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是指資本主義產生、確立和發展的歷史,是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並逐步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和向帝國過渡的歷史。
整個世界近代史有三條線索:一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發展;二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三是亞、非、拉美人民反對殖民壓迫。從時間和內容上,可將其分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工業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三個時期。[1]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世界近代史
外文名稱 Modern World History
起始時間 16世紀
截至時間 1914年7月28日
含義
資本主義產生、確立和發展的歷史
世界近代史手工工場時代
工業化的準備階段(原工業化階段)(16~18世紀):
(1)世界近代史始於16世紀,以16世紀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根據的是生產力標準。世界近代史指的是資本主義時期的歷史。雖然早在14和15世紀,在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經稀疏地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的最初萌芽,但是資本主義到16世紀才形成為世界性的潮流。諸如新航路的開闢及早期殖民擴張、文藝復興運動的擴展、宗教改革的興起尼德蘭革命等,都是這一世界性潮流的具體表現。再者,正是從16世紀開始,世界才改變各個國家和地區相對隔絕的狀態,開始聯為一個整體。
(2)商品經濟取代自然經濟是手工工場時代經濟發展中的主流。首先從農業看,在商品經濟的衝擊下,封建制度的基礎——封建土地所有制開始動搖。英、法的農奴制在14、15世紀已經瓦解,貨幣地租盛行,農業商品化進程加快,都是其具體表現。在這種情況下,農業中的資本主義關係發展起來。英國出現圈地運動,租地資本家辦起的牧場和農場,成為典型的農業資本主義經濟。法國的富農經濟則是一種小農式的資本主義經濟。普魯士的容克農莊也成為有着濃重色彩的資本主義農場。
16~18世紀,手工工場在西歐有了迅速的發展。英國的呢絨業最為典型。海外貿易長足進步,海外貿易壟斷公司(如東印度公司)陸續建立。18世紀,法國成為歐洲大陸手工工場最發達的國家。這一時期工業資本和商業資本尚未完全分開。商業資本控制着工業和金融資本占有首要地位是16~18世紀西歐資本主義發展中的兩大特點。
此時非歐洲地區的中國和日本等國也呈現出一些現代化的氣象,但是不及歐洲現代化充分,總體上仍然是古代社會。中國的國力仍然強大,(比起歐洲單個國家具有優勢,但在1735年綜合國力被英國超過)。
世界近代史蒸汽時代
工業資本主義時期,工業化的開始(18世紀六七十年代到19世紀中期)
(1)英國工業革命及其擴展
工業革命是工業化的起點,是從工場手工業向工廠大機器生產的重大飛躍。它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使人類開始脫離長久以來的傳統農業社會、邁向工業化、技術化、城市化的工業社會。英國是最早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始於18世紀60年代。19世紀初擴展到法國、美國,隨後是德國、俄國、日本。而各國工業革命主要是從英國引進機器進行的。英國在工業革命中的特殊地位,使它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里成為「世界工廠」。
(2)工業革命的後果和影響
工業革命促成了生產力的大發展,至此歐洲國家經濟規模居世界首位,對社會起了巨大的改造作用:
①以農業和鄉村為主體的經濟體制(農業文明)向以工業和城市為主體的經濟體制(工業文明)轉變;
②形成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
③出現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潮流,工業資產階級將成為新的執政者;
④出現工人運動和科學社會主義的潮流;
⑤殖民擴張加強,激起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至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資本主義經濟占據了主導地位。
世界近代史電氣時代
工業化的完成,資本主義高速發展(1870年至20世紀初):
(1)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在自然科學取得重大突破的前提下出現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它將人類社會從蒸汽時代推進到電氣時代。內燃機的發明與應用,化學工業的大發展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另兩大成果。第二次工業革命改變了先進工業國的產業結構,使它們開始由以輕工業為主導演進到以重工業為主導的工業大國,實現了工業化。
(2)壟斷組織的形成
第二次工業革命促成了生成力的驚人發展,汽車、電力、石油化工等新興工業中企業規模迅速擴大。生產力的發展必然要求生產關係的調整和適應,於是壟斷組織(超大規模企業或大型企業群)應運而生,適應並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壟斷經濟最發達的美國和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和第二工業大國就是有力證明。
(3)資本主義經濟高速發展與不平衡性
1870年以後的三四十年是資本主義經濟高速發展時期,但各國發展不平衡,美、德最快、英、法相對緩慢,俄、日自身比發展迅速、橫向比相對落後。20世紀初,以科技為先導、以提高生產率為主要競爭手段、以壟斷為組織形式的資本主義經濟模式形成。
工業化時期亞非拉地區的中國和埃及等國為了擺脫殖民統治,也進行了一些工業化舉措,如中國的洋務運動和埃及的阿里改革,只是由於多種原因,不能夠挽救國家命運,民族獨立仍任重道遠。
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和歐洲封建國家的改革
早期資產階級革命
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指的是在手工工場時代發生的革命,主要有尼德蘭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是一種完全意義上的反封建革命,客觀使命是推翻封建制度,解決資產階級掌握政權和確立治國基本原則的問題。在革命期間,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化的貴族是領導者,城市平民和廣大農民是革命的主力軍。經過革命誕生了荷、英、美、法四個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制度在西歐北美少數國家開始確立。但這一時期封建勢力仍然非常強大,拿破崙帝國滅亡和維也納體系的建立就說明了這一點
法、俄、普、奧諸國的改革
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轉化的另一種方式就是改革。改革是由原統治者推行的,以富國強兵目的,如法國路易十四改革、俄國彼得一世改革、普魯士及奧地利的改革。這些改革的共同內容是加強中央集權,推動重商主義政策。在手工工場時代,雖然還沒有哪一個國家通過改革的道路完成了向資本主義的轉變,但上述改革無疑是以改革方式向資本主義演變的早期形態。
世界近代史19世紀20~70年代的改革與革命
(1)概況:在工業革命推動和法國大革命精神鼓舞下,19世紀出現了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潮流。
主要有:
①20-30年代的革命和改革:如希臘擺脫奧斯曼帝國統治的獨立戰爭,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1832年英國國會選舉制度改革等。
②1848年歐洲革命:它典型地反映了工業革命後的特點,革命的任務不像早期那樣只是反對封建制度,而是還要反對手工工場時代的資本主義性質的上層建築。在革命規模最大、取得成就也最大的法國,就完全是為了推翻金融資產階級的統治。另外,民族主義因素在這次革命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德意志、意大利革命都以爭取國家統一為主要任務,東南歐的革命則屬於民族獨立運動。
③美國內戰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它既維護了國家統一,又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為資本主義經濟的高速發展掃清了障礙。
④德意志和意大利統一:德、意的統一,基本上是以王朝戰爭的方式完成的。統一之前,意大利的撒丁王國已經由改革的方式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德意志的普魯士等邦國也是如此。統一後,這兩個邦國的制度也分別擴展到全意大利和全德意志。統一的完成標誌着兩國進入資本主義時代。
⑤俄、日的改革:俄國通過廢除農奴制改革進入資本主義時代。日本發生倒幕戰爭和明治維新,過渡到了資本主義。
(2)結果
通過19世紀的改革和革命、俄、日、德、意、奧一系列國家進入資本主義時代,英、法、美等原有資本主義國家也變革了不適應工業資本主義時代的上層建築,70年代初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範圍內得以確立。與封建主義勢力相比,資本主義勢力已占據了明顯的優勢。
世界近代史資本主義政治模式基本定型
(1)兩種政治模式及其成因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各主要發達國家跨進了工業社會。工業的大發展和壟斷集團的形成改變着社會階級結構,分化組合成各種利益群體,人的素質、公民意識明顯提高。因此,國家的協調職能加強,在政治上必須推行更加民主化的政策。於是公民參與、政黨政治、議會民主、自由競選、勝者掌權這樣一種政治上的模式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成型了。但是,從美、德、英、法、俄、日這6個當時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來看,形成政治民主化模式的,只有美、英、法3國,而德、俄、日則採取了專制主義的手段來協調社會矛盾和穩定政局。之所以造成這種不同,原因是美、英、法都是經由資產階級革命而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對舊制度、舊傳統的衝擊和改造較為徹底;而德、俄、日等都是經由改革進入近代社會的,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餘,並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
(2)兩大帝國主義軍事集團的形成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以後,由於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必然改變主要大國間實力的對比,從而引起重新瓜分世界的鬥爭。在這一背景下,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以德國為核心的同盟國和以英國為首的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及其擴軍備戰,終於把人類拖入第一次世界大戰。
世界近代史民族解放運動
(1)18世紀末19世紀初,美洲出現民族獨立運動高潮;美國與拉美結局不同。
(2)19世紀中期,亞洲出現革命風暴:仍屬於舊式的農民戰爭。
(3)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高漲:發展不平衡,亞洲、拉美出現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其中中國與墨西哥成果突出),印度出現資產階級領導的民族運動,而非洲仍多屬於舊式的武裝鬥爭。
世界近代史社會主義的曲折發展 (1)19世紀中期社會主義運動成為歷史潮流:①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②第一國際與巴黎公社。
(2)19世紀後期、20世紀初的社會主義運動:①特點是以經濟鬥爭、合法鬥爭為主,組織性大為加強;②布爾什維克黨成立和列寧主義誕生是突出成果。
世界近代史英國殖民霸權地位的確立
(16世紀-18世紀中期)
(1)焦點:西歐國家爭奪殖民霸權。
(2)表現: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1588),三次英荷戰爭(1652-1674)打敗荷蘭,英法七年戰爭(1756-1763)打敗法國,18世紀中期英國確立世界殖民霸權。
世界近代史維也納體系與英國霸權地位的鞏固
(18世紀末-19世紀中期)
(1)拿破崙與反法同盟的戰爭:法國的崛起威脅英國霸權,從18世紀末起英國多次組織反法同盟,1815年拿破崙帝國覆亡,法國喪失歐洲霸主地位。
(2)維也納體系:拿破崙帝國覆亡後,由英、俄、普、奧操縱,按歐洲均勢原則與維持歐洲封建統治的宗旨而建立。其原因是舊勢力的過於強大。其瓦解是必然的(潛伏三大矛盾,逆流難持久),經過希臘獨立、法國七月革命、1848年歐洲革命而瓦解。
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的鬥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
(19世紀晚期-20世紀初)
(1)普法戰爭(1870-1871):普魯士打敗法國,統一的德國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
(2)兩次局部性的帝國主義戰爭:美西戰爭(1898)、日俄戰爭(1904-1905)。
(3)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在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霸權的鬥爭中,法德、俄奧、英德矛盾尖銳,形成三國同盟(1882)和三國協約(1907)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
14~15世紀歐洲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14~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運動
1405 - 1433鄭和下西洋(促進局部全球化交流,促進中國商品經濟發展,故列入)
14世紀起明朝海禁,直至清朝1840年方取消
1453 君士坦丁堡之戰,征服者默罕默德攻克君士坦丁堡
1487-1488迪亞士遠航到達非洲南部沿海
1492哥倫布遠航到達美洲
1497-1498達伽馬遠航到達印度
1519-1522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
16世紀早期印度莫臥兒帝國建立
1517 冷酷者塞利姆征服開羅,遜尼派伊斯蘭世界基本統一
1520-1570西歐宗教改革
1538普雷韋扎海戰後,奧斯曼帝國奪取地中海霸權
1487—1522新航路開闢人類世界範圍內聯繫從此開始(資本主義興起:意大利北部城市)
發展最快地:英國(歐洲商貿中心轉移:地中海→大西洋沿岸)
1568-1582織田信長稱霸日本(鼓勵新經濟因素成長故列入)
1571 勒班陀海戰中奧斯曼帝國戰敗
1572-1582張居正改革(包含鼓勵資本主義萌芽的先進舉措故列入)
1588 英西海戰中西班牙帝國戰敗
1600 英國東印度公司建立
1639 蘇格蘭人民發動起義——導火線←查理一世強制推行「國教」
1640—1689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清教徒革命)
1642—1648作戰雙方:國王軍與議會軍 最初勝利:馬斯頓荒原戰役 決定性勝利:納西比戰役
1660 英國查理二世復辟
1681-1796 康乾盛世,中國國力空前強盛
1688英國光榮革命,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確立英資產階級迎威廉·奧倫治為王
1689 《權利法案》頒布 俄國彼得一世開始改革
1699 《卡洛維茨和約》簽訂,世界東西力量格局改變
1703—1730 奧斯曼帝國進入鬱金香時代,東方世界首次開始學習西方
17世紀英法成為販賣奴隸的主要國家
17世紀後半期法國路易十四開始改革
17世紀後半期牛頓力學體系確立
1765—1840 英國工業革命
1765 開始標誌:手搖珍妮紡紗機發明與使用(近代意義上第一部機器)
1775—1783 美國獨立戰爭
1773 波士頓傾茶事件:美國獨立戰爭導火線
1774 召開第一屆大陸會議
1775 列克星頓戰役: 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槍,武裝反抗英殖民統治
召開第二屆大陸會議:(I)組建議會軍,即北美十三州建軍 (Ⅱ)任命華盛頓為總司令 (Ⅲ)通過《獨立宣言》
1776.7.4 建國文件《獨立宣言》通過 (美國獨立日)
1777 美國轉折性戰役:薩拉托加大捷
1781 美國決定性戰役:約克鎮戰役
1783 英美在巴黎簽訂《巴黎和約》: 1.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2.劃定以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土地為美國領土
1785 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的標誌:瓦特改良蒸汽機
1787 《1787美國憲法》(費城制憲會議):A.採取聯邦制 B.以聯邦政府為中央政府 C.聯邦政府由國會.總統.最高法院組成
1789—1794 法國大革命
1789.7.14 法國大革命開始標誌:巴黎人民起義,攻占巴士底獄
1789—1792 法國大資產階級掌權
1789.8 法國制憲會議通過《人權宣言》
1791 頒布《1791年法國憲法》
1792 法國打擊普奧聯軍 主要戰鬥:瓦爾米大捷
1792.9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
1792—1793 吉倫特派當政 宣布法蘭西共和國,史稱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2—1804)
1793 處死法國國王路易十六
1793—1794 法國雅各賓派當政 代表人物:羅伯斯庇爾、馬拉、丹東
法國大革命之後的法國
1794.7 熱月政變(法國大革命高潮結束的標誌) 熱月黨人當政(1794—1799)
1799.11 法國霧月政變 (拿破崙取代「熱月黨人」上台執政)
1799—1815 拿破崙統治 改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為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1815)
18世紀中期普魯士腓特烈二世改革
18世紀中後期奧地利特雷西亞女皇和約瑟夫改革
18世紀末期塞利姆三世進行「新秩序」改革,拉開了東方國家的改革序幕
1804 頒布《法國民法典》(《法典》、《拿破崙法典》)拿破崙稱帝,法蘭西第一帝國開始 海地宣布獨立
1805.12 奧斯特利茨大捷(俄奧聯軍)
1806 耶拿戰役(普)
1807 [美]富爾敦——汽船
1810 法國幾乎控制整個歐洲大陸
1810-1826拉丁美洲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獨立運動
1812 轉折點:博羅迪諾會戰(法國進攻俄國失敗)
1813 萊比錫戰役(英、俄、普、奧反法同盟)
1814 路易十八復辟(第一次)[英]斯蒂芬遜——火車
1815 滑鐵盧戰役(比利時)維也納體系的確立
1815.3—1830.7路易十八復辟(第二次)
1825 最早鐵路:利物浦→曼徹斯特 ,英發生資本主義第一次經濟危機 ,工業革命後無產階級活動
1830.7 法國七月革命(法國人民推翻復辟的波旁王朝)新國王:路易·菲力浦
1830 希臘獨立,開啟了歐洲的獨立浪潮
1831—1834 法國里昂兩次紡織工人起義
1832 英國議會改革選舉制,工業資產階級進入議會,後推行自由貿易政策
1836—1848 英國憲章運動
1839 奧斯曼帝國坦志麥特改革
1840-1842 鴉片戰爭
1844 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
1846 馬克思、恩格斯在布魯塞爾建立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
1847 建議正義者同盟改為共產主義者同盟,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
1848.2 馬克思主義創立標誌——《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歐洲革命
1848.2 二月革命 推翻七月王朝,建立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848.2——1852)
1848.6 六月起義(法國巴黎無產階級要推翻法蘭西第二共和國臨時政府)
1852—1870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改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為法蘭西第二帝國
1853 日本黑船事件
1854—1856 克里米亞戰爭 俄國對陣土、英、法 目的:爭奪黑海海峽控制權
1854 《日美親和條約》
1856-1860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 《日美友好通商條約》
1861-1895洋務運動,中國現代化起步
1861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改革,廢除農奴制度,建立資本主義制度
1861.4—1865.4美國內戰 導火索:林肯就任美國總統。
1861俄國農奴制改革
1863.1.1 美頒布《解放黑奴宣言》
1863.7.3 美葛底斯堡戰役
1864第一國際成立
1864—1871 普魯士統一德意志
1864 普丹戰爭 地位:普魯士統一戰爭開始標誌
1866 普奧戰爭(德意志內戰) 決戰:薩多瓦之戰
1864—1868武裝倒幕(日本內戰)
1868日本明治維新開始
1868—1873 明治維新 目的:建立獨立自主的近代化國家
1870 第二次工業革命(由自由資本主義轉向有壟斷特徵的資本主義→帝國主義)
人類從「蒸汽時代」轉變到「電氣時代」,資本開始集中
1870.9.4 巴黎人民「九四革命」結束法蘭西第二帝國,建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1870-1871普法戰爭主要戰役:色當戰役(1870.9)
1871德意志統一最終完成
1871.1.18 建立德意志帝國(凡爾賽宮鏡廳)
1871.3.18 巴黎人民「三·一八」革命,趕走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巴黎公社
1871.5.21—28 「五月流血周」巴黎公社被鎮壓(拉雪茲公墓)
1876 美國人貝爾發明電話 ,德國人奧托發明煤氣內燃機
1879 美國人愛迪生髮明耐用電燈泡,使人類大放光明
1881-1899蘇丹馬赫迪反英大起義
1882 美國人愛迪生髮明發電機
1882德意奧三國同盟形成,德國、意大利、奧匈帝國(1879首先訂立德奧同盟條約)
1886.5.1 (紐約)芝加哥工人大罷工,要求實行8小時工作制
1888 德國人赫茲發現電磁波,德國「大陸政策」→「世界政策」
1894 甲午中日戰爭
1898 戊戌變法
1895 意大利馬可尼,俄國波波夫發明無線電(電報)
1898 美國吞併夏威夷;發動美西戰爭
1899 美國向中國實施「門戶開放政策」
1889美國第二國際建立,工業革命後資產階級活動: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1894 美國成為工業世界第一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完成向帝國主義過渡,資本主義國家排名:美德英法日俄
19世紀末20世紀初兩大軍事集團,美日
19世紀30年代法拉第證明了電磁感應現象
19世紀中期達爾文創立生物進化論學說
19世紀70年代初意大利統一最終完成
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
19世紀80年代法國最終確立了對越南的統治
1901 大棒政策,金元外交(西奧多·羅斯福)
1903 美國萊特兄弟發明飛機,預告了交通運輸新紀元的到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歐洲聯盟建立
1905-1908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1907 三國協約形成:英國(核心)、法國、俄國(1892法俄締約)
1910日本正式吞併朝鮮
1910-1917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
1911 辛亥革命,次年清帝退位
1912—1913 兩次巴爾幹戰爭,歐洲民族主義達到頂峰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戰 (20世紀初到20世紀90年代)
1914.6.28 薩拉熱窩事件(塞爾維亞人在薩拉熱窩暗殺了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夫婦)
世界近代史1648年說
這是傳統的觀點,其理論依據是馬克思的一段論述,馬克思在《資產階級和反革命》一文中指出:「1648年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並不是英國的革命和法國的革命;這是歐洲範圍的革命。……這兩次革命
不僅反應了它們本身發生的地區即英法兩國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應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根據馬克思的這一論述,可以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歷史發展的事實也說明,把英國革命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是有充分理由的。
第一,在政治上,英國革命宣布了資產階級的社會和國家原則,推翻了流行於歐洲2000多年的「神聖王權」,建立起了一套以共和政體、議會政治和兩黨政治為特徵的新的政治制度,這些制度為後來許多資產階級國家所效法,而英國革命所表現的資產階級革命的一般規律,也在後來歷次資產階級革命中得到了證實。
第二,在經濟方面,英國革命的勝利,不僅使本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使英國最早開始了工業革命,而且使歐洲其他國家也受其影響,在工業和農業方面,都朝着資本主義方向發展。
第三,在意識形態方面,英國革命中和革命後所產生的先進的資產階級思想,對世界的影響尤其重大。英國革命促進了唯物主義世界觀的發展,在資產階級文化史上,準備了「啟蒙」時代。
最後,英國自革命後至近代末期,始終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世界近代史從英國革命開始,許多問題的根源便容易明白。
世界近代史尼德蘭革命說
這種觀點認為,世界近代史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走向衰落的歷史。因此,要確定它的開端時間,必須先確定開端的標準,那麼什麼是開端的標準呢?他們認為必須從以下三方面考慮:
第一,研究資本主義的產生,必須發端於馬克思所說的「資本主義時代」開始的時機,不能提前也不能推
後。因為生產力的發展是基礎,它在促進社會形態更替的過程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資本主義開始的世紀,集中地反映了資本主義產生時期經濟政治發展的水平和要求。
第二,在資本主義時代開始的世紀,選定一個能夠集中地反映該時代本質和主流、代表歷史發展方向、有較大影響的資產階級革命事件,作為世界近代史開端的標誌。因為在剝削階級占統治地位的社會裡,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只有通過階級矛盾、階級鬥爭和暴力革命表現出來。資產階級革命的首次成功,自然是世界近代史的一個重大路標。
第三,世界近代史有特定的研究對象和任務,在確定它的分期標準時,必須牢固樹立以近代世界為一全局、整體的觀念,不能任意割裂和取捨。只有把上述三點有機的結合起來,全面地綜合考察,才能正確地認識近代世界歷史的開端。根據這樣的標準,毫無疑問,16世紀的尼德蘭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因為,16世紀是資本主義時代開始的世紀。資本主義時代的開始,意味着人類社會進入了從封建主義形態過渡到資本主義形態的劇烈變革時期。封建關係瓦解,資本原始積累加速進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初步發展,資產階級的出現及其與封建制度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的鬥爭,構成了它的基本特徵。尼德蘭16世紀的歷史,集中地反映了這個時代開始時的基本特徵。16世紀的尼德蘭,以其發達的工商業傳統,優越的地理條件,成為世界上資本主義經濟最發達的國家。這時,尼德蘭的工業進入了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初級階段,在農村,封建生產關係的瓦解和資本主義性質的農場經濟的出現是並行的。在經濟生活發生變化的同時,社會結構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動,原來占統治地位的封建主階級分化瓦解,從中分化出一部分人從事資本主義的經營活動。主要由商人、包買商、手工工場主、農場主組成的城鄉資產階級正在形成,其中商業資產階級占首要地位。他們的階級利益與統治尼德蘭的西班牙人及其封建制度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隨着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國內市場的形成,民族意識的覺醒,一場公開的資產階級風暴席捲而來。16世紀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絕不是尼德蘭的孤立現象,英國、意大利、法國、德國等都程度不同地有類似的變動,只不過尼德蘭這時走在歐洲的前列,代表這一歷史時代的發展方向罷了。16世紀的尼德蘭革命,是反對西班牙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革命戰爭,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正確認識尼德蘭革命的性質,客觀評價其歷史地位,是它能否作為世界近代史開端的關鍵。在尼德蘭革命前,統治尼德蘭的是當時最大的殖民國家西班牙,這是一個封建國家,它竭力維護封建制度,扼殺資本主義關係的發展,是歐洲封建勢力的主要堡壘。16世紀的尼德蘭是資本主義最發達,新教思想最活躍的地方,西班牙強化封建專制統治、奴役被壓迫民族的政策使得尼德蘭成為歐洲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集合點,正在形成中的尼德蘭民族,最終選擇了推翻西班牙封建殖民統治,建立民族獨立國家的道路。這場革命的發動者和主力軍是城市平民、農民和漁民,領導者是以商業資本家為主體的資產階級和貴族反對派,主要打擊對象是西班牙封建專制殖民統治。儘管16世紀尼德蘭的資本主義各種關係尚未完全成熟,但這場革命具備了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一般特徵,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相比,本質上有很多共同點,如:這兩次革命都處於資本主義手工工場的初期階段,資本主義的發展同封建制度的存在已經不相容了;這兩次革命都披着宗教外衣;兩國的資產階級都沒有與人民結成聯盟,而是與一部分貴族結盟,充當領導者,使革命具有保守性和妥協性;這兩國產生的新政權,本質上都是資產階級和部分貴族的聯合專政;而且,革命成功後,兩國都走上了資本主義性質的殖民擴張道路。尼德蘭革命的意義和對歐洲各國乃至世界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在經濟方面,這個17世紀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有力地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和世界市場的發展;在政治上,它一方面打擊了西班牙在歐洲的封建霸權,同時在破壞封建國家機器,建設資產階級政權方面首次作了成功的嘗試。同時,世界近代史的對象和任務是既要研究清楚一個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資產階級革命史的事實及規律性,同時還必須把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當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來考察,從不同時期各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共性和個性中,研究整個資產階級革命的規律、地位、作用等。尼德蘭革命自然是這個整體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綜上所述,16世紀的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應該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世界近代史19世紀說
這種觀點認為,長期以來,人們一直習慣於把歐洲近代上限視為世界近代上限,但由於世界歷史發展的不平衡性,這兩個上限之間,必然會有一個「時間差」,歐洲近代史始於15世紀,世界近代史則始於19世紀。世界近代史到來的根本原因,是西方的產業革命極其大工業生產力向全球範圍傳播能力的形成,是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由於這一切,占世界人口80%的亞、非、拉各大洲,便在19世紀進入了自己的近代史階段。從而,以往歐美範圍的區域性的近代史,在19世紀擴展成為真正的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就是從這時開始的。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15世紀的下半葉,是歐洲從中世紀到近代史的轉變期,到16世紀初,歐洲即正式進入近代史階段,但直到18世紀末,整個世界並未進入近代史階段,這一時期,實際上只是世界近代史到來的準備期。因為,
第一,以1640年的英國革命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這既是對馬克思的一種誤解,也是缺乏世界性眼光的一種表現。馬克思在闡述英法革命的意義時,明確將英國和法國革命稱作是「歐洲範圍的革命」;
第二,從17世紀起,世界上進入近代史階段的區域有所擴大,但這種擴大仍是局部的,而不是全球性的;
第三,從16世紀到18世紀,是歐洲的工場手工業時期和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工場手工業,因其勞動生產率比較低,所以不可能,也沒有被歐洲各國在其掠奪性的國際貿易中帶到世界各地;
第四,16至18世紀,是世界近代史到來的必不可少的準備階段。所以,從19世紀初到19世紀末,這是世界從前資本主義時代到資本主義時代的完整過渡期,是世界近代史的真正上限。在這一時期,一方面歐美資產階級革命仍在繼續,其資本主義社會也在向上發展之中,另一方面,占世界人口和面積大多數的亞、非、拉各大洲,都已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革命的歷史時代,因而,整個世界也就進入了資本主義時代,即進入了近代史的歷史階段。持這種觀點的學者提出了世界近代史相對上限的概念。所謂相對上限,就是那些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將新舊兩個時代區分開,但又不能完全區分開的上限。他們認為,在19世紀的範圍內,世界近代的相對上限有三個。1.19世紀初,是世界近代史階段初步到來的歷史時刻。因為,第一,英國的機制工業品開始傾銷到拉美各國以及亞洲和北非的一些國家,使上述廣大地區進入了自己的近代史階段;第二,1825年英國解除了禁止機器出口的禁令,標誌着近代大工業生產力已開始逐漸具備了直接向世界各地傳播的能力。這時,近代史的世界性,已經初步形成。2.19世紀中葉,這是世界近代史階段基本到來的歷史時刻。因為,第一,工業革命在歐美主要國家完成或迅速發展,使得西方大工業生產力向全球傳播,世界市場已經基本上形成。第二,西方的機制工業品,已經傾銷到世界大部分落後國家和地區,亞、非、拉的許多國家開始產生或初步地發展了自己的近代資本主義經濟,這樣,除了亞、非一些地區外,整個世界已經進入了資本主義的歷史時代,世界近代史的歷史階段,已經基本到來。3.19世紀末,這是世界近代史階段完全到來的歷史時刻。因為,第一,經過第二次產業革命,西方的大工業生產力已完全具備向世界各地傳播的能力,西方的資本主義社會也已開始進入新質的發展階段;第二,資本輸出已經具有了重要意義,它「加速了最落後的國家裡的資本主義發展」,全球大部分落後國家均已進入了近代資本主義發生、發展的歷史時期;第三,到19世紀末,世界被瓜分完畢,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已經形成,整個世界已經進入了資本主義時代,世界近代史階段,也完全到來。近代史結束以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後科技領域裡的又一次重大飛躍開始。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誌,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
世界近代史1500年說
如今史學界大部分學者都持這種觀點,他們認為,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資本主義在西方上升、發展、向全世界擴張並由之在全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歷史,而導致資本主義在西方上升、發展的一系列變化、一系列事件,幾乎都與地理大發現息息相關,特別是地理大發現直接誘發了商業革命和西歐國家的海外殖民擴張,對西歐資本主義工業化起了最有力的催化作用;資本主義在西方上升發展的歷史,也是世界從地區隔絕走向統一整體的歷史,而正是隨着地理大發現,西方國家的海外殖民,以及世界市場的形成,過去各國、各民族之間的相對隔絕狀態才逐漸被打破,整個世界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才逐步形成為密切聯繫的、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一體;世界歷史近代與古代的分期斷限,應該以有世界意義的重大經濟形態變化為主要依據。1500年前後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地理大發現、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等,導致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從而引起了遍及世界各地區的社會經濟的重大變化。因此,以1500年作為世界近代史的上限,是合乎歷史唯物主義原則的。
備註:中國中學教材中普遍採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說這一觀點。
1914 馬恩河戰役雙方:德與英法(德國發動)
1915 加利波利海戰雙方:土與英(英國發動)
1916 凡爾登戰役 雙方:德與英法(德國發動)
1916索姆河戰役 雙方:德與英法(協約國挑起)
1916日德蘭海戰 雙方:英德
1917.3 俄國二月革命
1917.4 美國參加一戰,增強了協約國力量
1917.11.7(俄歷10月25日)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日子
1917—1922 蘇俄(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1922年開始叫蘇聯 1922.12—1991.12.25
1918 德、奧、土等國相繼投降,德國代表在康邊森林簽署停戰協定(11.11)
1918 德國發生十一月革命,德意志帝國被推翻,威廉二世逃往國外
1918—1920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最初政策)
1918-1922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1919.3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建立 共產國際建立
1919.1-6巴黎和會
1919 《凡爾賽和約》(對德和約)
1919—1920 巴黎和會:一戰後戰勝國(協約國)處理戰敗國的會議
1919-1922土耳其凱末爾革命
1920 國際聯盟建立
1921 《四國條約》目的:拆散英日同盟; 結果:美國達到了目的
1921—1922 華盛頓會議:一戰後美國召集的九國會議(美英法日中)
1921—1927 新經濟政策(後來政策) 一戰後初期的國際關係
1922 《九國公約》 《限制海軍軍備條約》(《五國海軍協定》)
1922.10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
1922.12蘇聯成立
1925.10洛迦諾會議
1929—1933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931.9.18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九一八事變
1932 日本「五·一五」事變:法西斯少壯軍人殺死了首相犬養毅,打擊內閣
1933.1.30 希特勒在德國上台擔任總理,法西斯專政確立
1933.3「羅斯福新政」:美國羅斯福政府實行的改革
1933 製造國會縱火案,嫁禍共產黨,進行鎮壓 ,德國退出國聯
1934 稱德國為「德意志第三帝國」
1935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
1935 德國重建空軍,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
1935-1936埃塞俄比亞抗擊意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運動
1936 希特勒派兵進駐萊茵不設防區
1936.2 日本「二·二六」事變:法西斯勢力刺殺日本首相和大臣
日本廣田弘毅內閣建立,法西斯專政確立
1936.11 日本與德國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
1936-1939西班牙反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戰爭
1937 德、意、日三國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
1937.7.7中國全面抗日戰爭的開始
1937.7.7—1945.9.2 中國全面抗日戰爭時間
1938.3 德國占領奧地利
1938.9 德國占領蘇台德區
1938.9.30 慕尼黑協定(德、英、法、意協定)
1939.3 德國占領捷克斯洛伐克
1939.8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內容:蘇德之間十年互不侵犯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39.9.1 德國閃擊波蘭(二戰歐戰開始標誌)
1940.5 敦刻爾克大撤退
1940.6.22 法國投降(德國傀儡政權:維希貝當傀儡政權)
1940—1941不列顛之戰 (德軍空襲英國)
1940.9 法西斯軍事同盟形成 (建立「歐洲新秩序」和「大東亞新秩序」)
1941.6.22 蘇德戰爭爆發 最初會戰:莫斯科會戰
1941秋 大西洋憲章
1941.8 美英聯合發表《大西洋憲章》
1941.10 美英蘇《三國協定》 美英給武器,蘇聯給原料
1941.12.7 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戰爭爆發(美日之戰)次日美國對日宣戰
1942.1 二十六國發表《聯合國家宣言》(美、蘇、英、中) 在華盛頓簽訂
1942初《聯合國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1942 莫斯科保衛戰(蘇德)
1942.6 美日中途島戰役
1942.6 中途島海戰(美日之戰,日本二戰第一次大敗,太平洋戰場轉折點)
1942.8—1943.2 斯大林格勒戰役(蘇德之戰,二戰歐戰轉折點)
1942.10 阿拉曼戰役(英軍對德意軍隊,英雄:蒙哥馬利)
1943.9 意大利投降(二戰中第一個投降的法西斯國家)
1943.11 開羅會議(美、英、中)
1943.12.1 發表《開羅宣言》
1943.11 德黑蘭會議(美(羅斯福)、英(丘吉爾)、蘇(斯大林))
1944.6美英軍隊在諾曼底登陸,歐洲第二戰場開闢(領導人:艾森豪威爾,蒙哥馬利)
1944.9 法國解放
1945.2 雅爾塔會議(美、英、蘇第二次會議,在蘇聯雅爾塔)
1945.4.25 美國舊金山召開聯合國制憲會議(《聯合國憲章》)
1945.5.8 德國正式簽署二戰無條件投降書
1945.7 波茨坦會議(三大國第三次會議,在德國波茨坦)
1945.8.6 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
1945.8.9 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原子彈
1945.8.15 日本宣布投降(中國抗戰勝利結束的標誌,亞洲戰場結束的標誌)
1945.9.2 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二戰結束的標誌 ,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標誌
歐洲近代史始於15世紀,世界近代史則始於19世紀。
關於世界近代史的開端問題,當代史學界共存在着五種不同的看法。
世界近代史1453年說
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日子——1453年5月9日——往往被視作中世紀與近代的分割點。這種劃分只是具有象徵意 義。實際上,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只是一個緩慢變化過程中諸多轉折性事件中的一個。這個日子僅僅意味着拜占庭帝國滅亡及其最後一個真正君主的死亡。在之前的一個半世紀裡,拜占庭帝國衰落後留下的空白就已經被一個新的帝國填補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