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教的五大聖地
世界佛教的五大聖地,五台山(Mount Wutai)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境內,位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目錄
原文
五台山
五台山(Mount Wutai)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境內,位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隸屬忻州市五台縣,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30公里,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素有「金五台、銀峨眉、銅普陀、鐵九華」之說。
1992年林業部同意為「國家森林公園」。2001年1月國家遊覽局審定為「第一批國家AAAA級遊覽景區」。2005年9月五台山通過第四批國家地質公園評定,成為「國家地質公園」;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維利亞舉辦的第3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佛經中就有這麼的記載。文殊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在佛教中以智慧辯才出名,所以又稱大智文殊,他頂結五髻,手持寶劍,騎坐狻猊,標誌智慧、尖利、威猛,在四大菩薩中排在頭位。因而,他的道場也就分外顯赫。
藍毗尼園
藍毗尼是釋迦牟尼的誕生地,全世界最首要的宗教聖地之一。佛祖畢竟在菩提樹下求得的正果使世界上多了一種熱愛和平與思索的哲學。釋迦牟尼生年據說有超越60種不一樣說法,通常認為,公元前624年四月初八釋迦牟尼誕生於藍毗尼園的娑羅雙樹下。
古印度之佛教遺址。為釋尊之誕生地。藍毗尼,意譯花果等勝妙事具足、樂勝圓光、脫節處、心愛、花香、斷、滅、鹽,音譯又作嵐毗尼、龍彌尼、林微尼、論民、臨兒。此園位於今尼泊爾境內、接近印度邊境不遠處,是善覺王為其夫人藍毗尼建造的花園。
鹿野苑
鹿野苑,即 Sārnāth,曾名為 Mrigadāva、Rishipattana、Isipatana,中文另名為仙人論處、仙人住處、仙人鹿園等,位於印度北方邦瓦拉那西(Vārānasī)以北約10公里處,是釋迦牟尼成佛後初轉法輪處,初始佛教的開端僧團也在此樹立。鹿野苑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聖地之一。
拘屍那迦
印度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又譯俱屍那、拘屍那等,意為釋迦牟尼涅槃處。位於古印度末羅國國都,今聯合邦之迦夏城郊。佛陀逝世的雙林(雙沙羅樹)處有涅盤臥像及佛塔等。7世紀今後逐步埋沒。18世紀中期才重新被挖掘。
拘屍那迦為釋加牟尼圓寂地,位於印度北方拘屍那揭羅西亞村。佛教徒尊該地為佛陀涅盤地。古印度佛教遺址。傳為釋迦牟尼涅盤處。亦譯為俱屍那、拘屍那、揭羅等,意譯為角城、茅城。古印度末羅國的國都。在今印度北方邦哥拉克浦縣凱西郊外,名「摩達孔瓦爾」(意為「死王子」)。4世紀法顯來此刻,已人煙稀少,大部寺院頹圯。7世紀玄奘到此,更是荒無人煙。1853年,英國專家挖掘了這一遺址。現存首要文物有約在5 世紀雕刻的釋迦牟尼涅盤像(1833年發現),側身臥於石榻之上;像與榻系一塊整石刻成,並刻有阿難等弟子像和銘文。現該像保存在新建的大涅盤堂內。還有大涅盤塔、安伽羅塔等。現又新修了一些佛教寺院,其間包含一座名為「雙林寺」的中國寺院。
菩提伽耶
菩提伽耶為佛教四大聖地之一,其它三處為釋迦牟尼的誕生地藍毗尼園(Lumbini)、首次跟五比丘宣講佛法的鹿野苑(Sarnath) 以及涅盤之地的拘屍那羅(Kushinagar)。
中國古代高僧法顯和玄奘先後記載了菩提伽耶的前史。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2002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經典記載,佛陀履歷六年苦行今後,行至此地,於畢缽羅樹下之金剛座上結跏趺坐,證悟十二緣由、四諦法等,而得正覺,故畢缽羅樹又稱菩提樹,即『覺樹』之意。
菩提伽耶是甘地建議無暴力運動的本地,是阿育王成長的本地。[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