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以優雅過一生
內容簡介
她雖生於亂世,卻自始至終懷有一顆與世無爭之心。外界給了她頗多讚譽——堅韌、從容、睿智、寧靜……但這些於她不過浮華如花,開過即謝,她並不曾為此動容,不曾改變過一分一毫。她始終還是那個如深谷幽蘭般的女子,在歲月里溫婉如初。
她的才情卓然於世,她的愛情珠聯璧合,她的文學成就舉世公認,她的家庭幸福完滿,常常令人感嘆,世上竟有這樣一位美好的女子。
然而,她在105年漫長的人生里,歷經曲折動盪,飽經歲月打磨,但她始終不改初心,始終保持明媚從容、淡定優雅。她把她的一生,活成了一個典範。
她被錢鍾書譽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絕無僅有地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她被周國平如此評價:「這位可敬可愛的老人,我分明看見她在細心地為她的靈魂清點行囊,為了讓這顆靈魂帶着全部最寶貴的收穫平靜地上路。」
她,就是著名作家、翻譯家、錢鍾書夫人楊絳,跨越了105年漫長歲月的一位才女。
這是一本富於人生啟示的楊絳傳記,溫情追思楊絳百年人生的珍藏讀本,向楊絳先生致敬!
參透楊絳先生的百年人生智慧,做一個明媚從容、淡定優雅的女子。
作者簡介
桑妮 本名張廣慧,女性傳記文學領域知名作者。因熱愛民國迄今那些芳顏傲骨的女子,一提筆便忍不住向她們的來處追尋。有着水瓶座女子的敏感,熱愛文字,熱愛攝影,熱愛電影。文筆清麗纏綿,立意悲憫有愛,「願以比雨還輕的文字,寫盡比花還美的女子」。代表作《民國女子:她們謀生亦謀愛》《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且以優雅過一生:楊絳傳》。
原文摘錄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一楊絳先生將豐子愷這錦言妙語給參透鑿鑿。 於時光的荒野里,她始終如蘭芷,如清水,在這紛繁的塵世里寂靜歡喜。 她雖生於亂世,卻自始至終懷有一顆與世無爭之心。外界給了她頗多讚譽一堅忍、從容、睿智、寧靜……但這些於她不過浮華如花,開過即謝,她並不曾為此動容,也不曾改變過一分二毫。她始終還是那個如深谷幽蘭般的女子,在歲月里溫婉如初。
書評
女人一生,最為幸福的是做姑娘時,被父母疼;結婚後,被丈夫愛,如果自己擁有一份滿意的職業,那多是錦上添花。楊絳便是如此的幸運和幸福。羨慕她可以擁有如此豐富的人生,她是溫柔賢惠的妻子,智慧明達的母親,著名的文學家,翻譯家,劇作家。
楊絳,作為明國十大才女之一,最令人稱道的是她和錢鍾書的愛情。被丈夫贊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他的那句」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讓多少人羨慕與嚮往。在讀桑妮的這部《且以優雅過一生:楊絳傳》時,我一直在想,民國才女數十,唯有她愛情事業並駕齊驅,楊絳是如何做到的呢?為什麼她可以有這樣的人生態度,榮辱不驚,坦然處之。
良好的教養,溫暖的家
於時光的荒野里,她始終如蘭芷,如清水,在這紛繁的塵世里寂靜歡喜。 楊絳生於江蘇無錫書香世家,從小乖巧懂事,深得父母的喜愛。父親正直仗義,母親溫文爾雅。父母的深厚感情,和睦的家庭氛圍,讓她享受到完整的愛,受益於父母親的言傳身教。父親輕鬆寬容的教育方式,讓她形成了廣泛的興趣和深厚的素養,從小就喜愛文學,愛書成癖。北京,無錫,上海,蘇州,隨父母天南海北,見多識廣。她九歲離開家去上海讀書,十七歲去蘇州上大學,獨立而有見解。所以她的豁達應該是來自於父親,而溫柔婉約則來自母親。而她那淡泊從容的個性,與父親對她的教誨分不開。
父親教會她遇到困難時,要勇敢面對,巧妙解決;如何學會說「不」, 堅持自己的意見。父親分享他在仕途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讓楊絳記住,一輩子不做官,遠離政治,埋頭學問。她婚後,在她請教父親對丈夫事業去向選擇時,父親的沉默,讓她知道了有些事情,一定要當事人自己解決,外人只能提供建議,而不能代其做決定。
一個人的職業去處是一輩子的大事,當由自己來抉擇,外人只能陳說自己的道理,卻不應去干預。 所以,一個女人的幸福與否,與她成長的環境和受到的教育極其有關。只有在愛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才有自信,才有面對挑戰,不為所動的勇氣和魄力。
細水長流的感情生活
一見鍾情,不僅僅存在童話中,只是童話結束於從此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現實中,"寫起文章縱橫捭(bǎi)闔(hé), 臧(zāng)否(pǐ)人物口無遮攔"的清華才子眉宇間的「蔚然而深秀」,落入少女的心田,而清雅脫俗令才子無法忘懷,「薔薇新瓣浸醍醐 『始終縈繞在心間後,始終要面對婚後的柴米油鹽醬醋茶。
才學優秀的錢鍾書,在生活能力上,常常錯誤百出,但他的體貼入微,柔情蜜意,卻又會讓楊絳感動不已。他雖然可以闖禍不斷,但卻為她盡心盡意地準備豐富的早餐。而雙手不沾陽春水的楊絳肯為他做出可口的紅燒肉,精進廚藝。
他們知趣相投。從清華大學,到牛津大學,再到巴黎大學,兩人飽覽群書,手不釋卷。古今中外,文學,詩歌,哲學,文化風俗,風土人情,語言特性,涉獵之廣,令人驚嘆不止。
「我們當初正是因為兩人都酷愛文學,痴迷讀書而互相吸引走到一起的。鍾書說他『沒有大的志氣,只想貢獻一生,做做學問』。這點和我志趣相同。..." 「我愛丈夫,勝過自己。我了解錢鍾書的價值,我願為他研究著述志業的成功,為充分發揮他的潛力、創造力而犧牲自己。這種愛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 楊絳愛錢鍾書,也愛他的缺點。更重要的是她從不試圖去改變他,理解,尊重和無條件地支持,這才是最難得的。她是理智的,始終清醒自省,全力支持丈夫的事業,在錢鍾書寫《圍城》的兩年中,她幾乎包下了所有的家務,不讓家務瑣事打擾他。她的「愛之相悅的付出」,是她對愛的理解。全心全意打造一個溫馨的家,給丈夫,給女兒。而她的丈夫錢鍾書,也是對她深情款款,細心呵護,知她心,明她意,陪她買菜,偷偷洗衣,將她視為自己的「妻子,情人,朋友」。幸福的婚姻是需要雙方的細心經營,相互包容,這樣的愛才能讓婚姻走得更長久,更牢固。
就連他的母親也曾感慨地說她筆桿搖得,鍋鏟握得,在家什麼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鍾書痴人痴福。 這是一個婆婆對兒媳婦的讚美,還有什麼比這樣的讚美,可以更客觀,更難得?
獨立優秀,波瀾不驚
楊絳是聰慧的,但她的顏如玉是出自於博覽群書。求學於清華時,她的散文《手腳印》便獲得了老師大文學家朱自清的讚譽。1943年,她的第一部話劇《稱心如意》首次公演便大獲成功,大有洛陽紙貴之勢。她再接再厲,《弄假成真》、《遊戲人間》,《風絮》,這幾部話劇一部比一部成功。
但這樣的她,甘願在清華做散工教授,接受很低的工資待遇,只為了少開會,少介入政治,專心做學問。可惜這樣低調的她,還會在三反時,被學生污衊說她上課只講戀愛,而不講工人。她波瀾不驚,細想後釋然,不再為別人的愚昧而懲罰自己,依然出門坦然面對眾人。
淡泊是一種可貴的人生態度,不僅可以讓人釋然,而且會讓人獲得安慰,更可讓人更好地行走於世間。 有些人,畏於壓力而夭折;而有些人,如她,「將磨難當作獲得修養的鍛煉,將之比作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她將生活的真諦領悟得如此通透,「世界本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在那樣的煩亂的環境下,她依舊堅持翻譯法國小說《吉爾·布拉斯》,並受到了朱光潛教授的稱讚。
在歲月的風華里,心不能是招搖的枝丫,而應是靜默的根系,深埋於地下,不為塵世的一切所動,只求自身的簡單和豐盈。 多麼深刻的理解,對人生,對生命。這樣的坦然,在身受下放的困苦時,在煎熬愛人的離別時,在痛失愛女之後,世間能有幾人?楊絳是智慧的,是堅韌的,連命運都會屈服在她的腳下,為她鼓掌,為她喝彩。
我們曾經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楊絳一生從容和淡定,人淡如菊,安然若素。她和錢鍾書的愛情可以和童話媲美,是因為他們都是彼此的唯一,而且自始至終。從她的成長,她的愛情,她的經歷,我們也許可窺一斑,為什麼她可以擁有這樣的人生,是因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內心世界的平和和豐富,才是她的財富;她的家人,朋友,才值得她關心。外面的紛亂於她,只是過眼雲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