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流產
不完全流產常發生於較晚期妊娠(10周以後),胎盤正在發育或已形成,流產時胎兒及部分胎盤排出,整個胎盤或部分胎盤仍附在子宮壁上,子宮不能很好收縮,以致陰道流血甚多。殘留的胎盤日久可形成胎盤息肉,反覆出血,且易誘發感染。[1]
目錄
不完全流產症狀
不完全流產基本概述
疾病名稱:不完全流產.
其他名稱:不完全性流產,不全流產.
疾病編碼:ICD-9:637.904 ICD-10:O06.401.
所屬部位:生殖部位.
所屬科室:婦產科.
疾病分類: 婦產科疾病.
不完全流產病理
不完全流產危害
- 子宮穿孔:妊娠周數愈大,危險機率愈高;流產次數愈多,穿孔機會也愈大。其它如子宮位置、形狀異常或以前動過手術的子宮(如剖腹產或肌瘤切除)皆有較大的穿孔機會。
- 子宮頸或內膜粘黏:在進行子宮擴刮術時,如果刮的太粗魯,導致子宮頸或內膜受傷、發炎,就有可能產生術後的子宮頸或內膜粘黏、並會引起月經異常,如無月經或月經量過少。嚴重者會在以後產生不育症的情況。
- 實行麻醉時可能造成吸入性肺炎或呼吸停止的狀況。
- 口服藥物流產方式,雖然沒有上述的後遺症,且能避免一些婦女身心傷害的副作用,但仍需注意有可能大量出血及不完全流產的問題。
- 不完全流產:如果手術施行不完全,少量胎兒組織殘留於子宮內,可能影響子宮收縮而造成持續出血或造成粘黏、感染等情況。最好再仔細做一次手術清除殘餘的組織。子宮的位置或形狀不正常,一般比較容易造成此後遺症。
- 細菌感染:如果器械消毒不完全,或是手術者本身未注意無菌過程,即可能造成子宮內感染,甚至繼續往上傳染侵犯輸卵管及骨盆腔,嚴重時會造成以後容易宮外孕或不孕的後果。
- 子宮頸受傷:在擴張子宮頸口的過程,如果不小心,或擴張速度太快,都有可能造成子宮頸的損傷,並造成以後懷孕較容易流產的情形,尤其是第一次懷孕或尚未生育過的婦女比較容易發生。[3]
不完全流產臨床診斷
不完全流產治療
未合併感染者,立即清理宮腔。
合併感染者,按以下原則處理:
- 如出血量少或出血已止,應先控制感染。3~5d後,以卵圓鉗輕輕夾取殘留組織或以鈍刮匙輕刮宮壁。
- 如感染體徵明顯、出血量多,應在抗感染的同時清理宮腔。可在靜脈滴注抗生素及使用縮宮藥的同時,行鉗刮術。
- 如曾在未消毒情況下施行墮胎者,應按破傷風預防常規處理。
- 仔細檢查刮出組織,必要時送病理檢查及細菌培養。
- 術後繼續使用抗生素直到體溫正常3d。
- 恢復期可口服益母草膏。
- 術後注意事項同難免流產。
- 部分胚胎或胎盤已排出,部分仍殘留在子宮內。可發生大流血以至休克。此時,應急送醫院進行搶救及清官術。
流產後保養
- 墮胎後要注意適當休息。通常建議臥床休息1周,如果條件不允許,最少應臥床休息2-3天。以後可下床活動,逐漸增加活動時間。在墮胎後半月內不要從事重體力勞動。[4]
- 墮胎後補充營養是必須的。尤其是蛋白質、鐵、及維生素B12,這些都是造血的必要原料,而維生素C、水份、礦物質及纖維素是人體必須的營養。墮胎後,應多吃些魚類、肉類、蛋類、豆類製品蛋白質豐富的食品和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以加快身體的康復。
- 觀察墮胎後出血情況。墮胎後陰道流血超過一周以上或下腹疼痛、發熱、白帶異常等症狀,就應及時到醫院複查診治。另外,墮胎後一個月內應到醫院進行複查。
- 墮胎後堅持避孕,以免再孕。墮胎後卵巢和子宮功能漸恢復,卵巢按期排卵。如果不堅持做好避孕,很快又會懷孕,這對身體影響更大。
- 心理調適是非常重要的。墮胎後,許多女性都會變得焦慮或自怨,會覺得得到的關懷不夠,也擔心影響今後的健康,其實,適當的關心和理解以及飲食調理就能解開心結,恢復快樂和自信。
視頻
視頻