平原省撤銷,全境劃歸山東省,仍屬聊城專區管轄。1958年12月,改聊城縣為聊城市,隸屬山東省。1963年3月1日,改市為縣,復屬聊城專區。1983年8月,撤銷聊城縣恢復聊城市,為山東省直轄。[2]

參考資料

  1. 東臨道2020-10-03 來源:國學大師網
  2. 聊城市志2020-10-03 來源:山東省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