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毛岩报春
丛毛岩报春 |
中文名称 丛毛岩报春 拉丁学名 Primula tsongpenii Fletcher 界 植物界 |
丛毛岩报春,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纤细,褐色,长可达5厘米,下部有残存枯叶,上端发出多数带叶的分枝,形成垫状密丛。生于长有苔藓的石上,海拔4600-5000米。
目录
信息
种中文名:丛毛岩报春
种拉丁名:Primula tsongpenii Fletcher
科中文名:报春花科
科拉丁名:Primulaceae
属中文名:报春花属
属拉丁名:Primula
国内分布:藏
海 拔:4600-5000
命名来源:[Journ. Linn Soc. Bot. 52: 340. 1942]
中国植物志:59(2):247
英文植物志:15:178[1]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纤细,褐色,长可达5厘米,下部有残存枯叶,上端发出多数带叶的分枝,形成垫状密丛。叶常绿,簇生枝端,叶片阔椭圆形至近圆形,直径3-5毫米,先端圆形,基部圆形或微呈心形,边缘具10-12个通常反卷的小齿,革质,两面无粉,上面稍具光泽,嫩叶下面有时被稀薄的粉质腺体,中肋在下面稍明显,侧脉隐蔽;叶柄与叶片近等0长,具翅。花葶高3-5毫米,藏于叶丛中,顶生单花;苞片阔卵圆形或椭圆形,长3-5毫米,具极微细的缘毛;花梗长不超过1毫米,微被黄粉;花萼钟状,长5 毫米,基部被黄色粉,上部多少被粉质腺体,分裂约达中部,裂片阔卵形或矩圆形,先端圆形或钝;花冠粉红色而稍染紫晕,冠筒口周围柠檬黄色,冠筒红葡萄酒色,长7-8毫米,喉部具球状毛丛,冠檐直径1.3-1.8厘米,裂片阔倒卵形,先端2深裂,小裂片具凹缺;长花柱花:雄蕊靠近冠筒基部着生,花柱长达冠筒口;短花柱花:雄蕊着生处接近冠筒中部,花柱长约1毫米。蒴果短筒状,约与花萼等长。花期7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4600-5000米的长有苔藓的石上。
分布范围
产于我国西藏(米林、墨脱等地)。
报春花属的介绍
描 述:Primula L. 报春花属,报春花科,约500种,大部分布于北温带,少数产南半球,我国约300种,全国均产之,惟主产地为西部和西南部,大部为美丽的花卉。多年生草本;叶全部基生,有辆或无柄,全缘或分裂;花通常2型,排成伞形花序或头状花序,有时单生或成总状花序;萼管状、钟状或漏斗状,5裂;花冠漏斗状或高脚碟状,长于花萼,裂片5,广展,全线或2裂;雄蕊5,着生于冠管上或冠喉部,内藏;胚珠多数;蒴果球形或圆柱形,5-10瓣裂。上面已经说过,本属的花多是2型的,即在一植株上的花中有长花柱,柱头长达花冠的口部,而雄蕊则生于冠管的中部;而在别一植株上的花中有短花柱,柱头仅及花冠的中部,雄蕊则生于冠管的口部。这是适应异花授粉的一种构造,因为它的花冠管是长而且狭的,除了具有长缘的蜜蜂和蝴蝶外,其他的昆虫就无法向它采蜜。在这种情况下,当长喙的昆虫采蜜时无形中就把长雄蕊的花粉传于长花柱的柱头上,短雄蕊的花粉传于短花柱的柱头上,这种正配授粉才能产生充分发育的种子,参阅Lythru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